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肝炎的原因及中藥治療法

  肝病在我國已經屢見不鮮,尤其以肝炎患者最多。你們知道引發肝炎有哪些原因嗎?肝炎有什麼中藥可以治療?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吧。

  引發肝炎的原因

  ***1***病毒感染

  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面廣泛,發病率高等特點。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種,近年又發現有己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會轉為慢性,少數可發展為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與原發性肝細胞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2***藥物或化學毒物

  許多藥物和化學毒物都可引起肝臟損傷,發生藥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雙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環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對肝臟的損害程度取決於藥物或化學毒物的服用或接觸劑量的時間,以及個體素質差異。長期服用或反覆接觸藥物和化學毒物,可導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3***酗酒

  酒精能夠引起肝炎。主要是由於酒精***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的毒性對肝細胞直接損害造成的。據研究,如果每天飲入酒精含量達150g以上,持續5年以上者,有90%可發生各種肝損害;10年以上則有約34%發生慢性肝炎,約有25%發展為肝硬化。歐美國家酗酒者較多,酒精性肝硬化約佔全部肝硬化的50%~90%.而在我國情況要好一些。

  ***4***其他

  很多全身性傳染病都可侵犯肝臟,如EB病毒、細菌性傳染病中的傷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轉氨酶的升高或其他肝功能異常。但因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殊表現,而肝臟發炎僅僅是疾病中的一部分表現,故診斷多不困難,較少誤診為“肝炎”。

  肝炎的中藥治療

  1.對“澳抗”有抑制作用。

  經過對“澳抗”體外抑制試驗的研究,大黃、胡黃連、地榆、貫眾、連須、肉桂、麻黃、金錢草、虎杖對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明沙蔘、昆布、桑寄生、黃柏、女兒茶、苦丁茶、石榴皮、柴胡、獨活對“澳抗”有明顯抑制作用。

  2.利膽退黃。

  茵陳自古以來作為治療黃疽的良藥。具有解毒退黃,保肝護肝的作用。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主要能誘導肝臟酶系統增加對膽紅素的吸收、結合和排洩能力;防止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修復和再生;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並有抑菌作用。目前常與桅子、黃芩的提取物製成“茵桅黃注射液”,具有清熱解毒、利溼退黃之功,臨床上用於治療黃疽型肝炎,包括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其他利膽退黃的藥物還有:桅子、大青葉、金錢草、大黃、田基黃、赤芍、鬱金、薑黃、黃芩、黃柏、虎杖、雞骨草等。

  3..降低血清轉氨酶。

  五味子用後可使血清轉氨酶迅速下降,其中慢性肝炎的降酶率較高,並有護肝、促進肝臟合成蛋白、肝細胞再生的作用,並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其他降轉氨酶的藥物還有:板藍根、龍膽草、黃蘋、敗醬草、水飛薊、垂盆草、連翹、風尾草、田基黃、虎杖等。

  4..抗乙肝病毒。

  蚤休、北山豆根、虎杖、大黃、赤芍、丹蔘、何首烏、野菊花、仙鶴草、黃芪、仙茅、板藍根、雙黃連、黃岑、苦蔘、豬苓、香菇等。

  5.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增強B細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菟絲子、黃精、鎖陽、仙茅等。增強T細胞功能:黃芪、人蔘、黨蔘、白朮、靈芝、桑寄生等。增強巨噬細胞功能:白花蛇舌草、女貞子、金銀花、雞血藤、山豆根等。清除免疫複合物:生地、大黃、桃仁、紅花、益母草、丹蔘、赤芍等。活血化淤、增強免疫功能:、雞血藤、桃仁、紅花、鬱金、葛根。當歸、赤芍、桃仁、丹蔘、益母草、穿山甲、水蛭、大黃、龍膽草、連翹能抑制免疫反組織中微血管再生並促進增生病變的吸收。

  肝炎患者的飲食禁忌

  1.肝炎患者忌過量吃糖

  大部分肝炎患者認為多吃點糖可以補充營養不足,並且不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

  肝炎患者的肝臟發生病變,許多酶類活動失常,由於糖代謝發生紊亂,糖耐量也降低,若吃過多的糖就會使血糖升高,從而導致糖尿病的發生,並且血糖過高,超過胰腺的負擔,可致使胰島細胞的功能逐漸衰弱,因此肝炎患者應尤為注意。

  除了吃糖外,注射葡萄糖也應適量。當患者進食量很少或嘔吐不能進食時,可由靜脈輸注高滲葡萄糖溶液,以補充營養。但是當患者食慾轉好時,便不必注射葡萄糖。

  2.肝炎患者忌食松花蛋

  無亂是肝炎患者還是健康人都不宜大量及長期食用松花蛋,這是因為在製作松花蛋過程中含有一定量的鉛,而鉛在人體內能取代鈣質。大量及長期食用松花蛋,導致人體內鉛的含量增加,不僅會使鈣質缺乏和骨質琉鬆,還會引起鉛中毒。

  3.肝炎患者忌吃臭豆腐

  臭豆腐是經過發酵製成,在發酵過程中很容易被汙染,並且還含有大量揮發性鹽基氨以及硫化氫等,這些都是蛋白質分解的腐化物質,吃多了則會有損健康。所以肝炎患者應忌吃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