半成品披薩怎麼烤好吃

  披薩***Pizza***是一種發源於義大利的食品,在全球頗受歡迎。披薩的通常做法是用發酵的圓麵餅上面覆蓋番茄醬,乳酪和其他配料,並由烤爐烤制而成,那麼你知道怎麼烤披薩嗎?下面小編給你分享一下烤披薩的做法吧。

  烤披薩的食材準備

  烤披薩的做法教程

  1.備好一碗溫水,放入酵母、白糖、鹽,攪拌融化後,緩慢倒入麵粉中。

  2.攪拌成雪花片,揉成麵糰。

  3.加玉米油,揉好,放溫暖處餳發。

  4.烤肉料按一比一的比例加入清水,拌勻。

  5.豬肉切片,倒入烤肉料,放冰箱中醃製3個小時左右。

  6.烤盤鋪錫紙,平鋪肉片,放入烤箱中烤10分鐘左右。

  7.取出涼會,切成小丁,備用。

  8.胡蘿蔔切末備用,黑橄欖切圈,洋蔥、彩椒切丁或絲。

  9.胡蘿蔔末和甜玉米粒、豌豆放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控水。

  10.乳酪切片備用。

  11.麵糰再次揉好,分成5個小劑,取兩個擀成小麵餅,插眼備用***本打算4個一烤盤,結果太大了***。

  12.刷一層披薩醬,撒適量披薩草,鋪一層乳酪。

  13.鋪上烤肉丁。

  14.依次撒上胡蘿蔔末、玉米粒、豌豆和洋蔥,最後放上黑橄欖。

  15.放入烤箱,上下火,200度,烤15分鐘後取出,鋪一層乳酪。

  16.繼續烤5分鐘即可。

  披薩的歷史

  比薩起源於 3000 年前,人們在燒熱的石頭上做成扁平的小圓麵包或餡餅。 那種放在錫板上食用的圓麵包或餡餅就是比薩,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非發酵麵包。 在埃及人發現了酵母, 人們才開始製作發酵麵包。 '比薩'這個名字 來自拉丁語' pinsa',它是拉丁語' pinsere '的過去分詞,意思是'壓平'。 地中海地區 ,如埃及、希臘和羅馬, 習慣吃用大麥、 水和不同調料做成的小圓麵包或餡餅。 當然 可以認為這些小圓麵包或餡餅就是比薩的'前身'。

  公元前3世紀,羅馬的第一部歷史中提到:"圓麵餅上加橄欖油,香料和蜂蜜,置於石上烤熟";以及"薄面餅上面放乳酪和蜂蜜,並用香葉加味"。在龐貝遺址,考古學家也發現了類似現今比薩店的房址。儘管上述的食品與今天的披薩很相似,然而現在披薩必須的兩種原料:西紅柿***蕃茄***和莫薩里拉乾酪--mozzarella,當時還沒有傳到義大利和地中海地區。

  1990年香港電影《摩登如來神掌》,劇中的元朝公主***王祖賢飾***因緣際會來到90年代的香港,看到男主角***劉德華飾***吃比薩,便道出馬可波羅向武大郎學習製作大餅一事。此部電影很賣座,而這段原本只是個笑話的橋段,就成了華人坊間關於披薩、義大利麵來源的傳說。因此有人認為比薩源於中國,傳說當年義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喜歡吃一種北方流行的蔥油餡餅。回到義大利後他一直想能夠再次品嚐,但卻不會烤制也無處可尋。一個星期天,他同朋友們在家中聚會,其中一位是來自那不勒斯的廚師,馬可.波羅靈機一動,把那位廚師叫到身邊,"如此這般"地描繪起中國北方的香蔥餡餅來。那位廚師也興致勃勃地按馬可.波羅所描繪的方法制作起來。但忙了半天,仍無法將餡料放入麵糰中。此時已快下午2點,大家已飢腸轆轆。於是馬可.波羅提議就將餡料放在麵餅上吃。大家吃後,都叫"好"。這位廚師回到那不勒斯後又做了幾次,並配上了那不勒斯的乳酪和作料,不料大受食客們的歡迎,從此"比薩"就流傳開了。

  據統計,義大利總共有2萬多家比薩店,其中那不靳斯地區就有1200家。大多數那不靳斯人每週至少吃一個比薩,有些人幾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食客不論貧富,都習慣是將比薩折起來,拿在手上吃。這便成為鑑定比薩手工優劣的依據之一。比薩必須軟硬適中,即使將其如"皮夾似的"摺疊起來,外層也不會破裂。

  目前,全球最為著名的比薩專賣連鎖企業是1958年創辦於美國堪薩斯洲的必勝客外觀的顯著標志。在遍佈世界各地90多個國家和地區,比勝客擁有12300多間分店,包括在中國的50家餐廳,每天接待超過400萬顧客,烤制170多萬個比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