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英國人打交道禮儀

  想要跟應英國人打交道,那麼我們首先就要了解對方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英國人的特點

  喜歡聊“天”

  如果一個外國人與一個英國人初次接觸,甚至是兩個不甚熟悉的英國人在一起,最好的開場白都莫過於對當天的天氣做一下評論。或許很多國家都會有這種情況,但在英國尤甚。有人戲稱這是因為英國的天氣多陰雨,少見陽光,所以天氣值得人們關注。但研究英國文化的學者,以及大多數英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傳承下來的社交規範,可以使交談雙方找到一個無關緊要的話題,非正式地開始接觸溝通。

  比如,遇到英國人的時候,如果他主動和你聊起天氣,非常有可能是對方想和你攀談幾句,你可千萬不要只談天氣,否則對方會以為你沒有興趣和他對話,造成不歡而散。

  禮貌謙讓

  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和彬彬有禮歷來為世人所稱道,“請”、“謝謝”、“對不起”一天到晚都掛在嘴邊上,即使是飯桌上父母讓孩子幫忙遞個東西都要說“Please”。為女士和需要幫助的人開門、讓座也是行為規範;在街頭行走時,男性應走外側,以免發生危險時,保護女性免受傷害。雖然有時條件不允許,例如在擁擠的地鐵裡,也有很多女士和老年人得不到讓座的禮遇,但大多數情況下,英國人還是以謙讓為先的。

  排隊是英國到處都能見到的場面,不需要有人帶著紅袖章指揮秩序,即使只有兩個人,也不會並排而立,英國人習慣於自發地排成一列或幾列縱隊,在排隊取款的時候,等候隊伍裡第一個人肯定會與取款人保持一定距離。曾經有統計說,一個英國人一生中平均有大約6個月的時間是在排隊。

  幽默與從容

  構成英國人紳士風度的因素包括幽默和從容不迫。

  人們認為,與美國人那樣見面就顯得像老朋友一般親熱不同,傳統的英國人有時會給人清高自傲和難於接近的感覺,其實英國人非常善於使用幽默這個工具來調節氣氛,幫助交流,不時還會對自己或者自己人自嘲一下,娛樂別人的同時,也增加了個人的魅力。有調查資料表明,英國人在歐洲諸國中是最富有幽默感的。事實上,英國人善於在幾乎任何場合都能發掘出幽默的元素,做一番調侃。經常在一些高級別的商務會議或論壇上,只要有英國人做演講,總會或多或少的聽到笑聲,有的是鬨堂大笑,有的是會心的微笑。這與德國人的不苟言笑差不多形成了兩個極端。

  在英國人看來,幽默是一種修養,與身份和學歷無關。同樣,從容不迫也是一種修養,與時間多少無關。

  英國人善於掩飾內心的情緒,喜怒不形於色;他們穿著講究,即使在公園裡,也會時常看到上了年紀的西裝革履、打著領帶的英國男性挽著一年四季只穿裙裝的太太在散步。英國時常下雨,所以幾乎每個人包裡都會帶把傘。但是如果偶爾有一天忘了帶傘而遇到下雨,英國人也不會疾步奔走或者用手裡的東西遮在頭上躲雨,而是如往常一般,該怎麼走就怎麼走,依舊從從容容。

  親兄弟,明算賬

  對於中國人來說,英國人這一特點幾乎讓人不能接受。英國人的確很重視家庭和親情,說得多做得也多。但是家庭成員彼此的獨立性也受到極大尊重和恪守,家庭中的孩子,一旦從學校畢業找到工作,不管離家遠近,基本上都會搬出去自己住,父母也不會因為子女租房或者買房而承擔任何費用。

  在英國經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故事:子女到父母家裡或者兄弟姐妹之間做客,走的時候要付飯錢,或者因為用了電話就留下幾個硬幣作為電話費。現在大多數中國人到了英國,偶爾一起小聚的時候,也學會了AA制,每次吃完了飯都會各自掏錢,湊在一起付賬。

  商務場合需要注意的

  談生意單刀直入

  大部分英國商人都喜歡直來直去,如果你想要將自己公司產品推銷給一家百貨公司,只要你做好足夠的市場調研,對於自己產品的優勢有充分的自信,並對市場上競爭對手的產品有充分的認識,你便可以找到相關決策者,說明來意後直接向他推銷你的產品。

  你想和對方達成某種合作,只要你覺得這種合作對雙方都有利,即使你從來沒有和對方打過交道,對方決策者也會非常有可能當場就會同意你的條件。據說大部分英國人的生意都是這麼做的。

  有一點要注意,如果對方想要拒絕你,不會直接了當的說“No”,而是會比較婉轉的說“請你把資料留下來,我看看能為你做些什麼”;或者“我覺得你的產品不錯,但我還想看看其他的”,這時候你可以考慮要知趣地告辭。

  仔細閱讀邀請函

  在英國如果接到商務活動邀請函,請務必仔細研究,因為邀請函的資訊量很大。除了說明活動的時間、地點、活動內容之外,還會包含很多資訊。同樣,如果你要舉辦一個活動,邀請別人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各個方面。

  1、時間。大多數邀請函開始時間都會寫成例如“14:30for15:00”的格式,表明14:30是活動場所開放登記註冊的時間,一般不要早於這個時間到達;而15:00才是活動正式開始的時間。如果只寫“15:00”,則預設開始時間為15:30,因為活動正式開始之前會預留一刻鐘或半個小時的時間為賓客登記和會前交流之用。

  地點:除非是非常有名和眾所周知的地點,一般邀請函裡都會非常詳細的註明地址。

  和交通方式:有時候會附一張小小的地圖,方便客人到達。還會寫明是否提供停車場。

  飲食:如果該活動為賓客準備食品或者宴會,也會說明。並會註明如果有人有特殊飲食需求***如:素食等***,可以與主辦方提出要求。

  穿著要求:邀請函右下角一般會註明“Dress Code”,也就是該活動大家應該穿著何種規格的服飾,避免穿的過於正式或者隨便。

  凡事預約不可忘

  視為對彼此的尊重,英國人在拜訪之前都會電話或者發***進行預約。商務活動更是如此,所以英國人日曆本里面會記著幾個月以後的一個約會或者活動。很多社會服務專案都是需要預約的,如健身、看病、登記註冊等,一旦自己有事無法赴約,一定要事先通知對方,重新約定時間或者取消約會。

  多為別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