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秋天易上火吃什麼水果

  天氣乾燥的秋季,孩子容易出現上火症狀,這也許和飲食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防治孩子上火,就要做好飲食的安排。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梨: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乾喉疼,大便燥結症較為適宜。

  荸薺:其性微寒,果汁豐富,凡熱病後餘熱未淨的心煩口渴、口舌生瘡、便幹尿黃等寶寶都非常適宜食用。

  楊桃:性寒,味酸甜,清熱生津,內火熾盛、口腔潰瘍破爛的寶寶最適宜。

  草莓:草莓是春季應季水果,去火、解暑、清熱的作用,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較旺盛,吃點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另外,草莓最好在飯後吃,因為其含有大量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改善便祕,預防痔瘡、腸癌的發生。

  柚子:柚子清香、酸甜、涼潤,營養豐富,藥用價值很高,富含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以及各種礦物質。柚子性偏寒,食用柚子有一定的去火功效。

  孩子上火的飲食須知

  剛滿月嬰兒若排便間隔長但不幹,不要緊張;若大便乾結,檢視配方粉調配時水與粉比例是否合適?

  可新增益生菌,甚至新增乳果糖等益生元;若出現嚴重溼疹、腹瀉,甚至大便帶血,可考慮牛奶過敏。此時不應只依靠加水或果汁解決。

  新增輔食的寶寶建議多喝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以上調理孩子上火的食物僅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秋天孩子上火的原因

  寶寶不愛吃水果蔬菜。大魚大肉固然是幫寶寶強身健體的好食物,但是隻吃這些卻不吃水果蔬菜便會導致寶寶體內缺乏維生素C,上火症狀就出現了:牙齦、粘膜出血最常見。水果蔬菜營養豐富,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其重要性跟大魚大肉有的比。如果寶寶不愛吃果樹,媽媽們可以榨成果汁給寶寶喝或者將它們加入肉裡面做成包餃子、包子的肉餡。

  剛出鍋的食物趁熱吃。相信大多數人都認為食物要給寶寶趁熱吃好,然而,高溫食物易致寶寶咽部粘膜充血,使得吞嚥時有異物感、喉嚨痛等,長此以往,寶寶就容易上火。

  建議食物應該溫熱時再餵給寶寶,免得太燙,還要培養寶寶多喝水的習慣。

  寶寶不愛喝水。寶寶水分不充足容易導致神經中樞有渴感,產生要“冒火”的感覺。而且,寶寶不愛喝水就不利於體內廢物拍出,長期積累的毒素容易導致寶寶上火。

  建議媽媽從小就要培養寶寶愛喝水的習慣,讓寶寶能及時補充身體水分還能幫助清理腸道、排除廢物。寶寶如果不愛喝白開水,那可以加少量白糖或者果汁,但是這類糖水也不能喝多,會影響寶寶健康。

  吃太多甜食。有的寶寶愛吃蛋糕、冰激凌等甜食,這些東西吃太多會使上火症狀加重,大量消耗體內維生素B,寶寶易出現口角炎、舌炎、眼痛等上火症狀。而且,甜食對寶寶食慾影響也不好,會讓人胃脹不想吃東西,妨礙其他營養素的攝取。

  建議媽媽們一定要控制寶寶吃甜食的次數,像糖分高的水果也不宜多吃,如哈密瓜、荔枝等。綠豆湯作為傳統的解暑聖品,倒是可以給寶寶多喝,不僅能快速補充水分礦物質還能補充B族維生素。

  吃太多烤堅果。像太乾、太閒的烤瓜子、烤杏仁都容易導致寶寶口乾舌燥、口腔腫痛、煩躁、腹脹等上火症狀。所以媽媽們應儘量選擇原味的堅果給寶寶吃,如果是媽媽們自己烹煮的堅果,可加一些甘草、菊花等一起烹製,有助降火。吃完堅果後記得給寶寶多喝水,降低上火風險。

  寶寶吃辣的食物。很多媽媽在煮菜的時候多少都會放點辣椒,因為辣椒對身體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是吃辣椒容易導致寶寶上火,過量的辣椒會造成寶寶便祕、煩躁、口舌生瘡等上火症狀,所以媽媽們要注意了。

  寶寶上火的表現

  1、睡不著誰不香

  媽網網友@funny:最近天氣熱了,兒子晚上睡覺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顯得很煩躁。剛開始我以為他是熱的,就給他開了空調,可他還是那樣。而且即使睡著了,也是滾來滾去的,還會在半夜醒來兩三次。睡眠質量太差,很擔心會影響他的身體發育。

  媽網特約專家@張醫生:寶寶睡不著或睡不踏實,從中醫角度看,主要是肝火太盛。0-6歲的嬰幼兒若出現“心火肝熱”,會在睡眠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例如入睡難、入睡後多汗、睡不安寧、易驚醒等。小孩肝火盛,排除感冒、發燒等疾病因素外,還有生理和心理兩種因素造成,一是飲食燥熱,這是最常見的;另一個是孩子心情鬱滯,像有的寶寶願望不能實現、想要的東西爸爸媽媽不讓買等,都會導致他們心情鬱悶,從而引起肝火旺盛。降肝火,以平肝清熱的涼性飲食為主要方法,

  2、便祕、大便幹小便黃

  媽網網友@TX晴天:我家寶貝之前一直都是每天拉一次大便的,但是最近常常是三四天才拉一次,每次給他把屎都是憋很久,憋得臉紅彤彤的,才拉出那麼一點點來。看著都讓人心疼。另外,他的小便最近也好像少了,黃黃的。我估計是上火了吧?

  媽網特約專家@周醫師:寶寶便祕與不良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中醫認為,寶寶因為過量食用辛辣、燥熱食品,導致腸胃積熱,而身體的內熱容易引起腸道乾涸、大便乾結,小便因身體水分缺失而分量減少,從而顏色變黃。這時家長因控制孩子的飲食,以清淡降火食品為主,以免長時間的便祕導致寶寶長期被毒素侵害,引起免疫力下降,影響正常的生理活動和身體發育。

  3、手心腳心愛發熱

  媽網網友@盼盼2878:最近發現小妞的手心腳心經常發熱,不是正常的那種微微的溫熱,而是有點類似於發燒的時候的那種熱***但是測量過並沒有發燒***。尤其是晚上,就算是涼快的夜晚,或者是開了空調,小妞的手心都是熱的,剛入睡的時候後背、手心都冒汗。

  媽網特約專家@楊醫生:孩子手心發熱出汗,往往是由於體內溫火過剩、內熱上火。孩子的新陳代謝旺盛,血液迴圈加快,身體產熱增加而需要通過體表散熱,可感覺體溫偏高和手心溫暖偏高。平時孩子手心發熱,並不會感覺到其他不適,若孩子正處於發燒的狀態,則這種手心發熱的情況會更明顯。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多喝水,多吃清熱去火的食品,同時保持室內的溫度和溼度,不要讓屋內太熱,並適時給寶寶添減衣服。

  4、口臭、眼屎增多

  媽網網友@小茜公主:我女兒最近早上起床就很多眼屎,兩邊眼角都有,淡黃色,有時候甚至都能粘住眼瞼了。而且即使是剛刷了牙,都可以聞到她有口氣。請問這是上火的表現嗎?

 

  媽網特約專家@羅教授:若寶寶出現眼內分泌物增多的現象,媽媽們不要大意,若排除眼部疾病,一般是寶寶肝火引起的。而寶寶有口氣,也預示著寶寶體質偏燥熱。值得引起重視的是,若寶寶長期有眼屎過多的情況,容易引起病菌入侵,引發麥粒腫***寶寶常見的眼病***,所以媽媽應該注意讓寶寶多食用去火食品,改善上火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