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經常打瞌睡的原因及危害

  老年人愛打瞌睡是常見的現象,這也說明睡眠是老人的主要休息方式,有人認為老人愛打瞌睡是正常的,其實不然。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老人經常打瞌睡的原因和危害,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人經常打瞌睡的原因

  1、晚上睡眠不好

  晚上睡不好,白天打瞌睡,這很正常,身體也需要調整休息。

  2、氣血不足

  這也是打哈欠的重要原因之一哦!一般表現在::睡覺剛起床還想睡,而且還不停的打著瞌睡。如果家中的老人大白天看報紙、看電視時經常打瞌睡,甚至正跟人說著話時也打起盹來,睡著後不容易叫醒,醒後手腳發麻,行動遲緩,那麼,做子女的就要留個心眼,不要以為只是春困秋乏或人老遲鈍的自然現象,有可能是中風等腦血管意外的先兆。

  3、缺乏鍛鍊

  經常不鍛鍊的人,全身鬆散,整個人都軟塌塌的,所有嗜睡,打瞌睡。由於腦細胞工作量,耗氧量也多,故需要大量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支援。老年人在大腦機能退化的基礎上,腦細胞對供氧比較敏感,若患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甚至腦梗塞時,流入腦部的血液減少,腦細胞在缺血缺氧的情況下,人體就會感覺特別容易犯困,頻繁地打瞌睡,還伴有頭暈、腿軟、耳鳴和視力模糊等症狀。

  4、疾病的前兆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經常“睡不醒”對於老年人來說是身體向他們發出了警報,應當謹慎。老年人生理機能老化,相對一般人來說愛打瞌睡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打瞌睡的次數過於頻繁,且瞌睡時間長,一睡就是15分鐘以上,醒後思維遲鈍,出現半邊肢體發麻,容易摔倒等肢體功能障礙時,就要警惕可能是疾病的表現,最好帶老人到醫院神經內科檢查一下。

  5、年齡增長

  老年人睡眠的週期增加,深睡時間減少,淺睡時間增加,睡眠呈間斷性,這是正常現象。

  老人經常打瞌睡的危害

  1、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俗稱“甲減”***也常表現為睏倦、愛瞌睡。這主要是由於甲狀腺出了故障,甲狀腺合成和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減少所致。他們還可能出現懶散不願活動、肢體腫脹、記憶力和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等。

  2、腦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的腦血管如果發生了硬化,出現腦供血不足,甚至形成血栓,造成腦梗塞等,就會導致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現象。久而久之,這會影響大腦正常功能的發揮,出現打瞌睡等表現。這類病人可能還會合並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無力等症狀,尤需注意。

  3、慢性疾病

  愛瞌睡還可能是血脂異常、糖尿病、慢性腎炎、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的徵兆;一些抑鬱症患者夜間睡不好覺,白天犯困、打瞌睡也是常有的現象。因此,如果中老年人在保證夜間正常睡眠的情況下,白天還經常犯困,應及時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尋找病因後儘早防治各種相關疾病。

  4、心煩意亂

  本病多見於肥胖且有酗酒等不良習慣的中老年男性。他們睡眠時因呼吸不流暢會導致暫時窒息,打鼾是最典型症狀之一,通常表現為鼾聲響亮但不規律,時斷時續,聲音忽高忽低。因為他們不能完全進入睡眠狀態,所以即使夜間睡眠時間很長,也得不到足夠休息,白天就會出現沒精神、疲倦、瞌睡等表現。

  5、心臟病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時刻控制著人體各個器官的各種活動。一般情況下,心臟泵出的血液,差不多有1/5供給腦組織使用,因此,大腦代謝受到心臟收縮功能的影響非常大。當中老年人患有心臟病時,心臟向外泵出的血液會減少,大腦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現象,從而引起精神不振、愛瞌睡等症狀。

  老人該如何養生

  1、飲食法

  口渴時喝水,就不會脫水。由於生理變化的緣故,老年人即使出現脫水,也不會感到口渴。建議老人每天保持恰當的飲水量,儘量選擇白開水或礦泉水。一餐飯吃一半留一半。經常吃剩飯剩菜容易導致關鍵營養缺乏,食物也容易變質,由於老年人嗅覺減退,有時難以聞出變質食物氣味,因而容易食物中毒。建議剩餘飯菜最好放入冰箱。食用前應徹底燒熟。

  2、睡眠法

  高質量的睡眠對老人健康尤為重要。尤其是熟睡狀態,與長壽息息相關。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公佈的資料顯示,每晚睡眠在7小時以內的老人,大腦衰老可推遲2年。不少老人容易失眠,半夜睡不著就會爬起來看電視、看書。其實,想擁有“優質睡眠”,不妨學學中醫的招數。第一,室溫控制在20℃左右,溼度以60%左右為佳。

  3、運動法

  生命在於運動,老人更是如此。春夏季節,萬物生髮,老人可以在沒有霧霾的天氣下,外出打太極拳、慢走、做伸展運動等,還要保證每天晒太陽20分鐘以上。冬天不妨在室內用一些小動作來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