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飲食健康知識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很多中老年人的體質也是一天天的衰退,在這個時期很多中老年人都很在乎養生,那麼老年人每天怎樣合理的搭配飲食才最有利於養生呢,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老人飲食健康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人飲食健康搭配

  一、蔬果每天5種,每種80克

  除了新鮮的蔬菜水果外,超市裡購買的涼拌蔬菜、純果汁等,都可算在這個範疇。

  益處: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每天攝入400克蔬菜水果可以降低冠心病和某些癌症的發病率。此外,蔬菜水果中的脂肪含量很低。就營養素來說,香蕉富含鉀,葡萄乾、花椰菜等富含鐵,綠葉蔬菜、竹筍、橘子都富含葉酸,菠菜等富含鎂。

  吃法:對於老人來說,每天攝入食物總量中應有1/3是蔬菜水果。一天應該吃到5種不同的蔬菜水果,其中每種蔬菜水果應食用80克。保證每頓飯應當有一到兩種蔬菜,而水果則該放在兩餐之間吃而不是飯後,這樣有助於保持血糖的穩定。

  在水果品種的選擇上,最好是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木瓜等,因為維生素C可以幫助老人更好地吸收鐵,避免發生貧血。

  二、土豆米飯換著吃

  我們把饅頭、麵包、米飯、麵條、土豆等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稱為主食。

  益處:人體的能量和主要的營養物質來源於澱粉類食物,此外,這類食物中還富含纖維、鈣、鐵和B族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必須從主食中獲得。全麥食品中纖維的含量更高些,它和蔬菜、水果一樣可以保護內臟、防止便祕。尤其要推薦的是,土豆中維生素C、鉀、磷含量都非常豐富,這是其他主食難以媲美的。將土豆和其他主食換著吃,有助於老人獲得均衡的營養。

  吃法:老人的一日三餐中,都要有主食。一般來說,早餐最好吃容易消化的發麵食品,如:饅頭、花捲等;中午可以來點米飯和麵條;到了晚上,低熱量的土豆、紅薯就是很好的選擇,其中富含的膳食纖維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保證第二天排便順暢。

  三、吃了豆製品就要減少吃肉

  粉色的食物包括肉類、魚類、蛋類、豆類,如果吃了豆製品,肉的量就要相應減少。

  益處:肉和魚富含蛋白質、鐵、鋅、B族維生素,肉也是核黃素的主要來源;魚類對防治心臟疾病有明顯效果,還富含維生素A、D和鐵;豆類可以提供蛋白質、纖維、鐵和鋅;蛋類可以提供蛋白質、維生素A和D,還有核黃素。

  吃法:老人應該保證每頓正餐裡都有一些肉或其代用品,即使是早餐,也可以是一片火腿或肉末麵條。也許有些老人要問,我的血脂有點高,也要保證三餐吃肉或其替代品嗎?是的,血脂高的人確實要限制脂肪攝入,但如果一點“油星”都沒有,反而會使病情惡化――身體會本能地“抓住”食物中的每一點脂肪――很多吃素的人會得脂肪肝就是這個道理。

  四、零食點心最好隔天吃

  零食多是用糖和脂肪的形式向人體提供能量的,有的還含有不少鹽分,其他營養的含量很低。而人體對它們的需求並沒有那麼高,因此,它們容易誘發一些疾病還容易毀壞牙齒。即使對年輕人來說,過度攝入這類食品也會造成營養過剩。但是,老人的味覺往往不如年輕人靈敏,所以只有這些味道“濃重”的零食能讓他們覺得嚐到了甜頭,並且會不知不覺就吃多。

  吃法:老人對甜食的需求量是很小的,大約佔到一天飲食的1/15。如果你每天吃2―3種零食,那每一種就只能吃兩三口。

  五、食慾不好喝酸奶

  很多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牛奶是小孩子的玩意,上了年紀的人並不需要,家裡買來的牛奶都是隻給孩子喝,這就大錯特錯了。對於老人來說,喝牛奶也應該成為每天必修的功課。

  益處:缺鈣是老年人健康最大的敵人,而牛奶中的鈣是最容易吸收的,它可以延緩骨骼的衰老。此外,它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和核黃素,在強化奶中,還含有可以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

  吃法:老人每天飲食中有1/8應為牛奶和奶製品。最好能保證400毫升的牛奶、酸奶攝入量,底線則是250毫升。乳酪則是濃縮的奶精華,一般來說,10克乳酪可以折算成35毫升牛奶。***徐春昕***

  每天吃400克蔬菜水果能降低冠心病和一些癌症的發病率啊!

  老人飲食健康知識

  1、儘量不要吃生的食物:沒有煮熟的食物很容易沾染細菌和病菌,如果把食物煮熟後再食用,既消滅了細菌和病菌,還有利於消化和吸收。

  2、避免食用寒涼的食物:進入老年後,老年人就應該避免食用過冷或過涼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刺激胃腸道,導致胃腸道的血管發生收縮現象,促使血液流通緩慢及血液流量下降,造成消化功能發生紊亂,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

  3、吃食物時不要著急:進入老年後,老年人的牙齒慢慢開始脫落,他們的咀嚼功能也呈下降趨勢。所以,進食食物時一定要細嚼慢嚥,這樣特別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進食食物時過快過急,不僅不利於消化吸收,還特別容易出現卡喉或哽噎的現象。

  4、避免食用死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大為降低。因此,避免食用死魚、死禽和死動物的內臟等,因為,這些食物最容易受到細菌的汙染,極易產生損害身體的有毒物質,老年人食用後很容易引發中毒症狀。

  5、減少零食量:進入老年後,老年人的消化器官開始呈下降趨勢,如果每天進食大量的零食,就會影響正餐的進食量,久而久之消化功能就會發生紊亂現象,極易引發腸胃疾病。

  6、避免食用過量的油膩食物:雖然油炸食物很美味,但油質含量很高,很難消化,這種食物不僅營養成分低,大量食用還會造成油脂對腸黏膜的刺激,從而損害身體健康。

  7、避免偏食:老年人每天的營養成分一定要均衡,這樣才能更完全更充分地吸收各種營養物質。因此,老年人應儘量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不要偏食,否則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8、避免暴飲暴食:老年人如果暴飲暴食的話,腸胃不僅會出現飽脹感,還會增加胃功能的負擔,促使消化液下降,很容易引發消化不良的症狀。

  老人飲食健康養生知識

  1、飲水宜多

  老年人本身身體水分就很少,所以對於口渴的感覺不像年輕人那樣的敏感。所以,在平時一定要多注意飲水,儘量在選擇一些清淡或者是白開水。也不要等到自己口渴的時候在喝。老年人缺水會導致代謝混亂,甚至便祕的產生。

  2、數量宜少

  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老人要吃多種食物,但每種食物數量不宜過多,每餐七八分飽。

  3、質量宜高

  質量高不意味著價格高,如豆製品、蛋、奶等都是質量高的食品,老人應當經常食用。還要注意多吃魚,少吃肉。糖的主要來源是主食和蔬果,儘量減少白糖、紅糖、砂糖等精製糖的食用。

  4、食物宜雜

  在我們生活周圍,可以說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代替身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所以我們在飲食方面,一定多吃穀物、果蔬、等多種食物。另外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穀物粗細搭配等眾多方面。

  5、溫度宜熱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過程是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的。老人對寒冷抵抗能力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會影響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腸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溫熱為主。

  6、飲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議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建議老人一日的食物組成:穀類150-250克,魚蝦類及瘦肉100克,豆類及其製品50克,新鮮蔬菜300克左右,新鮮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呼叫油30克,食鹽6克,食糖25克,少飲酒,喝足夠的水分。

  7、速度宜緩

  細嚼慢嚥有利於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魚時更要注意。魚肉由於肉質鬆軟、細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點,是老人的首選食品。但由於魚刺的問題,限制了許多老人的食用。解決好這一問題,首先要選魚刺較少的魚類,吃魚時,最好不要與米飯、饅頭同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