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的旅遊攻略指南

  臺北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中華文化在這裡另闢蹊徑,集臺灣人文與地景之大成。臺灣一直以來都是大陸人民最熱衷去的旅遊景點,小編也和大家一起探尋臺灣的美麗風景。

  概述

  臺北是臺灣地區最繁榮的城市,就像其他全球國際大都市一樣,臺北捷運裡行色匆匆的人們,有著快節奏的步調,深怕錯失這城市每一瞬間變化。但絢爛的外表之下,臺北巷弄的風景卻告訴你匆匆一瞥是看不清它多變的風貌;斑駁的牆面說著它的歷史、不起眼的路邊攤向你強調美食是生活的基礎。

  主要景點有:

  臺北故宮,完全能讓你在裡面慢慢看上一整天,藏品豐富可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媲美。最負盛名的肉型石、翠玉白菜與毛公鼎就在這裡,當然要前來觀賞的人也是最多的。不過臺北故宮的文物不止於此,還有珍寶級別的字畫,每一樣都值得細細品味。

  101大樓,這座曾經是世界第一高的大樓,如圖騰般大量出現在有關臺灣的一切宣傳物上,不過這在臺北這毫無天際線的城市顯得鶴立雞群。每逢跨年和重大節慶時的101煙火表演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大樓的室外觀景臺,可以俯瞰臺北全市。

  西門町,全臺灣最潮流的元素就在這裡。絡繹不絕的年輕人,各式各樣的精品小店隨處可見,這裡絕對是吃貨、剁手黨的好去處。當然你還可以在這裡找到百年曆史的建築物,偶然間也會發現角落裡的街頭塗鴉,年輕文化和歷史妙不可言的融合在這裡。

  中正紀念堂,巨大的蔣介石雕像洋溢著慈祥的笑容坐在在大廳中央,正前方每逢整點的衛兵交接儀式極具特色。想要看整點交接儀式的朋友一定要早點進去站好位置。

  貓空,沒有貓,這裡因當地溪水水流酷似貓爪痕跡而得名。乘坐前往貓空的水晶纜車欣賞著沿途小鳥依人的山山水水,抵達時感受山上清新的空氣宛若仙境一般。在這裡還有很多露天的茶座觀賞俯瞰遠方臺北的景色。

  環境

  臺北市城區建立在臺北盆地內,四面環山,一條淡水河靜靜穿城而過。由於獨特的氣候特點,臺北長夏無冬,只有熱季與涼季之分。到了夏季臺北高溫多雨,不時還有颱風經過。

  歷史

  17世紀荷蘭與西班牙已先後入侵臺灣,並展開對臺灣的統治。18世紀後,鄭成功趕走了侵略者後漢人移民臺北的速度明顯加快,開始興建了臺北城。隨後清朝政府接收了臺灣全島的統治,並且在將臺灣的政經中心轉移到了臺北。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正式進入日治時期,在此期間臺北成為全臺灣的政教中心並在城內建設了很多日式風格建築。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政府接收臺北,並隨著70年代臺灣的經濟高速發展,臺北逐漸成長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遊玩天數

  4—5天

  臺北市是所以是一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城市,大到那些知名景點,小到沿途的街邊小巷,每一個地方都有值得欣賞的細節。在這幾天裡你可以從臺北市的北部出發,從北到南,領略臺北美景,這樣也避免了來回跑的麻煩。

  如果還有空餘時間,還可以去臺北市偏遠的景點轉一轉,在北投的溫泉博物館領略臺灣的洗浴文化,在野柳地質公園駐足在造型各異的奇石之中。

  最佳出遊時間

  春秋兩季遊臺北最佳,此時溫度適中,陰雨天氣少,舒適宜人。春天的臺北櫻花、杜鵑花、海芋花盡情綻放在山谷中,美不勝收;秋季的臺北北投的溫泉節如期而至,欣賞美景的過程中給疲憊的身體放個假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