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減肥

  “……我那麼努力地控制飲食、試著增加運動量,但不知道為什麼體重還是下不來。而且有時候忍不住會多吃,吃了又怪自己意志不堅定。我真的非常挫敗,一度懷疑是自己自律能力有問題,根本沒辦法減肥。為什麼減肥那麼難呢?”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為什麼減肥會那麼難,以及如何舒適地減肥。

  阻礙你變瘦的原因

  在我們減肥期間,生活因素和我們的個人特質都會影響到減肥的效果。

  a. 越是睡得不好,越不容易減肥

  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睡眠質量低、睡得少或是在睡眠過程中時常醒來,那Ta的腰圍更粗,BMI指數也更高***BMI即身高體重指數,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所以,如果你經常熬夜,恐怕更難減下來。

  b. 負面情緒狀態阻礙你減肥

  如果你一直心情不好,也可能會阻礙你減肥。因為負面情緒會誘發“情緒性進食”的行為。也就是說,當人處於緊張、壓力大、焦慮等負面情緒狀態下時,會產生一種難以抑制的吃東西的衝動,會使得我們不自覺地攝入過多熱量,更難減肥。

  c. 自律能力較低會讓你更難減肥

  一個人的自律能力會影響減肥效果。自律能力水平越低,人越是容易在面對誘惑時作出衝動的行為。想要有效減肥,培養自律能力是重要的一環。

  d. 周圍人的情況會影響你減肥

  不止我們自身的情況會影響減肥,連周圍人的狀況也能對減肥產生影響。

  當你和在減肥的朋友相處時,身邊人的習慣會潛移默化地逐漸改變你的習慣。比如,你原本會在晚飯吃很多,但如果和你一同吃飯的朋友點很少,你也會跟著少吃點,久而久之,你的飯量會降低。

  所以,如果你想要更有效地減肥,多和更苗條的朋友們呆一起。

  怎麼減肥就這麼難

  有人說,只要“少吃多動”,就能減肥。

  這種說法把減肥的過程太過簡單化了。

  a. 我們很難“少吃”

  做到少吃並不容易。

  首先,我們每天面對太多食物的誘惑。

  其次,我們也很難確定自己有沒有“少吃”。人們會用卡路里標籤來算今天攝入多少卡路里,但實際上,卡路里很難精確計算。而且,卡路里不能囊括食物所有的營養成分。過度關注卡路里數,會讓我們忽略食物其他對減肥有益的營養價值,比如纖維含量。

  最後,減肥可能會使得人們更多地情緒性進食。減肥會使得人們情緒更糟,人們會吃下更多高熱、高脂食物來應對負面情緒。

  b. 我們也很難“多動”

  我們時常高估自己的運動量,以為自己運動量大,其實並沒有通過運動消耗許多熱量。換句話說,你並沒有真的努力運動,你只是因為運動帶來的疲憊而以為自己已經賣力運動。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運動,我們又很擅長為“不做自己討厭的事”找藉口。

  c. 你努力的方法錯了

  也許你確實努力地逼自己少吃和多動,但你可能是在瞎努力,並沒有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反思和調整膳食結構與運動計劃。

  而且,比起僅僅追求吃少和多動,我們更該關注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時我們很難少吃或者多運動,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不支援這麼做。

  如何科學的減肥

  a. 允許計劃中的“失誤”

  就會讓你更好地堅持減肥計劃

  在實踐減肥計劃時,給自己留出一個“放縱”的小小空間。偶爾的放縱會有利於自我控制。

  在減肥過程中,要記住你“不需要完美也不可能完美”。許多人會在自己“放縱”時產生強烈的自責,認為“是自己很差才會控制不了自己”或是“我減肥都無法成功,更不可能在其他領域成功”。但這種自責只會催生更多負面情緒,反而使我們更容易採取不健康的行為模式。

  b. 創造慣例***routine***

  可以減少自律能力的消耗

  每次在不同時間場合做選擇時,都會消耗我們的自律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嘗試把一些定期的活動固定下來,成為自己生活的慣例。

  c. 正確地歸因

  不要把所有問題都怪罪在自律能力上

  怪罪於“自律能力不夠”是容易的,但這種歸因方式容易讓我們自暴自棄,或是因此錯失那些真正影響我們減肥的原因。你需要檢查一下自己的生活,也許是因為你的學習環境讓你沒辦法堅持減肥計劃,或是你的身體狀況影響了你的體重改變。

  d. 記錄“減肥日記”

  每天記錄自己為減肥做的努力,比如吃了什麼、做了多少運動。除此之外,也要記錄當日的情緒等其他事務。

  這樣你可以對自己的進食與運動規律有個概念:什麼情緒下我可能吃很多,發生什麼事會影響我的運動量等等。長此以往,你可以根據日記中自己的情況,更好地調整減肥計劃。

  e. 循序漸進

  嘗試讓自己比較舒服的減肥方式

  減肥需要耐心。我們不能指望自己一下子就能做許多運動,或者突然就可以少吃很多東西。你需要逐步地調整你的減肥計劃。減肥越讓你舒服,你越會積極地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