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秋節特色的習俗有什麼

  對於中秋節怎麼過,我國各地有自己獨特的習俗,你知道湖北中秋節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湖北中秋節習俗,一起看看吧!

  湖北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古代就有“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那麼湖北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呢?

  湖北人過中秋,都是提前半個月以上開始準備送禮,按照傳統習俗晚輩必須要給長輩送禮,大致是買一些月餅、紅糖、還有肉,這三樣是必須的。

  到了中秋節當天晚上,則是家家備美酒佳餚,全家聚餐,稱“團圓節”。晚上把桌子放到外面,備月餅、糕點等,邊吃邊賞月。而且湖北人吃月餅時要喝熱茶,這樣吃不但有味還助於消化。

  多為“五仁”餡,用的“桃仁、杏仁、欖仁、瓜仁、松子仁”。最經典的還數用糖醃製的肥肉膘,加上冬瓜糖。如今,這種老月餅,已鮮有廠家生產了。傳統的武漢老月餅,漸變為小巧的蘇式月餅。

  有些地方還邀親朋好友登山觀月或泛舟賞月。有些地方中秋之前,已婚和未婚女婿備菸酒送岳家,稱“拜八月半”。浦州中秋,取促織蟲相鬥。

  老武漢過中秋,還有婦女到郊外遊玩的習俗,武漢中秋竹枝詞中的描寫:“傍欄賞月又看花,圍坐同將麻雀叉。直到八圈圈到底,夜深興盡各還家。”***民國·鄢少麟《武昌中秋竹枝詞》***,說的是婦女打麻將的熱鬧。

  湖北來鳳是土家族集居的地方,“殺鴨子”、“摸秋”、“拜月”,是土家族傳承下來的古老習俗。中秋節在來鳳又叫“摸秋節”。土家人摸秋,殺鴨子用鴨血泡糯米,蒸熟成血粑,切成塊塊,先將鴨肉與子姜、紅辣子爆炒後,再燉湯,放上血粑,為祭秋之佳餚。

  土家族不興賞月,漢人稱之“守月花”,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過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著明媚的月光,去冬瓜園裡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凡婚後三載無育,親鄰則主動在中秋之夜,更深人靜,悄悄去冬瓜園,無論是誰家的,皆可偷摘。園主明知不糾。將冬瓜裹於襁褓之中,送到無生育夫婦床上。

  湖北中秋節景點

  1.長江三峽

  三峽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它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1公里。長江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三峽景色更加迷人。三峽的山水也伴隨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2.騰龍洞

  騰龍洞風景名勝區,距利川市城6公里,景區總面積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於一體,以雄、險、奇、幽、秀而馳名中外。該洞洞口高74米,寬64米,洞內最高處235米,初步探明洞穴總長度52.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面積200多萬平方米。洞中有5座山峰,10個大廳,地下瀑布10餘處,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連,主洞支洞互通,無毒氣,無蛇蠍,無汙染,洞內終年恆溫14一18℃,空氣流暢。

  3.神農架

  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部邊陲,東與湖北省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而瀕三峽,北倚房縣、竹山且近武當,地跨東經109°56′--110°58′,北緯31°15′--31°75′,總面積3253平方公里,轄5鎮3鄉和1個國家級森林及野生動物型別自然保護區、1個國有森工企業林業管理局、1個國家溼地公園***保護區管理局、林業管理局和溼地公園均為正處級單位***,林地佔85%以上,總人口8萬人。神農架是1970年經國務院批准建制,直屬湖北省管轄,是我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

  湖北中秋節湖泊推薦

  洪湖,中國第七大、湖北第一大湖。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被聯合國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這裡一度因圍湖養殖水質惡化,近年隨著保護力度加大,水質正在改善,獲第十一屆生命湖泊大會授予“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護實踐”獎。

  這裡除了有藍田生態生物園,還有瞿家灣紅色舊址群,成為紅色旅遊勝地。

  周邊景點:洪湖擁有溼地生態、紅色旅遊、三國文化、地熱溫泉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境內還有著名的三國烏林古戰場和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出生地黃蓬山等眾多歷史遺蹟。

  自駕線路:武漢——沿江大道——民權路——中山大道——月湖橋——梅子路——S13武監高速——103省道/漢洪大道——州陵大道——文泉東路——文泉西路——103省道/新堤大道——103省道——洪湖藍田風景區

  當地美食:洪湖白蓮、紅繞野鴨、洪湖御膳藕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