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預防方法與常見症狀

  肝炎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敏感的疾病。大家知道肝炎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嗎?肝炎有什麼常見的症狀?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肝炎的預防與症狀吧。

  肝炎的預防方法

  第一:乙肝患者的預防最重要的就是及時注射乙肝疫苗,還應該注意保護易感人群,注射乙肝是最常見最有效的預防。

  第二:乙肝預防養成保持衛生、勤洗手的習慣。平時,儘量不要拿手指揉眼睛、擠痘痘、摳鼻子、撓癢癢等。如果實在要做這些事兒,要事先把手洗乾淨,並用消毒液消毒。要注意辦公場所衛生,自己的辦公桌椅、辦公用具和公用物品要保持衛生、勤消毒。

  第三:常見的預防乙肝的方法還包括消滅傳染源,注意對具感染性病患的隔離,還要注意恢復期病毒攜帶者的定期隨訪。另攜帶者要注意個人衛生、行業衛生,防止自身血液、唾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汙染周圍環境。所用食具、牙刷、修面用具、盥洗用具應與健康人分開。

  第四:乙肝預防在生活上,注意營養均衡、鍛鍊身體、勞逸結合,增強體質,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減少感染病毒的機率。當然,無論身邊是否有乙肝病毒攜帶者,你都應該注意注射、輸液、拔牙、洗牙所用的器具等的衛生安全。

  第五:乙肝的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個人衛生。加強衛生教育以及管理工作。防止醫源性傳播,確保一針一人一管一消毒,提倡一次性注射器,對帶血汙染物品徹底消毒處理。加強血液製品管理。

  肝炎的常見症狀

  1.脾腫大

  由於炎症、充血、水腫、膽汁淤積,慢性乙肝常有肝臟腫大。晚期由於大量肝細胞破壞,纖維組織收縮,肝臟可縮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臟多無明顯腫大,以後可因脾臟網狀內皮系統增生,以及門靜脈高壓。脾臟淤血,引起脾臟腫大。

  2.肝纖維化

  許多慢性肝臟疾病均可引起肝纖維化,如果慢性乙肝炎症長期不愈,反覆發作。肝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對或絕對不足,因此大量細胞外基質沉積下來形成肝纖維化。如果肝纖維化同時伴有肝小葉結構的破壞***肝再生結節***,則稱為肝硬化。但是,在臨床上難以將兩者截然分開,因為慢性肝病由肝纖維化到肝硬化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

  另外,慢性乙肝的症狀並無針對性,很多其他疾病也會表現為類似慢性乙肝的症狀,如:肝硬化、慢性丙肝、胃腸道感染等應注意區分。乙肝兩對半和B超檢查是比較有效的與其他疾病區分的手段,確診後積極去正規專科醫院治療,阻斷慢性乙肝向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3.肝區疼痛

  肝臟內部缺乏痛覺神經,慢性乙肝一般沒有劇烈的疼痛。但肝的表面有一層很薄的膜,稱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覺神經分佈,當肝臟發炎腫大時,肝包膜緊張,痛覺神經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肋部不適、隱痛、壓痛或叩擊痛。如果肝區疼痛劇烈,還要注意膽道疾病、肝癌、胃腸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誤診。

  4.慢性乙肝黃疸

  肝臟是膽紅素代謝的中樞,病情較重時,由於肝功能受損,膽紅索的攝取、結合、分泌、排洩等障礙,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當血中膽紅素濃度增高以後,膽紅素從尿液排出,使尿液顏色變黃。它是黃疸最早的表現。但是天熱出汗飲水不足、一些藥物等也可引起尿液顏色的改變,應注意區別。當血液中膽紅素濃度繼續增加。可引起眼睛、面板黃疸。由於膽汁酸的排出障礙,血液中膽汁酸濃度增高,過多的膽汁酸沉積於面板。刺激末梢神經,可引起面板瘙癢。

  5.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肝臟分泌的膽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時,肝功能異常,膽汁分泌減少,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臟的炎症還可能引起肝竇的血流障礙,導致胃腸道的充血水腫,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常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

  肝炎的認識誤區

  誤解一:所有肝炎都有傳染性

  肝炎的常見病因中,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還有多種非傳染性肝炎,比如酒精性肝炎、單純性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

  酒精性肝炎:由於長期大量飲酒造成。

  單純性脂肪肝:是由於脂肪在肝細胞內的過度沉積。

  藥物性肝損傷: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藥。

  自身免疫性肝病:同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一樣屬於結締組織病範疇。

  以上這些肝病,並沒有傳染性。另外,由於各種肝炎常導致肝功異常***以轉氨酶和 / 或膽紅素的升高最為常見***,所以大眾常常會覺得「肝功異常」或「黃疸」本身就有傳染性。實際上,這些症狀只是肝炎的結果,是沒有傳染性的。

  誤解二:肝炎病人都需要隔離

  在常見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傳染病,需要進行分餐、糞便消毒等隔離手段。

  甲肝病毒隨患者糞便排出體外,通過汙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可造成散發性流行或大流行。食物在生產過程中的汙染也是甲型肝炎傳播的原因。如三明治、橙汁、沙拉和肉類成品食物被甲肝病毒汙染,是發達國家甲肝流行的主要原因。戊型肝炎也曾出現過水源汙染引起的大流行,但目前較為多見的還是食物汙染所致的散發病例。

  誤解三:日常接觸會傳染乙肝、丙肝

  日常接觸並不會傳播乙肝或丙肝。這兩種肝炎,均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垂直傳播及性接觸傳播。

  握手、擁抱、共用辦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乙肝或丙肝。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也沒有發現這兩種肝炎能經吸血昆蟲 ***蚊、臭蟲等*** 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