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用藥有哪些

  由於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體體質問題,所以有很多的特殊性,比如用藥就不一樣。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老年人糖尿病用藥,希望能幫到你。

  老年人糖尿病用藥

  1、阿卡波糖:為一種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能阻止腸道中的多糖分解,使單糖產生減少,可明顯降低餐後血糖,且不引起低血糖反應,適合於輕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後可能出現腹脹、腹瀉、吸收不良等副作用,症狀明顯需要對症處理。

  2、二甲雙胍:是唯一的治療糖尿病的雙胍類藥物,能抑制食慾,減少胃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減輕體重,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單獨應用很少引起低血糖反應,是老年糖尿病治療的適宜藥物,尤其適於肥胖老人。

  3、磺脲類藥物:能促進胰島素分泌和釋放,但第一代如D806、優降糖易致老年患者發生低血糖反應。第二代如達美康較為安全,很少發生低血糖反應,可作為磺脲類藥物中治療老年糖尿病的首選,糖適平適用於伴有腎病或腎功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血糖變化以確定適宜劑量。

  4、胰島素:用於較重或伴合併症如急性感染、壞疽、高滲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嚴重心腦血管併發症,口服降糖藥無效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選擇單一品種或預混胰島素,開始要用小劑量,逐步加量,並與口服降糖藥聯合應用,以避免劑量過大而誘發低血糖反應。

  老年糖尿病用藥應當注意

  1、特別要當心夜間低血糖

  首先,老年人代謝率低,用藥容易發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長效磺脲類如優降糖時,易發生夜間低血糖。因此,對這些藥,即使要用,也應避免每日3次用藥。小劑量時可早晨一次服,中劑量時則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間不用。

  老年人因為神經反應等比較遲緩,更易發生“未察覺的低血糖”。即當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經反應,如心悸、冷汗、頭暈等症狀時,老年人可能仍無感覺。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現大腦皮層反應時,才會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如昏迷等。這種情況就很危險,搶救不及時易危及生命。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易並發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病變。一旦發生低血糖可誘發腦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這都是很危險的。

  因此,對於血糖控制標準,老年人可較中青年人放寬2毫摩爾/升左右。如原來要求空腹血糖為4.4~6.1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為4.4~8.0毫摩爾/升。放寬後為了便於記憶,可分別要求老人控制在8及10毫摩爾/升以下。

  2、注意藥物對肝腎的不良反應

  有些老年人過去有肝炎、腎炎史,故用藥前應先查肝腎功能。許多降糖藥在肝內代謝,經腎排出。所以在肝腎功能不良時應慎重選藥。在肝功能異常時不能用雙胍類及胰島素增敏劑,否則易產生肝功能衰竭。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腎功能不良或血糖控制不好時,應該及早應用胰島素治療。

  3、應及早使用胰島素

  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證實,診斷為糖尿病時,機體胰島B細胞功能已減少一半,隨著病程的進一步發展,B細胞功能越來越差。病程長的老年糖尿病患者,B細胞功能往往較差,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必須用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如能儘早使用胰島素,血糖能較早控制,高血糖對B細胞的危害性也能儘早防治,從而減少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但是用胰島素要防止低血糖,劑量不可過大。尤其是要防止老人視力不好或注射器刻度不清而搞錯劑量。

  4、控制餐後高血糖

  有相當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後血糖升高,而餐後血糖升高會增高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的危險性。此外,餐後血糖從早餐後一直延續到午夜,比空腹血糖時段長得多,因此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時,必須積極控制餐後高血糖。

  5、控制多重危險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患代謝綜合徵的較多,常合併高血壓、脂代謝紊亂及肥胖等,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時,必須同時糾正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等,只有多管齊下,控制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才能把心血管併發症及死亡率降到最低程度。

  6、積極治療併發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各種急慢性併發症,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腎病、白內障、眼底視網膜出血、冠心病、糖尿病足等等,給患者帶來的極大的痛苦,因此必須積極治療,防止進一步惡化,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