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交往的禮儀

  個人覺得清潔的儀表和修飾以及待人處事的禮儀是從小日積月累養成的。所以你知道孩子們都要從小知道什麼樣的交往的禮儀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1.課堂上

  上課集中精神,保持身正頸直的良好坐姿。這是對老師的尊重,不在課堂內製造各種噪音。回答問題要想好了再舉手說,將心中的話慢一拍表達。這樣既顯得從容,又顯得語言是經過大腦思考組織過的。可以看到,國家領導人的講話都是語速平和但邏輯非常縝密的,哪怕記者招待會上即興回答問題,他們也能談古論今旁徵博引,將語言充足準備後才話從口出。所以個人覺得男孩子從小養成說話前先要思考2秒鐘的習慣,是禮儀、更是人生修養的漫長深造。

  2.會場內

  在班級裡或和老師家長一起參加會議、論壇時,要清楚自己年齡小的優勢不是表現張揚個性,而是讓大家看到年紀小卻成熟彰顯彬彬有禮。善於在會議開始的最短時間安靜下來。並對講臺上的演講的小夥伴、或者陌生的演講嘉賓適時給予掌聲。作為男孩子鼓掌不要太過於用力,很誇張很狂躁的樣子,鼓掌要聽到演講人把一個段落表達清楚話語結束後,不能打斷別人的講話,也不能獨樹一幟,故意起鬨,搞得整個會場就聽見一個人尷尬的掌聲。

  3.生活中

  生活中有些詞貌似顯得已經老土了。在網路文化肆虐的粉絲經濟時代,短平快的網路語言,讓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敬辭越來越顯得不好意思說。但這些詞一旦說出口,就會覺得這個小男生是很有家教的。比如:“勞駕,借過,對不起,麻煩您,賜教、久仰、久違、是否可以請...."

  4.家庭裡

  很多現代家庭生活中,媽媽通常在家裡表現的比較強勢,弱化了爸爸和男孩子的氣場。所以強勢媽媽帶出的小男孩更要注意剛性和氣度的培養。比如小男孩和老師還有女同學一起經過通道、教室門口時,切勿在狹窄容易堵塞的通道擁擠。應學會輕輕點頭示意,先讓老師離開,這是對長輩師長最基本的禮儀。獨生子家庭的男寶寶往往受祖輩和爸爸媽媽幾個大人團團照顧,自我為中心。父母要及時認識到,即使未來家庭裡沒有計劃二胎生個妹妹,也應從小提醒小男生在學校要禮讓女生。學會女生優先,長大後懂得禮讓女士和尊師長輩的男生未來一定是受各行業歡迎的。

  5.言談間

  上學後,回答問題舉手經老師同意再起立,提問要吐字清楚,不能太過緊張,說話辯論自己的觀點時不能帶有犀利的詞語和髒話,不能攻擊性侮辱人的語言,說話要謙讓,不能故意挑釁。

  6.匯演時

  學校裡組織的文藝晚會無論是去做小觀眾,還是自己也上臺參與,都不要在會場亂鼓掌,跺腳、站起來擋著後排或者喝倒彩。有些話劇是有版權保護的現場又要保證燈光效果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提醒爸爸媽媽不能開照相機閃光燈。

  7.思想潮

  理性追星。誰都有青春,誰都有對明星的崇拜期。小男生讀小學以後會初步接觸當紅流行明星,爸爸媽媽應該理性引導他們。即使喜歡也要協助理性客觀。選擇積極向上、健康、奮鬥、正能量的學霸型明星。80、90後父母自己不能是外貌協會,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哪個明星帥,哪個明星cp,哪個潛規則,這樣給孩子傳達的人生觀和樹立的偶像都是不正面的,難免他們接收到的資訊是不對等不全面的,在他們社會價值觀沒有完全正確形成時,盲目外貌協會追星容易讓孩子做出過激行為,懂禮儀的小男孩不應該這樣。父母首先要做到理性,才能教育出有禮儀的男孩。

  8.讓屁隨風去

  最後說一下公共場合打噴嚏、放屁的問題。提醒爸爸媽媽要教會寶寶看音樂會時提前關掉手機,摘掉帽子。在公共場合打噴嚏或者咳嗽要用全手掌捂住自己的口鼻,不能隨意亂噴,也沒必要像女生一樣側傾身體虛掩,男生就要有男生的陽剛氣,即安全防範又不失禮儀。放屁呢,更不要太大聲,影響到所有人。當然也有男生因屁而紅,如在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中鄭愷……雖然在全國觀眾面前失了禮儀,也薰到了大黑牛李晨,但還是讓大家記住了他,原因是不按常理出牌,所以小獵豹始終是綜藝節目上的笑點,屁還是難登大雅之堂。爸爸媽媽一定要告誡小男孩記住夾住屁股管好自己的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