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餐桌禮儀

  就像吃飯是人類的一項基本活動一樣,餐桌禮儀也是伴隨人一生的重要習慣,良好的餐桌禮儀要從小培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2歲

  吃飯必須坐在餐椅上,不要再用手抓飯,可以開始練習不那麼規範地使用勺子。吃飯的時候可以允許邊吃邊玩,但是拖拉的時間不宜過長,開始有時間限定,不可以玩食物。

  3歲

  基本掌握了用勺子吃飯的技能,專心吃飯,不許邊吃邊玩。不能獨霸一個菜。在沒品嚐前,不能說“我不喜歡吃”。提醒孩子不在飯桌上打嗝、發出“吧唧”聲。不能隨便扔餐具。

  4歲

  儘管現在掌握全套的餐桌禮儀還為時過早,但是孩子也要學會不要嘴裡含著食物說話、不要發出“吧唧”聲。去別人家做客時,即使碰到不喜歡的飯菜也不要隨口吐出來就肆意評論。不能隨意地站起來夾菜或者挑來揀去。

  溫馨提示

  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沒有禮貌”的標籤,不用責怪的方式去讓孩子懂禮貌,而應該多用鼓勵和表揚;

   禮貌是個空泛的詞,很多行為孩子並不理解為什麼要那樣做,所以不要只單純地發號施令,而是給孩子一個解釋,為什麼要那樣做;

   在家庭中採用環境模擬、角色扮演的遊戲,可以讓孩子更形象具體地瞭解怎樣有禮貌;

   任何時候,父母都是孩子的最好榜樣。

  寶寶的餐桌禮儀教育

  1.一起用餐。孩子與父母一道用餐的機會越多,越會學到應有的禮儀。

  2.不要求快。在同一時期內有計劃的教會一個或兩個禮儀。

  3.目標合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儘量瞭解孩子的能力,對某個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齡的差別。

  4.要有彈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對勁,就放鬆一下,延到第二天。

  5.生動有趣。孩子想象豐富,都喜歡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時不妨擺設精美的餐點,邀請他們盛裝赴宴,教會他們舉止要與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稱。

  6.經常操練。父母帶孩子到餐館用餐,在公眾場合讓孩子熟悉平時所學的禮儀。

  7.正面教導。孩子對禁止他們做的事易生反感。與其在他們做錯事之後批評他們,不如事先告訴他 們應該怎麼做。

  8.善用機會。在節假日或節慶場合,抓住時機教導孩子穿著、餐飲及應對的原則。

  9.解釋原因。在任何時侯都儘量向孩子解釋要遵守禮儀的原因,這樣做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自覺性。

  10.樹立榜樣。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學習,也可藉助錄影帶、書籍、圖片等進行教育。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