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禮儀和西餐禮儀的四個方面的差異

  中餐禮儀和西餐禮儀的差異,雖然有很多細節上的不同,但主要表現的就四個方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上菜的順序和擺放不同

  大部分中餐上菜時大都按照湯、主菜、主食、餐酒或水果的順序,而西餐則大都按照開胃菜、色拉、湯、水果、餐酒、主食、甜點和咖啡的順序上菜。中餐在上菜時會一次性將所有的菜餚上完,同時擺放在餐桌上,而西餐則是用完一道菜再上另外一道菜。

  ***二***入座座次不同

  中餐用餐時的座次大都是按照長幼尊卑來定,“尚東為尊”或“面朝大門為尊”,而西餐用餐時,面對門的且離門最遠的那個座位是女主人的,與女主人相對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邊的座位是第一主賓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邊的座位是第二主賓席,一般是主賓的夫人。

  ***三***餐具不同

  中餐的餐具一般都比較簡單,多以杯、盤、碗、碟、筷、匙等為主,而西餐的餐具則是五花八門,享用不同的菜餚也會使用不同的刀叉,餐具用法講究頗多,即使是喝酒的玻璃杯,也要同所喝的酒相對應。

  ***四***著裝要求不同

  除非在正式場合,中餐對於就餐者的著裝要求並不高,穿著都比較隨便,而西餐對於就餐者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在高檔的西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並且要打領帶,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無論是男士還是女士都不可穿休閒服到高檔西餐廳用餐。

  西餐禮儀主要是指歐美地區的用餐禮儀,雖然各個國家之間對於細節的要求不同,但是西餐禮儀總體上講是以歐洲大陸的西餐禮儀為主流,尤其以法國西餐禮儀為代表。西方人在餐桌上所形成的這套規範禮儀,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要經過後天的瞭解和訓練。作為“外國人”的我們,要真正地做到“入鄉隨俗”就必須先對西餐禮儀有一個系統完整的瞭解,並不斷地強化訓練,注意其中的每一個細節,我們也都可以變成“紳士”和“淑女”。

  中餐禮儀的基本常識

  ①筷子的用法。

  筷子雖然用起來簡單、方便,但也有很多規矩。比如:不能舉著筷子和別人說話,說話時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將筷子並齊放在飯碗旁邊。不能用筷子去推飯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饅頭或別的食品。

  其它用筷忌諱還有:忌舔筷——不要用舌頭去舔筷子上的附著物;忌迷筷——舉著筷子卻不知道夾什麼,在菜碟間來回遊移。更不能用筷子撥盤子裡的菜。忌淚筷——夾菜時滴滴噠噠流著菜汁。應該拿著小碟,先把菜夾到小碟裡再端過來。忌移筷--剛夾了這盤裡的菜,又去夾那盤裡的菜,應該吃完之後再夾另一盤菜。忌敲筷——敲筷子是對主人的不尊重。

  另外,筷子通常應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放在碗上。在用餐時如需臨時離開,應把筷子輕輕放在桌子上碗的旁邊,切不可插在飯碗裡。現在有些宴席實行公筷母匙,那麼,你就要記住不能用個人獨用的筷子湯匙給別人夾菜舀湯。

  ②餐巾的用法。

  如今很多餐廳都為顧客準備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後,你才可以取出平鋪在腿上,動作要小,不要像鬥牛似的在空中抖開。餐巾很大時可以疊起來使用,不要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的一角來印一印嘴脣,不能拿整塊餐巾擦臉、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來擦餐具。如果你是暫時離開座位,請將餐巾疊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用完餐,將餐巾疊一下放在桌子上,可千萬別揉成一團“棄”在那兒,好像一朵被你摧殘過的花朵。

  ③一般餐桌上會為每位用餐者準備茶水飲料和酒水,通常茶水飲料酒水在右側,飲用時儘量不要用錯。

  ④作為主人***特別是陪同人員***,宴會進行期間可能為客人斟酒上菜,應該從客人左側上菜,從客人右側斟酒。

  隨著中西飲食文化的不斷交流,中餐不僅是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還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青睞。而這種看似最平常不過的中式餐飲,用餐時的禮儀卻是有一番講究的。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套中。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