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人物雕刻圖片欣賞

  在漢族傳說中,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 八仙人物雕刻也被很多人喜歡,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八仙人物雕刻圖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八仙的傳說:

  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種說法。

  如 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 淮南王劉安著成《 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藥,後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五代時道士作畫幅為 蜀中八仙,所畫人物有容成公、 李耳、 董仲舒、 張道陵、 嚴君平、 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

  唐朝 杜甫寫的《飲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賀知章等八位能詩善飲的文人學士。今之所謂八仙,大約形成於元代,但人物不盡相同。

  至明代 吳元泰作《八仙出處東遊記》,鐵柺李等 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八仙人物也在流傳中穩定下來。正式定型為漢鍾離***或鍾離權***、 張果老、 韓湘子、 鐵柺李、 呂洞賓、 何仙姑、 藍采和及 曹國舅。八仙人物出處不一,時代不同。最初見於史籍且確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時道術之士張果。

  五代宋初,關於呂洞賓的仙話傳說,流傳甚盛,與 道教內丹修煉法的傳播相煽助,兩宋之際即盛傳“ 鍾呂金丹道”。金元時全真道教興起,為迴應漢族民間信仰及傳說以宣揚其教法,將鍾離權、呂洞賓等推為北五祖,漢族民間傳說、雜劇戲談等便與 道教神仙相互演衍, 八仙故事流傳益廣,內容益繁富。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稱之為 呂祖,各地道觀,尤其全真道觀祭祀不輟。

  道教的八仙緣起於唐宋時期,當時民間已有“八仙圖”,在元朝 馬致遠的《岳陽樓》、範子安的《竹葉船》和穀子敬的《城南柳》等雜劇中,都有八仙的蹤跡,但成員經常變動。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並沒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 嶽伯川《呂洞賓度鐵柺李嶽》中,有 張四郎卻沒有何仙姑。明《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中的八仙,則以風僧壽、玄虛子取代 張果老、 何仙姑。

  八仙人物雕刻圖片:


八仙人物雕刻圖片1

八仙人物雕刻圖片2

八仙人物雕刻圖片3

八仙人物雕刻圖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