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臉上長溼疹怎麼辦

  嬰兒溼疹俗稱胎毒,也叫胎癬或奶癬,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和寶寶過敏性面板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過敏所致,通常是在出生後第二或第三個月開始發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嬰兒臉上長溼疹​處理辦法,歡迎閱讀。

  嬰兒臉上長溼疹處理辦法

  1、讓面板保持乾淨衛生。勤洗澡,勤洗手,一般不要用過熱的水給寶寶洗,水溫適中就好。不要誤認為寶寶長溼疹,就少給寶寶洗澡,長溼疹了才要多洗澡,不要給細菌感染的機會。寶寶的頭髮也是每天都要洗的。

  2、勤剪指甲,這樣防止寶寶抓傷面板,才不會導致繼發感染。可以選擇用軟布鬆鬆的包裹著小手,

  3、讓寶寶少吃動物蛋白質,像牛奶、蛋之類的,最好在醫生的監督下食用,而寶寶長溼疹期間,則對魚、蝦應該禁止食用。

  4、注意天氣的變化,要避免寶寶的面板暴露在烈日或者冷風中,夏天運動後,一般用乾淨的毛巾及時給寶寶抹去汗水;秋天颳風乾燥的時候,也要給寶寶塗上防過敏的潤膚乳。

  5、挑選的衣物一般不選擇羊毛、絲、尼龍等有刺激的衣物。

  6、選擇不含激素的產品。一般廣告宣稱見效快的藥物,絕大多數都是含有激素的,剛開始使用的效果確實很好,但是一旦停用就會復發,甚至是更加嚴重。寶寶適宜使用純植物成分的藥物,極力推薦帕芙歐珍膚膏,這種比較溫和,口碑較好。

  7、用茶葉、鹽泡水,待冷卻後用紗布輕輕擦拭患處,再抹上藥膏即可。

  8、母乳餵養最好,牛奶及其奶製品都會比較容易誘發溼疹。

  9、不要給寶寶餵養過多的食物,防止寶寶消化不良。

  治療嬰兒溼疹的偏方

  1、滑石、爐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葉15克。共研末,裝入廣口瓶內備用,撒在溼疹上,外用消毒紗布包紮。

  2、苦蔘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溼疹效佳。

  3、茄子1個,雄黃、枯礬各15克,先將茄子挖一個小孔,將上藥灌入孔內後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將茄子烤軟,枯礬、雄黃滲透到茄肉內,再將茄子放患處輕輕磨擦5~t0分鐘。一般邊擦邊止癢,治急性溼疹有良效。

  4、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 3次。治療急性溼疹有良效。

  5、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蔘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治療陰囊溼疹有良效。

  6、蒲黃研末,將粉直接撒在溼疹處,外用紗布包紮,1日1次。

  7、吳茱萸100克,研細末,加膚輕鬆軟膏調糊狀,外敷溼疹處,1日3次,一般用1次癢止,用6-15天可愈。

  8、黃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鋅20克。共研末,調香油外塗患處。1日3次。

  9、米仁赤豆湯:組成:米仁、赤豆各30克。製法:將米仁、赤豆加適量水煮爛,加適量糖,每日服二次,連服一個月。功用:清熱、利水、除溼、用於溼疹、面板過敏性瘙癢。

  10、豆腐菊花羹:組成:豆腐10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5克。製法:野菊花、蒲公英煎煮取汁約200毫升,加入豆腐,調味品同煮沸,用適量水澱粉勾芡、攪勻即成。功用:清熱解毒,用於溼疹、面板瘙癢及溼疹的恢復。

  11、馬齒莧拌香乾:組成:馬齒莧***鮮品***250克,豆腐乾3塊。製法:馬齒莧洗淨,用沸水泡5分鐘,擠幹,用刀切成細末。豆腐乾切成小粒和馬齒莧拌勻加適量麻油,調味品即成。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急性溼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