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鎮一日遊攻略

  看膩了喧囂的都市,難免使人疲憊、迷惘。正逢春糖之際,小編想著許多朋友會來蓉參展,便整理了部分咱們天府之國周邊的靜謐古鎮,供各位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有個好的遊玩去處...

  成都古鎮一日遊路線介紹

  1洛帶古鎮

  洛帶古鎮建於三國蜀漢時期,傳說因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洛帶古鎮文化底蘊非常厚重,鎮內千年老街、客家民居儲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 格局,空間變化豐富;街道兩邊商鋪林立,屬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洛帶古鎮可以五桂橋去坐公交車。

  路線:

  1、公交地鐵:

  起點:天府廣場地鐵1號線→地鐵4號線→219路,全程約1小時36分鐘。

  2、打車:

  起點:天府廣場,打車約80元,全程。

  新春 福字 分割線

  2錦裡

  作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國曆史遺蹟區、錦里民俗區、西區***的一部分,錦裡佔地3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餘萬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作內涵,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錦裡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人。

  路線:

  1、公交地鐵:

  起點:天府廣場附近東城根南街站57路,全程約40分鐘。

  2、打車自駕:

  起點:天府廣場,打車約15元,全程約30分鐘。

  新春 福字 分割線

  3黃龍溪古鎮

  如果說麗江大研是古鎮裡的大家閨秀,黃龍溪可稱得上是小家碧玉了,少了幾分歷史沉澱和文化底蘊,卻也多了幾分精緻和秀麗,黃龍溪古名叫“赤水”,在成都市雙流區西南的邊緣,距成都市區42公里,成都金沙車站有專線中巴過去,時間70分鐘,交通很便利。

  路線:

  ***離市區較遠,建議打車***

  打車:

  起點:天府廣場,打車約120元,全程約1小時20分鐘。

  新春 福字 分割線

  4街子古鎮

  成都市崇州的街子鎮,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與青城後山連線。有以晉代古剎光嚴禪院為中心的32座寺廟等古蹟。 街子是個歷史悠久的古鎮,五代時名"橫渠鎮",因橫於味江河畔而得名。從成都出發一個多小時到達,也可以在茶店子坐車。

  路線:

  ***路程較遠,建議坐客車***

  客車:

  起點:茶店子客運站——街子古鎮,票價20元,全程約1小時30分鐘。

  新春 福字 分割線

  5平樂古鎮

  平樂古鎮位於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鎮。 平樂古鎮素有“一平二固三夾關”的美譽,歷史悠久,人文鼎蔚,青山層疊,竹樹繁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鎮。在夜色中漫步淳樸的街道和古鎮,對於都市人來說是件十分愜意的事情。夏天去玩水非常過癮,有很多好吃的小吃。

  路線:

  ***路程較遠,建議坐客車***

  起點:成都新南門車站→邛崍市,票價27元起,全程約1小時50分鐘,再坐邛崍304路,市客運中心南站→平樂停車場站,全程約43分鐘。

  成都美食介紹

  竹葉牛肉

  竹葉牛肉,可謂是好看又好吃,用竹葉包裹的粉蒸牛肉,上面撒上辣椒碎和蔥花,光是賣相就很吸引人,糯而酥的牛肉,略帶一些辣味,同時還有一種竹葉的清香。

  三大炮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於在拋扔糯米糰時,三大炮如“彈丸”一樣,發出“當、當、當”的響聲,故名“三大炮”。吃時配以“老鷹茶”,別有風味。由於案板一邊放有鋼碟,因擊打案板而震動時發出金屬響聲,三坨餈粑早已飛向對面斜靠的竹簸上滾入下面裝滿芝麻粉、黃豆粉的竹簸中,另一人將三坨餈粑撿入盤中***此時餈粑已自然地裹上了一層粉末***,再澆上濃汁,送於食客手中。

  酥肉

  四川酥肉選材是在豬的上半身,因為這裡的肉比較嫩,肥瘦相煎。將肉片成片以後,然後加上花椒、鹽、白酒、薑末、澱粉,根據澱粉的多少加雞蛋清調勻,用菜籽油炸好。冷熱皆可食用,是紅白喜事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竹筒飯

  竹筒飯首先用竹講究,一般選用一年生青竹,這種竹汗多,肉質嫩,顏色好,烤出的竹筒飯特香。其次用料講究、做工精細。採用優質香米、糯米、早米,加入鹽和特別調味料等灌入青竹,然後用茶葉封口,放在溫火上慢慢翻烤,20分鐘以後,竹筒便發出滋滋之聲,這是一股股濃濃的鮮香味兒便從淡淡輕煙中沁入心脾,經常惹得人們聞香止走,品嚐後都讚不絕口。不少人還打包帶走,等竹筒不冒煙,且有些焦糊時,飯便烤好了,竹筒香飯香,美味可口,我們相信這種具有濃厚山鄉風味的竹筒飯,一定能給你帶來“口福”。

  燒白***梅菜扣肉***

  通常是將五花肉上湯鍋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後加蔥、姜等調料炒片刻,再下湯用小火燜爛。五花肉盛入碗裡,上鋪梅菜段,倒入原湯蒸透。走菜時,把肉反扣在盤中。成菜後,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

  南瓜餅

  南瓜餅是一道漢族菜式,主要是以南瓜為原料做成的餅,各個地方的製作方法都不太一樣。特點是酥軟甜糯,香味醇厚,潤肺健脾,鎮咳化痰。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萬福橋邊,有一家原名“陳興盛飯鋪”的店面。店主陳春富早歿,小飯店便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當年的萬福橋是一道橫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腳、打尖。光顧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伕。陳氏對烹製豆腐有一套獨特的烹飪技巧,烹製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響,深得人們喜愛,她創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

  回鍋肉

  回鍋肉是一種烹調豬肉的漢族傳統菜式,屬於川菜系。起源四川農村地區。古代時期稱作油爆鍋;四川地區大部分家庭都能製作。回鍋肉的特點是:口味獨特,色澤紅亮,肥而不膩,***濃香。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回鍋肉在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它色香味俱全,顏色養眼,是下飯菜之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