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衰的症狀有哪些

  心衰是近年來老人高發的疾病,不規律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影響心臟的功能。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老人心衰的症狀,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人心衰的症狀

  1、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較早出現的主要症狀:勞力性呼吸困難最常見發生在重體力活動時,休息時可自行緩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常在夜間發作。病人突然醒來,感到嚴重的窒息感到和恐怖感,並迅速坐起,需30min或更長時間後方緩解,通常伴有兩肺哮啼音,神經張力增高,肺小支氣管痙攣及臥位時隔肌抬高,肺活量減少等因素有關。

  2、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是較早發生的症狀,常發生在夜間,坐位或立位時咳嗽可減輕或停止。痰通常為漿液性,呈白色泡沫狀,有時痰內帶血絲,如肺毛細血管壓很高,或有肺水腫時,血漿外滲進人肺泡,可有粉紅色泡沫樣痰。

  3、體力下降、乏力和虛弱:它們是幾乎所有心衰患者都有的症狀,最常見原因是肺瘀血後發生呼吸困難,以及運動後心排血量不能正常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導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有關。

  老人心衰的主要特點

  1、精神症狀突出:心衰時常伴有失眠、焦慮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滯等。

  2、心衰症狀易被掩蓋:老年人常有多種疾病並存,相互影響,造成病情複雜化,症狀多樣性,掩蓋心衰症狀。

  3、夜尿增多:夜尿增多是因為白天活動增多,迴心血量相對不足,心輸出量減少,腎臟血流灌注量減少,故而尿量減少;但到了晚上,老年人臥床休息,迴心血量相對增加,心輸出量增多,從而引起夜尿增多,成為心功能不全的標誌之一。

  4、出現消化道症狀:心衰往往伴有內臟瘀血,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通常表現為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等,嚴重者可致胃腸道出血,表現為嘔血、黑便等。

  老人心衰怎麼護理

  1、休息:要限制病人體力和腦力的活動。體力和腦力上的休息對早期心力衰竭病人治療是 十分重要的。休息可以降低基礎代謝率,減少心臟作功;通過減少骨髂肌耗氧,增加腎血流量和腎小管濾過率,有利於腎排鈉排水,減輕心臟容量負荷;病人應增加臥床休息時間,因為站立位刺激醛固酮生成,臥位減少醛固酮生成,從而有排鈉利尿作用,輕度心力衰竭的病人休息就可以使病情明顯減輕。病情恢復期應鼓勵病人適量活動。

  2、心理護理:精神應激在心力衰竭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時甚至誘發肺水腫。同時心力 衰竭時所致的呼吸困難常使病人感到緊張和恐懼,護理人員要給予病人足夠的關注和心理安慰,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劑以減少交感神經興奮對心臟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