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嬰兒溼疹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嬰兒溼疹總是讓爸爸媽媽很擔心,那麼為什麼會發生溼疹呢?要怎麼預防和治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發生嬰兒溼疹的原因,歡迎閱讀。

  發生嬰兒溼疹的原因

  1、直接病因:引起寶寶溼疹病因是複雜的,其中過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溼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哮喘、食物過敏和藥物過敏等***的寶寶就容易發生溼疹。

  2、誘發因素:發生了溼疹的寶寶,許多物質又會誘發或加重溼疹症狀,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接觸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毛製品、化纖物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動物皮革及羽毛、發生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環境溫度高或穿著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寶寶的溼疹反覆發生或加重。有一種特殊型別的小兒溼疹,好發生在孩子的肛門周圍,常伴有蟯蟲感染,稱為蟯蟲溼疹。

  3、嬰兒溼疹的內因:嬰兒容易發生溼疹還有本身的因素,是因為嬰兒的面板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所以又叫嬰兒溼疹。

  怎樣辨別嬰兒溼疹

  1、嬰兒溼疹自然病程: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面板病,2~3個月的嬰兒就可發生溼疹,1歲以後逐漸減輕,到2歲以後大多數可以自愈,但少數可以延伸到幼兒或兒童期。有嬰兒溼疹的孩子以後容易發生其他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

  2、嬰兒溼疹的皮疹:多數皮疹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前胸、後背、四肢也可有皮疹。起初的皮疹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突起的皮疹或有水皰樣疹***醫學上稱丘疹、皰疹***,很癢,皰疹可破損,流出液體,液體幹後就形成痂皮。溼疹常為對稱性分佈。

        嬰兒溼疹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症狀較輕可不用藥,多清洗患處即可。如症狀較重可用氫化可的鬆軟膏塗患處。

  【中醫治療】

  內治宜養血祛風,清熱解毒,佐以利溼。

  生首烏15克、徐長卿6克、蟬蛻6克、金銀花6克、野菊花6克、苦蔘6克、生甘草5克、地膚子6克、白蘚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蒼朮3克、茵陳6克、黃芩6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餵奶的嬰兒由母親服用,經過奶水便可得到治療;已斷奶的嬰兒,可每日服3—4次,少量頻服。治療7—14天左右,可好轉。

  適當配合外洗藥也有一定的療效。可用金銀花10克,野菊花10克、蛇床子10克、生甘草6克。乾性溼疹可洗患處,每日2—3次;溼性溼疹外洗後再塗帕芙歐珍膚膏藥膏,每日3—4次外用。

  【藥膳治療】

  1。菊花茶:菊花兩錢,開水沖泡飲用,可清熱散風解毒。

  2。銀花茶:銀花五錢煎水,加糖適量飲用,可清熱解毒、消腫痛、除瘡毒。

  3。荷葉粥:粳米一兩,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取鮮荷葉一張洗淨,覆蓋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葉,粥成淡綠色,調勻即可,食時加糖少許,可清暑熱、利水溼。

  4。薏米粥:薏米一兩以常法煮粥,米熟後加入澱粉少許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調勻後食用,有清熱利溼,健脾和中之效。

  5。茵陳陳皮茶:茵陳、陳皮各三錢煎水飲用,可加少許糖,有助清熱利溼、理氣健脾燥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