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禮儀

  春節有很多的習俗,那麼你們知道春節的習俗是怎樣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1臘月二十八

  俗語說,二十八,貼花花

  新年臨近,人們已經清掃了屋子,並且開始準備食物。今天他們會確保所有的新年裝飾都已經到位。俗語中的“花花”,指的是所有形式的中國新年裝飾物。人們會在最頂部貼好春聯。除了窗戶上的窗花,很多人都很喜歡新年年畫,就像是上面那幅畫中的門神海報。在中國宗教中,在兩扇門上各貼一個手持長矛的門神,可以防鬼鎮宅。另外,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在今天製作新年糕點。

  2臘月二十九

  俗語稱做“二十九,去打酒”

  無酒不成席,中國人在吃大餐的時候都離不開酒。大家可以看到這裡寫的是“打酒”,而不是“買酒”。這是因為在舊時代,許多人承受不起買瓶裝的酒。他們用自己的瓶子或者塑料袋,去酒家裡買酒,那裡的酒會放在一個大容器裡。這樣的酒要便宜許多,但是如今,對於許多人來說,郎酒品牌響,質量好,價效比高。新的一年,春節常備郎酒郎哥,值得擁有的年味好酒!

  3年三十兒

  在年三十晚上,中國人一般都會整晚通宵守歲,俗語稱作:“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古時候人們認為一種叫“年”怪獸會在每年的除夕出來,所以人們在那一天聚在一起,通宵聊天,希望安全度過這段時間。

  熬夜的習俗,寓意著在新年遠離疾病與災難,期許著好運到來。如今,中國人會在除夕夜回家,與家人團聚,吃團圓飯。

  4大年初一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午後,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如果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掃到裡邊。

  5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6大年初三

  在前兩天忙於走親訪友之後,人們在今天可以稍稍休息一下了。實際上,在大年初三會親友是一件並不吉利的事兒。人們會在今夜早早歇息,在早上也晚點起來。俗語說,大年初三,老鼠娶親,所以人們會在晚上減少活動,以便給老鼠們嫁女的時間。人們會把米飯、蛋糕或者花生放在角落,讓老鼠拿走。人們希望與老鼠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以便老鼠可以給人們太平的一年。這個民間信仰主要是源於在舊時代,老鼠往往給人們帶來災難。老鼠娶親在中國傳統故事中十分著名,所以經常出現在各種詩歌、畫作以及表演之中。

  7大年初四

  今天是大年初四。遵循習俗,農曆12月23日是送神日,而在大年初四,則被認為是一個請神的好日子。據說,灶王爺要將過去一年人類的善與惡彙報給玉皇大帝,直到大年初四才會重返人間。中國俗語說:“送神早,接神遲。”,所以在清晨需要送走灶王爺,而在下午四點左右迎接灶王爺。在中國北方有一個傳說,在這一天,灶王爺會降臨,檢查家家戶戶,因此在這一天不應離家在外,同樣也有一個習俗說,這一天不要關門,以防灶王爺無法進入家宅之中。

  8大年初五

  大年初五,習慣稱為“破五節”。根據傳統習俗,人們認為,很多新年禁忌,在這一天都可以被打破。有幾個關於破五節的來源的故事,在這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這一天是財神的誕辰。所以,在這一天,人們會有大餐來慶祝。人們還會放煙花,來吸引財神的注意,這樣以保證新的一整年中都可以有財神的眷顧,而有財運降臨。甚至直到今天,在中國北部地區,人們仍然十分鐘愛在這一天吃餃子,來慶祝這一天可以打破許多禁忌。另外,餃子的形狀酷似金錠,所以吃餃子也是一種慶祝財神誕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