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症怎麼辦有哪些表現

  抽動症是小兒易發的一種疾病,病情發作時會出現一些無法控制的動作和表情。本文是抽動症的表現,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抽動症的表現

  1、抽動症有哪些表現

  1.1、運動抽動

  患者會出現不自主的眨眼睛、伸舌頭、挑眉頭、舔嘴脣、搖頭點頭、彈手指及聳肩膀等小動。

  患者會出現不自主的眨眼睛、伸舌頭、挑眉頭、舔嘴脣、搖頭點頭、彈手指及聳肩膀等小動2、穢語行為:患兒受病症影響會在最不適宜的場合,大聲說出淫穢詞語。此外,還有穢語行為和精神穢語。

  1.2、模仿他人

  模仿也是抽動症的症狀表現之一。有的患者還會自發反覆出現V形象徵勝利的手勢等,導致行為紊亂問題。

  1.3、少數單純發聲抽動

  表現為反覆咳嗽、清嗓子、發出哼聲。症狀可在數週或數月內波動及轉移部位。12歲以前的少兒多發此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眨眼。

  2、抽動症是什麼

  小兒抽動症即小兒多發性抽動症***MT***也稱抽動穢語綜合徵、Tourette綜合徵、發聲與多種運動聯合抽動障礙、多發性抽動症,是抽動障礙的一個臨床型別。

  小兒抽動症即小兒多發性抽動症***MT***也稱抽動穢語綜合徵抽動障礙是一種起病於兒童和青少年期,以快速、不自主、突發、重複、非節律性、刻板、單一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抽動或***和***發聲抽動為特點的一種複雜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根據發病年齡、病程、臨床表現和是否伴有發聲抽動分為短暫性抽動障礙、慢性運動或發聲抽動障礙、Tourette綜合徵三種臨床型別。

  該症多數起病於學齡期,學齡前期並不少見,低於5歲發病者可達40%.運動抽動常在7歲前發病,發聲抽動發聲較晚,多在11歲以前發生。

  3、抽動症的發病原因

  3.1、遺傳因素

  短暫性抽動障礙可有家族聚集性,病兒家族成員中患抽動障礙者較為多見,故認為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3.2、軀體因素

  起始往往由於區域性激惹而產生抽動。如眼結合膜炎或倒睫刺激引起眨眼;或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現吸鼻、面肌抽動。當局部疾病原因去除後,抽動症狀仍繼續存在。

  3.3、精神因素

  驚嚇情緒激動、憂傷、看驚險電視、小說及刺激性的動畫片等。這些都對正處於發展期的兒童有一定的影響,造成兒童不同於其他小朋友的心理,長期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小孩發生異常反應。

  抽動症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氟哌啶醇:該藥治療抽動障礙效果較好,有效率為70%~80%.起始劑量為0.5mg,睡前服。如療效不顯,無明顯不良反應,可每週增加0.5mg,一般日量為0.5~6mg.服用期間應注意該藥的不良反應,及時予以處理。

  硫必利*** tiapride***:該藥療效不如氟哌啶醇,但不良反應較小。常用劑量為每次50~100mg,每日2~3次。主要不良反應有頭昏、無力、嗜睡等。

  2、針對伴發障礙的治療

  強迫症:可選用氯丙帕明、舍曲林等治療。

  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抽動障礙的治療首選可樂定。如療效不顯,可選用抗抑鬱藥。對於注意障礙與多動症狀較重、經以上治療效果較差者,國外報道用氟哌啶醇合併哌甲酯治療。

  3、心理治療

  應加強支援性心理治療、認知治療、家庭治療,從而幫助患兒和家長正確認識該障礙,正確看待和處理所遇到的問題***如同學的恥笑等***,消除環境中對患兒症狀產生不利影響的各種因素,改善患兒情緒,增強患兒自信。習慣逆轉訓練、放鬆訓練等對治療抽動障礙也有一定幫助。

  抽動症怎樣預防

  1、孕媽媽懷孕期間要避免情緒激動,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等情況,孕期不能濫服藥,杜絕近親婚配,防止產傷,積極的做好小兒抽動症的預防保健工作。

  2、防止孩子頭部外傷及藥物中毒,預防和及時治療腦炎、腦膜炎等多種疾病,以免引發小兒抽動症。

  3、孩子飲食要注意營養豐富,吃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日常可多吃有益於健腦的食品及維生素類食物,儘量不要吃含鉛、色素、防腐劑過多的食物、飲料,以及辛辣油炸食物。

  4、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按時作息,還有培養孩子的正確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

  5、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爸媽不可對孩子進行體罰,也不可過分溺愛。粗暴強制的教育方法和過度溺愛、過度保護,事事關心和干涉都可使孩子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易養成任性、脾氣暴躁、注意力差等不良習慣,最終導致小兒抽動症的發生。

  6、要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多給孩子關愛,多和孩子溝通,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及時解決,避免孩子長期存在心理壓力、情緒不良。


1.抽動症什麼原因

2.兒童抽動症的檢查方法

3.小兒抽動症的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