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怎麼辦

  寶寶吐奶在嬰兒中是比較常見的現象,2/3以上的健康嬰兒都會有此正常生理現象,專業名為“胃食管反流”! 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的文章,歡迎閱讀!

  

  1、注意餵奶方式,吃奶不要太急,不要吃的太飽,孩子吃飽後要輕輕抱起,頭側稍高,輕拍寶寶後背5-10分鐘,觀察看看。

  2、適量餵食,切勿過多。

  3、少量多餐,以減少胃部所承受的壓力。

  4、每次餵奶中及餵奶後,讓寶寶豎直趴在大人肩上,輕拍寶寶背部,這個動作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的壓力。

  5、餵奶時不要太急、太快,中間應暫停片刻,以便寶寶的呼吸更順暢。

  6、奶瓶開孔要適中,開孔太小則需要大力吸吮,空氣容易由嘴角處吸***腔再進入胃中;開孔太大則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礙呼吸氣管的通路。

  7、在餵食完畢後,不要讓寶寶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會兒,並輕拍其背部。再躺下時,也應將寶寶上半身墊高一些,最好是右側臥,這樣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8、在餵食之後,不要讓寶寶有激動的情緒,也不要隨意搖動或晃動寶寶。

  9、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在孩子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

  小兒嘔吐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寶寶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寶寶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寶寶躺著時發生吐奶,可以把寶寶臉側向一邊。

  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況

  在寶寶躺著時要把他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寶寶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寶寶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給他補充些水分。

  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鐘進行

  寶寶吐奶後,如果馬上給他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寶寶喂些白水。

  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選擇最合適的奶嘴孔

  使用奶嘴的寶寶要注意奶嘴的大小,太小容易吸入空氣;太大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兩者都有可能引發吐奶。

  媽媽加強護理

  如果寶寶吐奶時,有可能是肚子裡喝進空氣了,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媽媽在給寶寶喂完奶後不要立刻改變抱姿,讓寶寶打個嗝,這樣不容易引起吐奶。

  及時就醫

  如果用以上方法寶寶吐奶症狀仍不好轉,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寶寶腸胃可能有病變,應及時去看兒科醫生,然後對症下藥。

  餵奶時讓奶瓶保持水平

  將奶液充滿奶嘴後再給寶寶餵奶,還有餵奶時奶瓶後部要略高於前部,使奶液始終充滿奶瓶前部,不留進空氣的間隙。

  別躺著餵奶

  媽媽應坐起抱著寶寶餵奶。懷抱裡的寶寶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躺著餵奶的寶寶稍一晃動便易造成奶汁向食管迴流而吐奶。

  餵奶後別馬上讓寶寶仰臥

  應該豎著抱寶寶為宜。為了減少吐奶,在餵食後儘量豎著抱寶寶20-30分鐘,如果媽媽抱得手臂累了,也可以採用前揹帶、後背帶、搖籃或使用寶寶椅,讓寶寶儘量不要仰面躺著。

  先換尿布再吃奶

  如果吃奶時也到了該換尿布的時間,還是把尿布換完再吃吧。當他在肚子飽飽的時候,被媽媽左翻右翻,還被拎起雙腿墊尿布,寶寶不吐奶才怪呢。同樣,按摩、撫觸、洗澡等都應安排在餵奶前,以防餵奶後過多翻動引起寶寶溢奶。

  容易吐奶的寶寶要多喂幾次

  一般母乳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5-3小時,奶粉3.5-4小時,所以每隔3-4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如果餵奶過於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裡,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飽脹,以至吐奶。

  餵奶前先檢查寶寶的鼻腔

  餵奶前媽媽先看一下寶寶鼻腔是否阻塞,如果是,最好先清潔鼻腔再餵奶,避免寶寶吃奶時,嘴巴、鼻子都堵住而難受,避免寶寶過餓或大哭後餵奶。

  等寶寶吃完奶再拍嗝

  經常吐奶的寶寶要每隔5分鐘讓他打嗝一次。幫助寶寶進食時和進食後打嗝,可阻止空氣在寶寶的消化道聚集而引起吐奶。

  喝完奶別馬上和寶寶玩耍

  餵奶後避免過多活動。在餵奶後立即劇烈活動***如:把寶寶放在跳跳車或寶寶搖椅***,會使食物無法停留在寶寶的胃部。給時間讓寶寶消化食物,有助於胃部容納食 物。應將寶寶豎直抱起,讓他趴在媽媽肩頭,媽媽同時用手輕拍寶寶背部,讓那些隨吸吮而吞入的空氣排出***即打嗝***,之後再放下寶寶就不易吐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