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觀後感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講述了一群青春少年從大學校園的追愛之旅到步入社會的迷霧和抉擇的故事。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如果你喜歡的話,記得分享給更多好友哦!

  篇1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想到了年輕的自己。 還記著曾經剛認識某人徹夜難眠因為一閉眼睛,看見的都是她的笑的 那種感覺,那時候的自己是幸福的。 曾經最遺憾的事情是大學四年一直喜歡一個女孩但是都沒有說,那時 自己和現在沒什麼變化,天天瞎忙,做著自己都不知道在幹嘛的事情 ,更不會和女生說話***到現在都忘了我根本不會和女生交流,但是曾 經怎麼有女友的***。好在,畢業後一年的去年夏天我有機會給那個女 孩表白了,也試著追過,不過,時間不對。錯過了就錯過了吧,至少 沒有遺憾。

  我個人認為,青春就是那個自己不會太權衡後果,不受太多羈絆,自 由自在,那個很真的時候。

  有一句臺詞不錯:

  鄭微後來和前男友重新見面的時候,說:“其實我們自己都在變成自 己討厭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實在太多了,曾經我甚至不想來美國留學, 但是我必須來。

  我討厭投機,但是我必須做。我不想經歷太多時刻變化的金錢利益, 但是我必須適應。 我不想天天泡圖書館,我也想自由自在的旅遊,輕鬆一些,但是我必須珍惜時間。我不想畢業後那麼快的回到國內,但是我必須回。我不想這個時候就已經和同齡人沒有共同的語言,但是我已經out了。我不想對別人封閉自己,但是我習慣了。我不想變得有攻擊性不想總是習慣於批判和衡量,但我已經成這樣了。

  有人告訴我,有投機能力真好。但是實話實說,我從小的夢想就是隱居田園與世無爭,和家人好好的分享快樂幸福的時間。但是經歷告訴我,越是想要寧靜的生活就必須要自己去爭去搶前,爭取足夠的條件來捍衛平靜的生活。

  命運從妥協的那一步開始,就再也無法回頭,一步步的更加的身不由己。

  篇2

  終於趙薇首次執導的致青春,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當中有笑有淚也有你我青春的影子。這部影片讓我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找到了共鳴,如此高的票房紀錄也證明趙薇的青春沒有虛度。

  青春到底是什麼呢,如今的我覺得青春就是一筆財富,每個人一開始都有一筆相同價值的財富。當我們擁有的時候,各人就出現了不同的處理財富的方法。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會從一開始就懂得珍惜這筆財富,然後認真的管理它,使其逐漸增值;大部分人會覺得這筆天生就可得到的財富得來太易,不知不覺中就揮霍了所有而不自知;剩下一部分人在獲得財富後自然而然地先盡情享用,直到突然有那麼一天,他驚覺原來財富已經不見了一半,於是開始頓悟,如果不去好好珍惜管理它,註定有一日財富將被用盡。

  也許這就是你我的故事,它足以證明為何社會上的精英總是屬於那麼一小部分人,因為從一開始就有頭腦有計劃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凡人如同你我,對於財富所帶來的種種誘惑總是難以抗拒。在那個懵懂的年紀,我們絕少去想像用盡財富的後果,因為那樣的生活還太過遙遠。

  然而我們依然有選擇的權利,當有一日你不再滿足於現狀時,就立刻行動起來去改變它吧。也許你曾經努力在先,所以現在可以開始享受生活;又或者你曾經揮霍了青春享受了生活,現在就是要努力的時候了!所以生活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

  篇3

  正如拼命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一樣,在忙碌的五月偷得一夕清閒,和老公一起抓住了《致青春》的尾巴,確實是一部好片子,至少,於我而言。

  因為,她真切地讓我意識到——青春已逝。

  幾天前,即將畢業的學生與我從教室的走廊聊到圖書館的門前,又在圖書館前漫天紛飛的楊絮裡聊到夕陽西下,在東區我最愛的那片綠色的風景邊,揮別迷茫滿是欣喜的學生問了我一個問題,“老師,你覺得青春是什麼?”我一時語塞,我說我不知道,沒有概念。學生又追問我聽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我說“青春,就是這滿眼綠色。”是的,青春,一定是綠色的,因為綠色意味著生機勃發,綠色意味著變成奼紫嫣紅的可能,當然,綠色也可以讓我們觸控到生命的脈絡,比如凋零。學生又問我,“老師,你覺得你在青春中嗎?”我說,“是啊,我覺得我就在青春中啊,青春還沒有離我而去。”但是,當王菲的《致青春》撥開蜂擁而出的看客在放映廳製造的嘈雜一扭一扭鑽進我耳朵時,我靜靜坐在最後一排的座椅上,看著字幕滾動,認真記著每一個名字,我的心清楚的知道,我的青春,早已說過再見,是趙薇用膠片光影讓我看到了,她早已變成泛黃的相片,掛在不遠處的牆壁上,那麼暗淡又那麼耀眼。

  這樣說,也許有點傷感。此青春非彼青春。若青春是活力,那按照最新的醫學定義,青春永遠不會離我們而去,除非我們硬要將其拒之門外。若青春是一曲歌,一首詩,一次回眸,一串故事……那青春便是獨一無二的,是稍縱即逝的,是生命中永無重複的。這樣的青春,可能發生在某段很長的時間,比如中學、大學,可能發生在某段較短的時間,比如一場球賽、一次演出,也可能僅僅就在電光火石的那一剎那,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一低眉,一頷首,青春就這樣在氣息的流動中萌芽、開花並隨著氣息的遠去——消逝了……這樣的青春看似短暫,令人遺憾,卻在精彩程度上來講達到了極致。

  我想真正遺憾的青春是從未到來的青春。有人是青春的旁觀者,如黎維娟,她永遠在算計青春,等的著急的青春只好棄她而去;有人是青春的朝拜者,如張開,他虔誠地信賴青春,守護著青春,卻從未想過叩開青春的心門,青春與他只有永遠地隔門而嘆;有人是青春的化妝師,如帶著眼鏡趴門縫的齜牙男,他們戲謔地塗抹著青春,以為自己正與青春共舞,不成想青春早已冷眼離開,看紙醉金迷的青年與戴著假面的自己放浪形骸……

  我們真正青春過嗎?

  這樣的問題興許有點刻薄吧。

  青春應該如鄭薇,做想做的自己,唱想唱的歌,若我的青春能重新編排,我希望如她般度過。

  當然,青春無法重寫,那從現在開始,做真正想成為的自己,青春即使離去,也會如影隨形。

  青春應該如阮莞,哪怕青春這本鉅著的每一頁上都只有一個詞語——愛情。

  至少,這樣的執著,也會讓青春上癮。

  青春若尋覓一個夥伴,他應該更喜歡獨立自主、達觀開朗、敢作敢當的你,如鄭薇、如阮莞、如朱小北,如曾毓……她們的青春是明媚的,即使憂傷也絕不彷徨,她們的青春是清澈的,即使湍急也絕不迷失方向。

  看這部與青春有關的電影,確實是衝著趙薇去的,也如願在對青春的緬懷中收場。

  還記得備戰高考的緊張,初入校門的欣喜,當時爸爸媽媽一起送我到校,待了幾日安頓好回家時,爸爸媽媽轉身流下了眼淚,而我卻是蹦蹦跳跳回的宿舍。媽媽在前不久才告訴我這些故事,她說,後來爸爸和二舅送我到北京上學時,爸爸依然非常傷感,但我又是沒心沒肺開心地與他揮別。我只好說,那我努力再上一次學,你們再送我一次,我一定不笑了:***

  電影裡破舊的宿舍真是和我們大一在老區的宿舍一模一樣,連牆上的壁櫃都那麼像,不過我們中間還有六張桌子,上鋪的人下床往往是直接下到桌子上的,呵呵,確實非常豪爽。薛老三還愛站在桌子上叉著腰發表演說,老七愛站在床邊認真地記下每個人要帶的飯,到餐廳買來,喊醒每一個人起床吃飯,再細心地把一分一毛劃撥利索,老大愛躺在床上聽著恐怖故事,一條腿使勁蹬上鋪的老二,把夢中的老二蹬醒好陪她去廁所,高胖嬌老八最愛坐在床邊喘氣,說“累死我了”,作為老六,我愛吃饅頭加雞蛋,愛把操場說成草場,愛和老三頭對頭縱論時事,愛和老七嘰嘰喳喳,愛和老二一起逛街,嘲笑愛買條紋衫的二姐進了一家掛滿條紋衫的店,到馬道街地攤買兩件一模一樣西瓜條紋的綠毛衣,愛毫無心理負擔的享受著老大的照顧,同時又不時關愛下胖嬌。 嘿嘿,自己回憶的青春往往是十分完美的。

  回到影片,趙薇對敘事節奏的把握和鏡頭的運用我覺得是很讚的,雖不圓熟卻很明快。電影中好幾個場景觸動了我,可每次醞釀情緒準備配合一下的時候,要麼就是被導演止住了,要麼就是被旁邊的老公止住了。比如看到散夥飯的時候,想起了田樂抱著我痛哭不已,她說“你一定要幸福”,導演偏安排老張說了一段豪放派的詞。看到老張在阮莞的墓前解釋滿天星的花語時,銀幕中的天空是潮溼的,老張的話語是潮溼的,連滿天星都快要變成滴滴淚珠時,老公偏要遞給我一杯水,恰到好處地打亂了我準備為這部影片流下幾滴關於青春的鱷魚眼淚的想法。

  不過,這部影片,我真的想推薦給與我共有過青春時光的你們。老羊、璇子、從313到411的六姐妹……其實,最初是打算跟丹或者凡凡一起去看的,但是一直沒有湊出時間,把孩子留在家裡,從近期的忙碌上課與排練中抽個空閒,才圓了看這部影片的心願。這樣的影片就應該與老友共賞,用眼神交流,說說我們身邊的“老張”,聊聊曾經的你我他。

  除了友情,青春也許也總愛與愛情同行,片尾鄭薇簡訊中的那段話是我最有感觸的臺詞,“其實愛一個人,就應該像愛祖國,山川,河流”。

  山川壯麗,大愛無言。當秀美河山映入眼簾,我才彷彿一下子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無論做什麼,情真意切,酣暢淋漓,就是一種美。

  這部影片當中鄭薇關於愛情的臺詞也讓角色形象愈加豐滿。不知道主角鄭薇是否有趙薇的影子,一開始覺得電影塑造的美女很一般啊,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先是愛上了她的性格,後來覺得極像小S,真是有趣的事,我佩服這樣敢愛敢恨敢舍敢拼的人,因為很多時候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到。只能在散場後的街頭,迎著風,唱著歌,牽著手,快跑幾步,追追青春的尾巴……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