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士陵園落成儀式上的講話

  人類對戰爭的反思、對和平的祈禱和對保衛祖國、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獻身的烈士的紀念已成為當代紀念性社會活動的重大主題。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紀念地等已經成為城市紀念性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首長、各位來賓、同志們:

  全縣人民共同矚目的新烈士陵園,在××、××、……的親切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通過方方面面的努力,今天正式落成揭碑了!這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軍民團結、擁軍愛民的一件盛事,值此之際,我代表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向出席今天落成揭碑儀式的各位領導、各位首長、各位來賓、各位同志、各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向為烈士陵園建設付出辛勤勞動、做出貢獻的民政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及陵園建設者們表示親切的慰問!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在這片廣袤富饒的土地上養育了一批批優秀兒女,特別是以樑士英為代表的革命烈士,更是××人民的驕傲和自豪。烈士們前赴後繼,忘我犧牲的革命精神,捨己為人、愛國愛家的高風亮節,以及用生命和鮮血築就的豐功偉績,永遠值得我們紀念。

  ××縣原烈士陵園始建於1988年,座落於××,是我們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多年來,它激勵著全縣人民積極投身家鄉建設,激勵著廣大青少年樹立愛國主義偉大理想,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烈士陵園建設者們,充分發揚了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作風,克服了重重困難,精心組織,科學安排,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建設任務。特別是××、××、……,從陵園的立項選址、規劃到設計施工,始終給予了熱情的關心和無私的幫助。在此,我代表××縣的××萬人民,再次向你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謝意!

  ××新烈士陵園的落成,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材,為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它不僅對全縣人民緬懷先烈,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它也為加強軍民團結提供了交流的平臺,進一步密切了軍民關係,軍政關係,使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得到了具體的體現。××烈士陵園,既是歷史的見證,又是後人的遺產,對於發揚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凝聚全縣各族人民的精神和力量,加快經濟社會建設步伐,促進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各位領導、各位首長、同志們、朋友們,××的發展任重道遠、前景廣闊,孕育著巨大的商機和活力,我們堅信,勤勞而充滿智慧的××人民,一定會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發揚一切優良傳統,發揮聰明才智,戮力同心,奮力拼搏,把富有光明革命傳統的××建設得越來越美好。

  最後,我謹代表全縣各級幹部及廣大人民群眾,向長眠於地下的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謝謝大家

  ***二***

  同志們:

  今天,我們齊聚於此,以無比崇敬的心情,隆重舉行革命烈士紀念碑翻建落成慶典。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革命烈士紀念碑的翻建落成表示熱烈祝賀,向為紀念碑建設付出辛勤努力的有關部門和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謝意。

  翻建革命烈士紀念碑,是##人民不忘歷史、飲水思源的共同願望,是我們緬懷先烈、教育後人的實際舉措。追憶往昔,在偉大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軍民,心繫桑梓,英勇奮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於1959年10月1日在此樹立的革命烈士紀念碑,萬人景仰,寄託了今人無限的哀思。

  46年後的今天,我們對其進行重新翻建,就是為了珍視歷史,慰祭先烈,激勵後人,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堅忍不拔、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繼承和發揚顧全大局、先人後己的革命獻身精神,繼承和發揚愛國愛鄉、前赴後繼的愛國主義精神。修繕一新的革命烈士紀念碑莊嚴肅穆,必將成為##人民瞻仰、祭悼先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追思先烈,心潮激盪;放眼發展,意氣風發。在加快發展“奔小康”的新形勢面前,我們要倍加珍視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進一步弘揚先烈精神,身體力行“xxxx”,與時俱進,奮勇爭先,以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新成就,告慰先烈英靈,造福子孫後代!

  謝謝大家。

  ***三***

  尊敬的民政局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正值英雄花開、玉蘭飄香之際,我們懷著無比崇敬和激動的心情,在這裡隆重舉行陽新縣龍港烈士陵園管理處的掛牌儀式。這是我鎮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提高群眾素質的一件大事。我謹代表龍港鎮黨委政府,對這次掛牌儀式的成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縣民政局的領導和全體工作人員對我鎮工作的支援和幫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革命老區,紅色搖籃,紅色的龍港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龍港人民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卓越的貢獻。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的龍港,境內遍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遺蹟,誕生了陽新縣第一個黨支部。1931年是直屬中央的鄂東特委所在地,期間特委48大機關在龍港相繼成立,是當時鄂東南革命根據地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眼前的紅軍烈士墓林,松柏蒼鬱,氣氛莊嚴。這裡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龍港鎮黨委政府有效利用紅色資源,不斷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每年來此掃墓的中小學生和群眾達3000餘人次,吸引九江、武漢、黃石及縣內科局、兄弟鄉鎮的參觀團達50餘批次。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為深厚的歷史情感,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對於動員和鼓舞人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推動民族復興和文明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今天,我們龍港鎮烈士陵園管理處正式掛牌,這是對龍港紅色歷史的充分肯定,也必將進一步發揮和推動龍港作為革命傳統教育的作用。我相信,在縣領導的關懷和支援下,龍港的優良革命傳統將進一步得到傳承和發揚,龍港的紅色資源的保護和開發一定取得長足的進步。在這裡我對你們的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最後,祝各位領導、同志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