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跳疽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環跳疽是發生於環跳穴***髖關節***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於西醫學的化膿性髖關節炎。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環跳疽發生的原因

  環跳疽發生的原因

  本病病因病理基本同附骨疽,也可由附近外傷染毒或由附骨疽直接蔓延而來。其臨床特點是好發於兒童,男多於女,區域性漫腫疼痛,影響關節屈伸活動,潰膿後難以收斂,易造成殘廢。

  疔瘡、癤、癰等發病後,或患麻疹、猩紅熱、傷寒等病後,治療不當,餘毒未清所致。也可由髖關節附近外傷感染毒邪或附骨疽直接蔓延至關節而引起。

  患者因肝腎不足,氣血兩虛,溼熱餘毒壅盛,深竄入裡,留於筋骨,使經絡阻塞,氣血不和,血凝毒聚而為本病。或由於外來傷害,尤其是開放性骨折,區域性骨骼損傷,復因感染邪毒,邪熱蘊蒸,以致經絡阻隔。血留筋骨為患。

  環跳疽的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本病分為溼熱證和陰寒證2種不同型別,根據病因中醫辯證施治方法如下:

  溼熱證

  症見:發病較快,髖部紅腫熱及壓痛,患肢屈不而伸,甚者因髖關節滲液而有應指感,兼見寒熱起伏或高熱難退。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溼,和營解毒。

  方藥:

  1、主方:五神湯***鄒嶽《外科真詮》***加味處方:茯苓15克,金銀花15克,牛膝12克,車前子9克***包煎***,紫花地丁9克,蒼朮9克,黃柏9克,薏苡仁15克,赤芍9克,防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時而跳痛,內膿將成者,加穿山甲9克、皁角刺9克。高熱不退者,加生石膏30克***打碎***,水牛角30克***剉末先煎***。

  2、中成藥參照“附骨疽”溼熱鬱滯證中成藥。

  處方:血藤根、葉粉各20克,蜂蠟100克。將蜂蠟裝入缸內,置火上熔化,摻入血藤粉,攪勻,離火,趁熱未凝固時捏作厚1釐米與瘡面大小形狀相當的餅塊,覆蓋瘡面上,每日1次。

  陰寒證

  症見:髖部漫腫,皮色不變或色白,區域性微熱,患肢屈曲而不能伸直,形寒怕冷,疼痛夜晚尤甚。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溫通散寒,和陽解凝。

  方藥:

  1、主方:陽和湯加減處方:熟地黃15克,鹿角膠10克***烊化***,白芥子9克,麻黃9克,甘草6克,黃芪15克肉桂3克***焗服***醫學教育網整理,當歸9克,連翹9克,柴胡9克,白芷9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小金丹,成人每次0.6克,重症1.2克,7歲以上小兒每次0.3克,7歲以下小兒每次0.15~0.2克,每日2次,打碎後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醉蓋取汗。孕婦忌服。

  3、單方驗方參照溼熱證單方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