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讀後感受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一段視訊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文章《草船借箭》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計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自己一招,便心懷妒忌,還想置諸葛亮於死地。周瑜不但有妒忌心,而且又十分狡猾陰險。諸葛亮揭露了周瑜忌賢妒能、心胸狹窄的本性。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自古以來,總有那麼一些人,看到別人有才幹,比自己強,不是奮發努力趕超人家,而是懷著妒忌心,不擇手段地去陷害別人。三國時期的周瑜就是這樣的人。

  文章《草船借箭》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計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自己一招,便心懷妒忌,還想置諸葛亮於死地。周瑜不但有妒忌心,而且又十分狡猾陰險。諸葛亮揭露了周瑜忌賢妒能、心胸狹窄的本性。

  我不由得想起數學家華羅庚爺爺。華爺爺可以說是知識淵博,名揚天下了。可是他在讀小學的時候,學習也不好,算術常不及格。在這種情下,他沒有灰心,更沒有妒忌學習好的人。他自信“名人”是人,自己也是人,別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經過刻苦努力,華爺爺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數學家。然而,華爺爺沒有停止腳步,他發現了並推薦陳景潤叔叔,去摘取數學的“王冠”。華爺爺這種刻苦努力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

  以前,我每次考試後,成績不理想,我不是去分析原因,找與別人的差距,錯在什麼地方,而是灰心、失望,外加對優等生妒忌,回想起來,多慚愧。

  妒忌這個東西,害人誤已。我們一定要從小杜絕它,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篇二

  周瑜很妒忌諸葛亮的才幹。

  周瑜就以商議軍事為由,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趕造十萬支箭。可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周瑜不信,就叫魯肅前去探聽。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就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船、一千多個草把子,並且叫魯肅不要告訴周瑜,魯肅答應了。

  到了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叫魯肅去取箭。諸葛亮把二十條船連起來,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排開。靠近曹軍水寨,擂鼓吶喊。曹操就叫弓弩手朝江中不久,諸葛亮又叫人把船尾朝西、船頭朝東,逼近曹軍水寨受箭。

  天快亮了,諸葛亮叫人把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要追也來不及了。

  諸葛亮回到南岸,周瑜也來取箭了。魯肅把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周瑜自嘆不如。

  篇三

  今年暑假,我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其中令我感興趣的是《孔明用計草船借箭》這一回。

  這一回主要講了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但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結果是箭按時交給了周瑜,讓周瑜輸得心服口服。

  在這一回裡,在同周瑜的鬥智鬥勇中表現出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其實,諸葛亮的聰明不是一時的,而是平時日積月累的結果。他懂天文和地理,才能算出天氣;又算準了那天有大風,藉助大風勢順水推舟,可以很快把他們送回來;他懂人心,打心理仗,也算好了人,知道魯肅忠厚守信,特向魯肅借船,知道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假裝攻打曹營。幾方面綜合因素讓諸葛亮的借箭計劃得以成功。諸葛亮的成功是經過長期的苦讀,潛心研究才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