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自駕旅遊攻略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位於中國西南的東南部,省會貴陽市。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雲南、北接四川和重慶市。轄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安順市、銅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畢節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型別,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貴州自駕遊景點攻略

  【茂蘭喀斯特原生態森林】

  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其中有許多屬稀有植物。這一地區被世人稱其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

  【佛光巖 】

  位於赤水市元厚鎮。佛光巖所處位置出露地層全是侏羅紀、白堊紀河湖相紅色沉積岩。這種特殊的地貌在物理生化綜合作用下,形成無數奇異的丹霞地貌景觀,大地山崖呈現出紅豔豔的赤紅色彩。為“世界丹霞之冠”。

  【加榜梯田】

  位於黔東南從江縣加榜鄉,苗族是“稻飯魚羹”的民族,苗族的稻田都是依山而開,隨山勢地形的變化而變化,因地制宜,山坡海拔的高低,坡度的平緩及山坡的大小決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態。加榜獨特的地型地貌決定了這裡的梯田面積最大不過一畝,大多數田都是隻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最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畝。

  【潕陽河三峽】

  潕陽河三峽有“天然水墨畫卷”之稱。陽河西起黃平舊州,東至鎮遠城東月亮灣,全長95公里,分為上下陽。長約35公里的下陽河谷,是陽河風景名勝區的精華所在,以峽奇、峰險、水綠為主要特點。

  【鎮遠古鎮】

  這座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至今仍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築50餘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巷道8條,古驛道5條。

  千百年來,鎮遠古城儲存著水陸並行、前街後河的格局。錯落有致的民居,古碼頭邊拴著的站著魚鷹的小船,蹲在河邊石階上的洗衣女子……

  【施秉杉木河漂流】

  杉木河享有“礦泉河”的美譽,河水晶瑩碧綠、清澈見底,兩岸山峰秀麗挺拔,河道曲折有致,有驚無險,成為生態環境游的上上之選。杉木河景區遊覽以漂流為主。

  【梵淨山】

  7000多級臺階使梵淨山有“通往佛國的天梯”的稱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貴州省內最壯麗巍峨的山峰,最高峰——紅雲金頂海拔高度達2494米。

  山頂著名的景觀有萬卷經書、蘑菇石等,最奇妙的是山際風雲變幻莫測,突然雲開霧散之時,如畫美景橫空出世。

  【車江侗寨】

  榕江縣得名於都柳江邊成排的榕樹,至今縣城還有40餘株百年上下的榕樹,榕江有著號稱“天下第一侗寨”的車江侗寨和舉世聞名的車江大壩。

  【格凸河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位於貴州省紫雲縣格凸河畔水塘鎮格井村,中洞苗寨被冠以「中國最後的穴居部落」的名號,這個 100 多米寬、200 多米深的洞穴裡,住著中國最後的穴居「部落」 ―― 18 戶人家共 73 個苗族人,他們的祖輩當年為躲避戰亂而遷到山裡,之後定居洞中。

  【馬嶺河峽谷】

  位於黔西南興義市境內,是一條在造山運動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縫,谷內群瀑飛流,翠竹倒掛,溶洞相連,兩岸古樹名木點綴其間,千姿百態。萬峰林景區東峰林層巒疊嶂、西峰林山寨田園交相輝映。萬峰湖景區則有上萬個島嶼。

  【西江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儲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曆史與發展的首選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

  【婁山關】

  婁山關亦稱太平關,位於遵義、桐梓兩縣交界處,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黔北險隘,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婁山關之戰,使紅軍取得了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勝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更令婁山關聞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