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談禮儀的基本禮儀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和言談姿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言談禮貌:

  態度要誠懇、親切;

  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

  尊重他人。

  言談用語:

  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

  初次見面為“久仰”;

  很久不見為“久違”;

  請人批評為“指教’;

  麻煩別人稱“打擾”;

  求給方便為“借光”;

  託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

  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型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言談禮儀的姿態禮儀

  人的姿態是人內心狀態的外部表現,它依你自己的情緒、感覺與興趣而定,一個從內心所發出來的姿態,要比一千條規則所指示的好得多。

  姿勢不是衣服,姿態不是死板的動作,你可以根據你的慾望把姿態加以改變,而且得由你的內心感覺,才可以表現出來。因為姿勢是內心的表現,所以你如果堅持要訓練成為一種模型,那不但單調,而且是可笑的舉動。有些人在說話越高越響的時候,常把兩手高舉著。真情愈流露,動作和姿態也愈顯得自然。有時因心情快樂,便把兩手在空中揮動,有時因心情悲苦,忍不住握著拳頭,緊緊地靠在自己的胸前;而當憤怒的時候,更不免舉拳猛擊,但是這種動作和表現姿態,都是以自然和靈活為要素。?

  許多演說家的姿態,彷彿是戲劇的小丑一樣,十分古怪,十分可笑,但是他們都是出自心靈,都是內心的表現,無論是笨拙、是靈活,我們都不必去批判他們,只有一點,我們必須牢記,就是他們是否是由自己所創造。或許你會認為只要是由內心自然流露的姿態,我們儘可以不必加以注意了,這種說法對嗎?不,決不是的,我們為了要吸引聽眾,我們也必須注意姿態,不過姿態決不是口才訓練的主要科目,它是幫助口才更動人的一個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