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護理寶寶細節事項

  冬天乾燥又寒冷,寶寶的確更容易生病了。但如果家長平日裡做好護理工作,其實冬天也真的沒那麼難熬。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1、寶寶面板乾燥,一定要注意護理

  冬天,寶寶面板出現問題的機率比較大,經常會出現瘙癢、過敏甚至長溼疹的情況。這是因為寶寶面板角質層發育不完善,這個季節容易出現面板乾裂問題,乾裂後則容易引發面板感染。

  保持面板滋潤是預防冬季面板病的一個重要措施,在寶寶洗臉和洗澡後,要馬上給寶寶塗上一層潤膚露保溼。平日裡不要太頻繁地給寶寶洗澡,洗澡水不應過燙,洗澡時間也不應該太長。

  2、帶孩子接種流感疫苗

  秋冬是流感的高發季節,很多媽媽問,幫孩子預防流感,吃什麼食物最有效?其實無論吃什麼,都沒有比帶孩子去接種流感疫苗有效,它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的方式。大人比孩子強壯得多,依然會得流感,所以不要以為把孩子喂得壯壯的,就能一勞永逸啦。

  寶寶六個月以上就能開始接種流感疫苗;如果是尚在母乳餵養的孩子,媽媽接種流感疫苗,孩子也能夠間接獲得抗體 。

  3、除了孩子,家人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老手媽媽們都知道,寶寶生病,多是因為一些感染性疾病。所以,想讓寶寶少生病,最重要是要做好家庭衛生。

  平日裡少帶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可以減少接觸到外界的病毒和細菌;孩子從外邊回來時和吃飯前,給他洗手,也能避免病從口入。

  另外,作為家人,有時候我們從外面回到家時,身體衣物也會帶菌,並通過接觸傳到寶寶身上。建議父母們回家後,第一件事不是抱起寶寶,而是將雙手洗乾淨。

  4、冬季是便祕多發季,要提早防治

  寒冷乾燥的季節,有些原本腸胃健康的寶寶突然就得了便祕。

  這一是因為吃的問題,飲食結構可能沒跟著季節調整。媽媽要記得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平時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品,比如說西蘭花、西梅、李子這一類的蔬果。

  二可能是因為穿衣問題。如果家長給孩子穿的衣服太多,睡覺時被子捂得太暖,那麼寶寶身體容易發熱流汗,體內水分流失多,導致大便乾結。冬天記得別給孩子穿得太暖了,暖水袋,電暖毯等取暖裝置要慎用。

  5、孩子捂得太緊,更容易生病

  寶寶穿衣太多、捂得太緊,不止會便祕,還易長溼疹和感冒,還可能導致可怕的捂熱綜合徵!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穿得跟自己一樣多,就不會熱了。但孩子是在不停地動,所以他們要比大人更容易感到熱和出汗。

  那要給寶寶穿多少呢?建議跟我們幹家務時穿的衣服差不多,或者直接比爸爸媽媽平常穿少一件。如果還擔心孩子穿得少著涼,可以摸摸孩子的後頸,如果發冷就是穿得不夠,如果出汗就是穿得太多,如果溫暖乾燥就說明穿對了!

  6、寶寶冬季洗澡,要預防著涼

  天氣一冷,媽媽都非常頭疼,因為寶寶洗澡很容易感冒著涼。

  如果家裡裝有浴霸或電暖器,可以在寶寶洗澡前開一會兒,把浴室弄得暖和一些。但千萬不要邊洗澡邊開著這些取暖裝置,因為浴霸的燈光會傷害孩子的眼睛,而電暖器在洗澡時放一旁可能有觸電的危險。洗澡時,建議頭和身體分開洗,並且速戰速決,這樣也可以避免寶寶著涼。

  如果家裡洗浴條件太差,寶寶身體也不太髒,建議可以幾天洗一次澡,這並不影響健康。如果因為頻繁洗澡而導致寶寶感冒著涼,那就有些得不償失。

  7、寶寶流鼻血,要捏住他的鼻翼

  有媽媽問,冬天寶寶流鼻血,是怎麼啦

  媽媽們不必太緊張。這是因為天氣乾燥,加上寶寶的鼻粘膜特別脆弱,所以冬天容易出現流鼻血的情況。

  媽媽要學習怎樣幫助寶寶止血,千萬別讓寶寶仰起頭,這會使鼻血倒流回去。可以讓寶寶低下頭,身體略微向前傾,然後把兩側的鼻翼向鼻根捏住,15分鐘後鬆開手看看血是否止住了。這個過程中,要安慰寶寶激動恐懼的情緒,並提醒寶寶用嘴巴呼吸。

  想讓寶寶少點流鼻血,媽媽們冬天在家裡可以用加溼器增加空氣溼度。

  8、選對沐浴露,讓寶寶面板不幹燥

  有些沐浴露對面板刺激比較大,可能會使面板越洗越乾燥。

  建議選用比較溫和的沐浴露,一般而言沐浴露內含有的常見比較溫和的表明活性劑有:月桂醯兩性基乙酸鈉、月桂醯穀氨酸鈉、月桂基葡糖苷、椰油基葡糖苷、葵基葡糖苷等。這些成分比較親膚,對面板刺激小,同時容易清洗,不易殘留。另外,一般含有水性油脂和保溼劑的沐浴露也對肌膚具有滋潤作用。

  冬季護理新生兒的兩大細節

  1.小手暖而不出汗,說明保暖措施到位。

  新生兒所在的屋內要保持一定的溫度。要是有空調或暖氣,最好室內溫度控制在21~25攝氏度,新生兒腋下溫度維持在36~37攝氏度最適合。要是家中缺少取暖裝置,可用多個熱水袋用棉套包好,放在離寶寶10釐米的地方取暖,但要防止寶寶被燙傷。

  家中要是有空調則應定時開窗,保證經常換氣。冬季乾燥,溼度小,對新生兒呼吸道粘膜和纖毛不利,室內溼度要保持在50%左右,可採用加溼器,或室內放一盆水。

  2.新生兒產熱、散熱不均。

  新生兒的產熱能力是比較差的。在低溫下寶寶不像成人那樣靠肌肉顫抖產熱來維持體溫,而是靠脂肪代謝產熱。但是寶寶體內脂肪很少,其產熱能力是相當有限的。

  新生兒不僅產熱能力差,並且也易丟失熱量。由於新生兒的皮下脂肪很薄,脂肪組織的隔熱作用差,容易丟失熱量。新生兒的散熱速度比成人快4倍之多。

  要是新生兒未得到妥當的保暖,就會表現體溫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聲低微,四肢冰涼,尿量減少,面色蒼白。嚴重的下肢硬腫,以後擴充套件到全身。此外,患兒還會出現心音低鈍,心率變慢等現象。爸爸媽媽在照顧寶寶過程中,也要多觀察寶寶。希望這些對你們有所幫助,願你們的小寶貝健康成長。

  寶寶冬季護理誤區

  1、浴霸取暖避免強光直射

  冬季,有的媽媽給寶寶洗澡,生怕寶寶凍著,每次洗澡時都將浴霸所有的燈都開啟,這樣浴室會很暖和,不用擔心寶寶感冒。

  專家建議:雖然浴霸使用起來很方便,但是長時間使用要當心輻射。浴霸升溫迅速,大多數浴霸的4個燈泡加起來大約是1200瓦,強光很容易造成光汙染,耀眼的燈光會干擾人體大腦中樞神經功能,讓人頭暈目眩,強光很容易灼傷嬰幼兒眼睛及面板,使用浴霸時,不要讓強光直射寶寶,也不要讓寶寶的眼睛直視燈光,在出現不適時要及時停用。

  2、洗澡水溫過高加劇面板乾燥

  冬季,媽媽會覺得給寶寶洗熱水澡寶寶會更加乾淨、更加舒服,最重要的是,寶寶不會因為水涼了而感冒。

  專家建議:醫學研究證明,寶寶洗澡時室溫應保持在24-30℃為最佳,水溫保持在38-40℃為最佳,如果水溫過高反而容易破壞面板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的擴張,加劇面板乾燥的程度。

  3、冬天並非穿衣越多越好

  冬季,媽媽擔心寶寶感冒,總要給寶寶多穿上幾件衣服,往往是寶寶稍一活動就會滿頭大汗。

  專家建議:常言道:“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寒”,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寶寶的體溫相對成人偏高一些,運動量大,易出汗,而嚴實的衣服使寶寶體內冷熱交換遭到破壞,結果會導致“熱過了頭”,出更多的汗,以至於稍稍受點風寒就會感冒。

  如果室內有暖氣或者空調,在25-28攝氏度的室溫條件下,寶寶只要穿薄薄的棉衣,內有一件細薄的小棉毛衫即可,不必再新增毛衣等衣物。如果是南方,家中沒有取暖裝置,室溫比較低,可以給寶寶多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一方面保持寶寶的前胸和後背不會受風著涼,一方面又方便寶寶活動。

  4、門窗緊閉保暖不健康

  冬季,有的媽媽生怕開窗進來冷空氣將寶寶凍著而感冒。所以只要寶寶在家,媽媽肯定把家裡的門窗都關得嚴嚴實實的。

  專家建議:長時間不開窗,室內空氣渾濁,室內外溫差過大,緊閉門窗雖能保暖,但對寶寶的健康不利。所以,從衛生的角度來說,應該定時開窗通風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5、開空調保暖傷面板

  南方多數家庭沒有暖氣,為了保暖,有些媽媽有時會一整天開空調取暖,可殊不知這樣對寶寶的面板是一大傷害。

  專家建議:要防止肌膚出現乾燥的問題,首先居室內最忌乾燥,最適宜的溼度應該保持在50%至60%,所以空調要間斷使用,使用時最好開啟空氣加溼器或存寶寶身邊放一盆水。

  6、長期戴口罩呼吸道更嬌氣

  冬季,外出時媽媽常常給寶寶戴上口罩,以為這樣可以防寒防感冒,但其實這樣並不科學。

  專家建議:因為當鼻子吸進冷空氣,經過彎彎曲曲的管道,進入肺部時,已接近體溫。寶寶的耐寒能力也可以通過這種生理功能的鍛鍊來增強。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個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鍛鍊,寶寶反而變得嬌氣,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7、冬季多晒晒太陽增加戶外活動

  冬季,很多媽媽為寶寶晒太陽的事犯愁,既擔心寶寶不晒太陽不健康,又怕離開溫暖的室內來到寒冷戶外晒太陽容易造成寶寶感冒。所以就安慰自己說寶寶吃了魚肝油、含鈣藥物就不用外出晒太陽了。

  專家建議:魚肝油無法替代陽光的照射,且晒太陽不僅僅促進鈣的合成,還能促進鈣的吸收,另外,還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對寶寶也是一種鍛鍊。所以吃魚肝油與晒太陽並不矛盾,但需注意魚肝油的劑量不能超過正常用量,否則會引起維生素A中毒。

  在無風較暖,陽光充足時多帶寶寶出去走走,要穿暖一些,讓寶寶多做些室外活動。 還要提醒的是,隔著玻璃晒是不起作用的,紫外線很少能穿過玻璃,所以寶寶晒太陽最好在戶外,或寬敞的陽臺上。

  8、維生素A補充得越多越好不科學

  有的寶寶抵抗力很弱,一入冬後就經常感冒發燒,經過醫生的檢查,確診為體內缺乏維生素A。並建議媽媽可以為寶寶補充一些。媽媽心想,既然維生素A這麼重要,乾脆多補充一些。

  專家建議:維生素A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但它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過多服用會在體內產生蓄積,引起中毒,尤其是可能出現肝脾腫大。 如果寶寶出現維生素A缺乏,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補充維生素A最安全的方法,還是應該注意在飲食中安排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胡蘿蔔、蛋類、黃色水果、青椒、動物肝臟、牛奶及奶製品、魚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