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鈣缺鋅食補還是藥補好

  ?寶寶缺鈣缺鋅的主要補充方式就是食補和藥補,兩種方式各有各的特點。你知道孩子怎麼正確的補鈣補鋅嗎?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寶寶補鈣補鋅的正確方法。

 

  

  寶寶缺鈣缺鋅的主要補充方式就是食補和藥補,兩種方式各有各的特點。不少家長都有同樣的疑問,?一般建議,如果寶寶缺鈣缺鋅缺得不多的話,食補就好了;如果經過醫生的檢測證明缺乏情況嚴重的話,可以通過藥品要補充,同時也可以食補輔助補充。因為有的時候食補寶寶或許吃不進去,藥補則可能有副作用,所以還是兩者並用,效果更佳!

  缺鋅有缺鋅的臨床表現,如生長髮育遲緩、厭食、異食癖、免疫功能減退、皮炎、口腔潰瘍等。所以如果您寶寶沒有缺鋅的臨床表現,僅僅是血鋅偏低,只需調整飲食結構即可,可給寶寶吃含鋅量高的食物,如瘦肉、豬肝、魚類、蛋、動物內臟及豆製品。

  寶寶缺鈣也有相應的症狀,如食慾不好、愛哭鬧、夜間睡眠不安穩或時常發生夜驚、夜啼、全身多汗等。寶寶補鈣應該補到2歲半,還要同時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因母乳或配方奶中有足夠的鈣,一般不會缺鈣。如果缺鈣的話,那麼就要及時補充,不管是食補還是藥補。

  孩子怎麼正確的補鈣補鋅

  1、補鈣過程中應避開草酸

  植物性的食物大都含有植酸、草酸,它們容易與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從而妨礙鈣質的吸收。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如果直接給寶寶補鈣時食用,會影響寶寶對鈣質的吸收。所以補鈣期間,媽媽最好把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或是在飯前2小時或飯後3-4個小時服用鈣製品。

  2、選擇適當時間補鈣

  許多人習慣白天補鈣,但鈣的吸收在夜間處於峰值。臨睡前給寶寶喝點牛奶或適量吃些其他補鈣食品,寶寶的補鈣效果會比較好。鈣還有鎮靜作用,可以幫助寶寶睡個安穩覺呢。

  3、鈣質品最好搭配其“搭檔”營養素

  維生素D缺乏的時候,鈣的吸收率是隻有10%-15%,如果補充了維生素D的話,吸收率可以達到40%以上。所以補充鈣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另外,建議補鈣的同時再補充一些腸道有益菌,有效解決補鈣時寶寶容易便祕的問題。

  4、鈣劑不要與主餐混吃

  如果在吃飯時服用鈣製品,也還是會影響鈣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鈣吸收率僅為20%。所以補鈣時應該與早、中、晚餐間隔半小時以上。

  5、避免過量補鈣

  補鈣也要適量,不是越多越好。1-6個月時,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需要約300毫克,人工餵養的寶寶約400毫克。7-12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補鈣約500-600毫克。而到了1-3歲,每天需要約600-800毫克的鈣吸收。如果攝入的鈣量大大超過以上標準,可能會造成寶寶便祕,甚至干擾對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還可能導致寶寶的腎、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生鈣沉積,比如產生腎結石等。

  6、養成記錄寶寶鈣質攝入量的習慣

  媽媽如果在給寶寶服用補鈣藥品,那麼補鈣的過程中最好記錄寶寶每日的鈣質攝入量。比如可參考補鈣藥品包裝上的成分表,如果含鈣量是40%,那麼鈣的攝入量就以400毫克計。將每日鈣的總攝入量相加,如果低於寶寶每天對鈣的所需量,就證明寶寶每天補充的鈣是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