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的臨床表現及護理方法

  對於中風這種疾病,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的輕微,那麼通過及時的治療就可以很快的恢復健康,患者沒有重視起來的話,很容易導致病情的加重,那麼我們一起來了解中風有什麼症狀吧。

  臨床表現

  1、身體一側感覺虛弱或麻木。身體一側***特別是上肢和下肢***突然失去力量或感覺不到肢體的存在,這些是中風的常見症狀。一側面部也會下垂。

  2、講話有困難。這種症狀會表現為幾種形式:口齒不清或難以把話說出來,或是很難理解別人所說的話。總的來說,如果你感到語言表達發生了不同尋常的變化,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3、嚴重頭痛。這種症狀更有可能發生在出血性中風患者身上,即大腦出血。出血性中風要比缺血性中風少見,前者約佔所有中風病例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但其死亡率較高。

  4、喪失部分視覺。與肢體感覺無力或麻木很相像,視力問題通常也出現在單側。中風患者更有可能兩隻眼失去相同的視野,例如,兩隻眼睛都無法向左看。這是因為眼球和視神經的功能本身是好的,但進入大腦要加以處理的資訊受到了損害。

  護理方法

  1、若患者上下眼瞼閉合不全,應注意保護眼結膜,定時用氯黴素眼藥水滴眼。若張口呼吸時,可用生理鹽水浸溼沙布,覆蓋口上,避免咽喉乾燥和異物刺激。

  2、飲食應以滋補主為,酌情給予半流食或稀、軟食品,並應少食多餐,進食不宜過快,禁忌甜膩、辛辣刺激等助火生痰之品。可適當選用山楂、木耳、蘿蔔、玉米、花生、大棗等有降脂、降壓、軟化血管和有補益作用的糧食蔬菜。

  3、患者若口解流涎嚴重或有咳嗆時,應調節適當的臥位,如半臥位,平臥時將頭側向一邊,防止發生窒息。定時為患者輕拍背部,預防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4、患者病後多虛,極易復罹外感,對風邪尤為敏感,所以在生活中要特別注意保暖,在護理操作中儘量減少掀動衣被和裸露肢的時間,並隨天氣變化為患者增減衣被和調節室內溫度。

  日常保健

  休息與睡眠

  中風後遺症患者要保證充分的休息,以解除身心的疲勞,恢復體力以免中風復發。切忌體力或腦力勞動的過度。睡眠可使人體得到充分休息,是防止發生疲勞、恢復體力的重要方法,要按時睡、定時起,保證8小時以上的睡眠。

  飲食與飲水

  中風後遺症患者飲食應該清淡有營養,保證足夠的熱能、必需氨基酸、磷脂和維生素等,促進恢復。大多數患者對口渴不敏感,因此要養成適當的飲水習慣。特別在早上起床及白天進行各種運動後,要注意飲水,以補充因出汗、呼吸等排出的水分,保證血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對衡定狀態。

  適量運動

  運動有助於中風後遺症患者氣血流通、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適宜的運動形式有多種,如氣功、太極拳、保健操等,最簡便易行的為散步。一般每次15分種左右,每日2-3次即可,速度應緩慢,以微微出汗,心率每分鐘110-120次為度。運動過程中,如出現異常症狀,如頭痛、頭暈、心慌、噁心、嘔吐等,要立即停止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