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剖腹產後怎樣補氣養血

  女性剖腹產後一定要注意各方面的調養。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

  剖腹產後食補方:

  1、把紅棗洗淨後放入鐵鍋炒到表皮發黑,放入瓶中待用,每天取炒過的紅棗4~6粒,桂圓4~6粒,沖水泡茶經常飲用。內火重的人,可以加枸杞子6~10粒一同飲用。紅棗經鐵鍋炒制後具有暖胃的作用,同時炒制後的紅棗易於泡開,能全面利用其營養成分,所以每天飲用此茶能起到補氣血、調脾胃、治失眠、止虛汗的作用。

  2、取當歸5克、黃芪3克、通草5克,每天用這三味中藥煮成一碗藥汁,在給產婦吃的各種食物中都加上一勺,這樣中藥的氣味不重,又能起到補氣血、通乳的作用。同時,三味中藥的用量不大,適合身體虛弱的人慢慢調補,而且不會上火。

  3、取鱔魚1斤、瘦豬肉半斤,放入生薑5~8片、蔥2~3根、蒜10瓣,再加入調味品紅燒,經常食用可以起到補腎、去腎寒、補血的作用,可以治療渾身痠痛、腰膝痠軟、四肢無力等。

  另外,多食用羊肉、牛肉、海魚、海蝦、海蔘等高蛋白的食品及新鮮的蔬菜水果,儘量不吃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寒涼的食物會減少乳汁的分泌,如蕎麥、薏苡仁、綠豆、螃蟹、蝸牛、田螺、螺螄、蚌肉、烏魚、柿子、柚子、香蕉、獼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薺、慈姑、蕹菜、苦瓜等,產婦應儘量不吃或少吃。

  產後食補三大注意事項

  階段性食補、溫和的熱補、米酒精華露料理所有餐點、少食多餐。

  第一、階段性的食補,嚴禁產後立刻大吃大喝。

  第一週:以代謝排毒為主,就是排除惡露、廢水、廢氣和老廢物,實際上讓身體裡的舊東西排乾淨,適當地補充營養,既保證了必要的營養,又不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第二週:以收縮骨盆及子宮為主,子宮在產後兩週內恢復很快,這時候可以通過飲食來協助使之收縮得更好。

  第三週:以後才是真正的滋養進補周。所以雞湯,花生豬腳這個時候開始吃正好。

  第二、溫和的熱補

  必須選用慢火烘焙且100%純的黑麻油  選用爆透的老薑。老薑:健胃、祛寒、除溼、發汗作用,可促進食慾,增加新陳代謝。“爆透”的老薑的皮會分泌一種碳素,對人體有溫和的熱補作用,若老薑不爆透,則其本來含有會“發”及“刺激”的特性,令產婦吃後,易造成容易流汗、長痔瘡、咳嗽、蕁麻疹,不可爆焦否則會太刺激,易造成上火,咳嗽等症狀。  要用去掉酒精,稱“米酒精華露”的米酒。將酒精完全去掉的米酒屬於溫和的熱補,與直接以米酒來燉補的熱補是不同的,普通米酒來燉補太燥熱且酒精對肝臟不好。

  第三、米酒精華露作為所有餐點和飲料的湯頭

  米酒能行氣活血,通經活絡,增進血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幫助產婦把懷孕中積存的廢水、廢物從體內排出,從而很好地修補內臟,預防內臟下垂。

  剖腹產手術的刀口,每天最好用理療儀器治療1~2次。或者在傷口癒合後,每天用熱水袋熱敷刀口處兩次,最好堅持1~2月或更長的時間,這樣能促進血液迴圈,利於經絡的疏通,同時也可以預防婦科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