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上火吃什麼食譜和食物

  由於寶寶的抵抗力低下,所以常常會引發一些疾病,所以家長們要多加註意,那麼寶寶上火該怎麼辦呢?其實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做功夫。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小兒上火食譜,希望能幫到你。

  食譜吃法

  1、蓮子百合羹:蓮子15克、幹百合15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將蓮子去芯,與百合同放在沙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至蓮子肉爛,再加入雞蛋、白糖。雞蛋煮熟後即可食用。可補益脾胃、潤肺,寧心安神。適合於小兒日常食用。

  2、雪梨銀耳湯:雪梨1只,水發銀耳30克,貝母5克,白糖適量。將水發銀耳去根、去雜洗淨,撕成小片;將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塊。將銀耳片、雪梨塊、貝母、白糖同放在燉皿內上籠蒸30~40分鐘,取出,即可裝盤食。此湯滋陰清肺、消痰降火。

  3、芝麻木耳湯: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與用溫水發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鍋裡,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點白糖,分幾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尤適用於大便乾燥的寶寶。

  4、蛋奶鯽魚湯

  鯽魚一條、蛋奶20克、姜10克、蔥10克、鹽適量、雞精適量。將鯽魚剖腹後,清洗乾淨待用。把鯽魚放置3成熱的油中過油,以去除鯽魚的腥味。加入適量水和調料,用小火清燉40分鐘。起鍋時加入少許蛋奶,能使湯變得白皙濃稠,口感更佳。

  適宜吃的食物

  食物1:水

  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麼?不是硬梆梆的骨頭,而是柔柔軟軟的水。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於體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補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

  食物2:黃綠色蔬菜

  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飲食的信條,也適合推廣到幼兒身上。纖維質可預防便祕,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穀類或肉類做成丸子、餃子或餛飩,就容易接受了。

  食物3:菇類

  最近二十年來,歐美和日本提倡多吃菇類,因為它能預防及改善許多心血管系統的富貴病,例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菇類還能增強免疫力,預防及對抗癌症,還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能紓解壓力,帶來好心情。

  治療方法

  選擇母乳:寶寶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餵養並保證充足的母乳量,因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因為母乳中含有低聚糖的濃度很高,達8-12g/升或更多,尤其是低聚半乳糖含量最多,其次是低聚果糖,它們以短鏈糖的形式存在於腸道中,在腸道中可以快速提高有益菌的繁殖,不會讓兒童內火。

  選擇清火輔食調理內火:由於兒童的腸胃較難消化過剩營養,內火是較常見的現象,可嘗試使用天然植物製成的清火產品,科學配比,達到一清二潤三舒暢”的去火效果。市面上清內火的產品品牌較多,相關認證、成份、銷售歷史,市場口碑等都是評判的依據。 每伴清清寶,將其調入牛奶或直接用溫水衝調,達到平衡食物攝入熱量的效果,安全無副作用,溫和降火,不會過涼。

  注意選擇不易上內火的輔食:人工餵養的嬰兒,配方奶粉選擇要注意成分。孩子3個月後,可在奶粉中加入少量奶糕,並喂些果汁;如果寶寶出現便祕症狀,媽媽可將奶粉衝稀些,或按量加入清火產品;即每100毫升牛奶加10克糖。寶寶6個月後,媽媽可以煮胡蘿蔔粥、菜粥給寶寶吃,因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