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鋒同志學習的作文

  讓我們學習和繼承雷鋒精神,使心靈更加美好,使思想更加純潔。向雷鋒同志學習的作文你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你分享的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

  六十年代,造就了一個雷鋒,他只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物,卻有著弘揚兩個世紀不衰的精神,雷鋒中國人的驕傲,雷鋒世人的榜樣.雷鋒的人格——不朽的精神;雷鋒的人格——引領著我們.

  雷鋒曾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雖然現在雷鋒已經死了,但是他的精神在世界上一直流傳著,永垂不朽。生活中處處都有著雷鋒,你看: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大家都背上書包高高興興的去上學。這時有一位小弟弟踩到了地上的香蕉皮摔了一跤嚎啕大哭,這時有位名叫李丁的同學路過看見了,就在那裡開懷大笑像事不關己的樣子,大聲喊著:“大家快來看這裡有人摔倒了。”突然一位高年級的學生急匆匆的跑過來一手把李丁推開扶起了小弟弟。對李丁說:“你這人怎麼這樣,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卻袖手旁觀。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時李丁反駁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為什麼要幫他。”這時那位高年級同學火冒三丈,臉被氣的通紅,眼睛睜的大大的都快掉出來了,說到:“你知道嗎?樂於助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你卻~~~~~~”李丁聽了眼圈溼潤了,似乎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高年級同學拿出紙為小弟弟擦眼淚,李丁也撿起香蕉皮扔垃圾箱,然後一切去上學了。大哥哥幫助小弟弟就是樂於助人。

  在我們班樂於助人的人很多,但周可薇最熱心。別人遇到了困難,可薇總能第一個去幫助。 有一次,我被榮幸的選進了學校的大合唱隊。但有一天,我生病了,沒法上學。 這個星期一,可薇告訴我:“大合唱又新學了一首歌,叫《紅星歌》,老師還教了動作。寫完作業後我來教你吧!”我心想:可薇可真熱心呀,我可要好好向她學習! 寫完作業後,她馬上把我拉到操場上,他被對著我,說:“你先看我做一遍。”說完,她邊唱邊做起了動作。 這首歌的動作,在左右轉時,節奏老是跟不上,不過可薇馬上多教了我幾遍,終於,第四遍時我做的動作才熟練。可薇說:“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你竟然學會了!”我笑著說:“那是因為你教得好!” 她教的時候,神情嚴肅,在陽光的散射下,因為她教的很起勁,所以他滿頭都是汗。 在下午大合唱時,我很緊張,生怕做錯了。不過我心想:今天中午可薇已經教了好幾遍,肯定不會錯。老師開始放音樂,我心裡一遍又一遍地複習著動作。隨著音樂的節奏,我起勁地做了起來,沒想到這一遍下來,我竟然沒做錯一個動作。老師表揚了我,說:“你真棒!沒來上學都跟上了大家的腳步!”我在心裡不由得自豪起來,但這個“榮譽”還要歸功於可薇,是她幫助了我。 可薇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範文二:

  他是一盞明燈,點亮了億萬人的心;它是一首感慨人心的歌,至今在我們耳邊迴盪——他就是雷鋒。

  《與雷鋒同行,樹時代新風》這本書講的就是雷鋒生平的故事。雷鋒從出生到當兵;從當上兒童團團長,到加入共青團;從成為推土機收到參軍,從被授予“模範共青團員”稱號到被提為運輸連四班班長;到最後的因公殉職。這一則則故事多麼感人得肺腑啊!

  這本書中也寫了很多雷鋒的名言,在這些名言中,我最喜歡的一句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名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名服務之中去”。雷鋒的這種堅定信念,並非只停留在口頭上、日記裡,而是以現在具體的行動上。

  現在,我們這些小學生也開始學習雷鋒,為人名服務。

  雷鋒叔叔,是您,告訴了我們要忠於革命,是您,教會了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您,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我們永遠愛您——雷鋒!

  範文三:

  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雷鋒

  什麼是精神信念?孟子說,精神信念是一種至大的浩然氣;亦有人認為精神信念是一種理性的意識形態。。。。。。古今中外的哲人給精神信念下過不同的定義。人類前行的歷史足跡證明了精神信念的永恆。五千年的文化留給我們的有“捨己為國”的愛國精神;有“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也有“團結就是力量”的團體精神。然不能不提的便是中國人民用血換來的“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等良好美德的集合體。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 的歌我們從小就會唱。但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裡,又有多少人做到呢?在這金錢,名利 ,地位物慾膨脹的社會中,時常發生一些寒心的“看客現象 ” 。如公交車上,小偷公然行竊,小朋友勇敢上前制止被扇四記耳光,而在場乘客皆無動於衷,司機更是主動開啟車門讓小偷逃跑。更如佛山市的慘劇,年僅兩歲的小悅悅走在巷子裡,先後被兩輛車三次碾壓;而短短几分鐘內,從小悅悅身邊走過的18個路人,卻無一伸出援手。這樣的無情冷漠讓人寒徹骨。如果雷鋒同志在場,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制止竊賊,一定會馬不停蹄地送小悅悅去急救。“看客”現象體現出在當代社會一種人性的缺失,更體現出雷鋒精神的寶貴與價值。

  我們需要雷鋒精神,更要踐行雷鋒精神。他總是看別人還需要什麼;他總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他長期奉獻,默默耕耘在普通工作崗位上;他就是“當代雷鋒”郭明義。一個平凡的採場曠工人,時時發揮著模範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取得突出成績。20多年堅持獻血達到6萬毫升,並帶動周圍的群眾積極獻血;確保了鞍山市醫院血液供應的充足。他省吃儉用,先後資助了180多位特困生。而自己家中一貧如洗,一家3口至今還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房屋裡。郭明義的慈善義舉不正是雷鋒精神"無私奉獻"的最好詮釋嗎?

  雷鋒精神是大量“舉手之勞”的聚合體,是諸多“善小而為”美德的載體。在這新時代,應該賦予雷鋒精神更豐富的內涵。如青年人應該自食其力,自強不息不做“啃老族”;應該簡單樸素不做“月光族”;應該珍惜尊重生命,不做“飆車族”。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鏽;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讓我們學習和繼承雷鋒精神,使心靈更加美好,使思想更加純潔。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顆星星,你是否指引了一個方向?

  雷鋒便是這樣的人。他的精神滋潤了我們的心靈;照亮了我們的心房;指引著我們的方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踐行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口號:向雷鋒同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