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腎炎怎麼回事

  小兒得腎炎怎麼辦?很多家長在發現小孩患有腎炎後都不知所措,下面就由小編幫你解答。

  一、小兒得腎炎的原因

  腎小球腎炎,簡稱腎炎,是一組急性起病,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後免疫反應引起的瀰漫性腎小球損害性疾病。臨床上以水腫、尿少、血尿及高血壓為主要表現,一般病程約4-6周。夏秋季是小兒腎炎好發季節,多見於5-12歲兒童。小兒腎炎的治療並不複雜,而護理很重要,並對預後起著決定性作用。腎炎患兒起病1-2周均需臥床休息。因為臥床休息可以減少機體能量消耗,減輕心臟負擔,改善腎臟血流量,有利於防止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壓腦病等併發症。一旦水腫消退,血壓平穩,肉眼血尿消失,可允許患兒下床在室內活動或戶外散步。本病早期因水腫明顯,同時伴有氮質血癥,應給予低鹽和低蛋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為1-2克,蛋白質攝入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5克,但應禁吃雞、鴨蛋,以免加重腎臟負擔。鼓勵患兒多吃水果,至患兒水腫消失,血壓正常即可恢復原來飲食。

  二、小兒腎炎有哪些症狀

  一般兒童腎病起病緩慢,患兒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食慾減退。單純性腎病發病年齡偏小,多在2~7歲,腎炎性腎病發病年齡偏大,多在7歲以上。性別分佈男多於女,為4:1。

  因浮腫懷疑腎病需做些檢查專案:應做血常規、尿常規、雙腎B超、腎功能檢查,結合臨床症狀即可初步診斷。

  浮腫是兒童腎病最明顯症狀:水腫常最早出現,始於顏面眼瞼,漸及全身、單純性腎病多高度浮腫,指壓面板呈凹陷性,重者累及漿膜腔,出現胸水、腹水、鞘膜積液和陰囊水腫,可導致呼吸困難、腹瀉或嘔吐。

  浮腫反覆發生,偶可自行消退。腎炎性腎病水腫不如單純性腎病顯著,也可極輕,甚至不易察覺。低白蛋白血癥造成營養不良和發育落後,表現為毛髮不榮,面板乾燥,易生間擦疹和潰瘍,指、趾蒼白,面色不華,脣淡苔白,患兒疲乏少動,反應淡漠,易發生感染。

  三、小兒腎炎的應對措施

  因為兒童處於生長髮育階段,一般不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以防影響發育。鼓勵孩子多吃蔬菜及水果,飲水除急性期外不應限制。病初1周可肌肉注射青黴素,以徹底消除。①用抗菌素治療,用青黴素7~10天。②尿少者用利尿劑。③飲食方面,早期要忌鹽,進食注意低蛋白、多糖,多吃蔬菜、水果等,不宜多吃肉類和蛋類。消腫後幾星期內可吃低鹽,但不要長期忌鹽和忌葷。水腫期宜控制水分,尿量增多即可放寬限制。④腎炎急性期必須臥床休息,待尿多、腫退、血壓正常後,可適當下床活動,但不能過分疲勞。⑤定期檢查尿常規。⑥要教育孩子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要按時吃藥。中西醫結合對本病治療效果較好。只要能堅持治療和適當休息,多數患兒都能在急性期治癒。只有少數患兒發展成慢性腎炎或腎功能衰竭。

  除此之外,還應要強調患兒的休息,患病1個月內應嚴格掌握,絕對臥床起碼半個月,因為嚴重的併發症多發生在這段時間。孩子生性好動,一般在家休息應有人看管,儘量免除活動。如恢復順利,2個月以後可以復學,但須避免體育及劇烈活動。因為讓孩子去聽課可能比在家裡休息好些,這時孩子已無病痛,即使關在家裡,也不會老老實實靜臥或靜坐,聽課的活動量實際上少。因為孩子處在生長髮育時期,所以恢復要比成年人快。

  如果小兒患的是急性腎炎就要注意飲食時少鹽,鹽可能增加腎臟負擔,使病情加重,特別是在急性期浮腫時。無鹽飲食淡而無味,難於下嚥,可用無鹽醬油代替食鹽,在做菜時不放鹽和醬油,把孩子的菜盛出來,吃的時候加少量鹽或稀釋醬油。應避免饅頭和蘇打餅乾等含鹼食品。兒童處於生長髮育階段,一般不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以防影響發育。鼓勵孩子多吃蔬菜及水果,飲水除急性期外不應限制。病初1周可肌肉注射青黴素,以徹底消除。

  四、小兒腎炎應該如何預防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五臟六腑之根,主骨生髓通腦,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的重要器官,同時也是臟腑發揮各種功能及使命活動之根本。因此從兒童期開始護腎對人的一生都至關重要。

  初生兒期:***生後一個月內*** 此期初離母體,無論在飲食方面和寒溫調節方面均需特別注意。提倡母乳餵養,哺乳要定時定量,白天每3~4小時一次,夜間6~8小時一次。

  乳兒期:***1週歲以內***此期是人生長髮育最迅速時期,飲食除乳汁外要增加輔助食品,以滿足機體發育的需要。由於體內胃氣較弱,運化不足,稍有不慎,易髮乳食停滯;氣血未充,筋骨柔弱,不能耐受風寒溫熱等病邪的侵襲,應加強護養,以固真氣。

  幼兒期:***從1週歲到3週歲***這一時期各種生理機能趨向成熟,應當斷乳,如哺乳時間過長,不進其他食品,可使脾胃虛弱,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發育。小兒斷乳後,大多飲食不知自節,食後不知飽足,必需適當控制飲食,避免擇食嗜食。***從3週歲到7週歲***此期小兒氣血充盛,抗病能力增強,模仿力強,可開展相適應的文體活動,鍛鍊體質。使其很好的發育成長。

  學童期:***從7週歲到14週歲***此期小兒繼續發育成長,胃氣日趨充實,此後開始性的發育,而轉入少年期。此期要進一步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不斷提高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兒童時期的生理特點是機體和生理功能都沒有達到成熟和完備的程度,易生疾病,另外發育較快,在兒童時期加強養生護腎,對預防腎臟病、延年益壽有積極的意義。

  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