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身體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的健康素質不僅直接影響到中華民族的健康素質,更關係到國家的未來與興衰。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一. 問題的提出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我們幸福與快樂的前提,是我們享受人生精彩 和燦爛的開始,更是我們作為學生學習文化知識與開闊視野的基礎。無論我們的生活,還是工作,身心的健康永遠是我們必不可缺條件。只有身心健康,我們才能更用的把握今天,策劃明天。為了瞭解我們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健康的原因,以及怎樣做才能使我們的身心更加健康,減少健康的問題,真正地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我們特為此展開了調查和研究。

  二. 資料統計和分析

  1. 總體概況

  統計結果表明,33.75%的同學多或少都存在的身心健康的問題,只有66.25%的同學是完全正常的。這一結果遠遠是我們的意料之外的,比我們意料的高度偏高。這結果可以反應出我們的學生遭受身心健康的極度嚴重。這不僅僅是影響我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長期下去,更影響我們祖國的經濟發展和繁榮昌盛。我們認為努力去改善我們學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可推遲的舉動。

  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大部分的同學都能按照正常生活,每天3餐,而且正餐都有肉有素,保持充足的營養。只有個別的同學每天是1—2餐的。這個完全在我們的意料之內。有的同學是因為節省生活費用,也有的同學是因為身體原因,沒有食慾。我們建議這個別的同學一定要把自己的飲食搞好,只有搞好飲食,才能更好的生活。

  2. 玩遊戲方面

  遊戲是男同學消遣時間的方式,也可以說是男同學娛樂的方式。不言而喻,玩遊戲大份 部的是男同學。據資料表明,18.5%的同學是從來不玩遊戲的,有55.6%的同學每週玩遊戲的時間是1—7個小時,這個也很正常。畢竟是娛樂。可是,還是有一部分的同學深刻沉迷於遊戲之中,彷彿人生就是遊戲,深深地進入了遊戲的角色了。據瞭解,過渡玩遊戲,讓我們整天在虛擬的空間不能自撥。電腦的螢幕輻射嚴重地危害我們的眼睛,以及影響我們的腦電波。最近報道長時間用平板電腦玩遊戲引致偏頭痛。我們建議,遊戲用來娛樂一下就好,千萬不要過渡沉迷,否則,不堪設想。

  3. 壓力問題

  身心健康有問題的學生有48.5%都感覺到有壓力。一是學習所帶來的壓。重要的是由 於學生的自由以及學習要求的寬鬆和將要工作這一狀況形成很鮮明的對比,使他們感到很迷惑,很壓抑。這一問題很嚴重,也反應出了當代的學生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和不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學校也應該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輔導。我們也建議這部分的學生儘快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應該做些什麼。

  三. 更進一步思考

  綜合以上的資料,影響我們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方方面面都影響著 我們的身心健康。在我們搞好學習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周圍的環境,以及身邊的種種誘惑來避免我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向全面發展而努力。讓我們都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來充實我們的學生,讓生活充滿人生的色彩,充滿笑容。

  四. 總結與建議

  身心健康是我們每個人志在必得的,只有身心健康,我們才能更好的學習、工作、生活。 所以我們必須把身心健康搞好。綜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影響我們學生的身心健康最主要的有三個因素:一是我們學生的晚睡熬夜;二是我們學生對未來的迷惑。

  1. 樹立正確且堅定的理想或信念

  一個堅定的理想或信念,能讓你有足夠的力量克服種種的困難和挫折。如果這種做法起 不了作用,是因為自己的理想或信念不夠堅定。要樹立正確且堅定的理想或信念,首先要多想想自己喜歡做什麼,或自己想做什麼,然後親自嘗試,如果這事足夠讓你感覺得激情或興奮,就想想這事的發展前途,從而把它作為自己的理想或信念。當你有了堅定的理想或信念的時候,你就有足夠的力量去改變你要改變的和你想改變的。

  2. 增加體育活動的鍛鍊

  無論多忙,為了使自己活得更精彩,使自己的辦事效率提高,我們有必要增加我們的運動量。我們也不防換一個思考方式,把每天的運動量作為一項必修的課程。這樣我們就沒有太多的藉口去推卻運動了。因為身體的鍛鍊的確太重要了。只有當我們的運動量足夠的時候,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我們的體質,才能更高程度也預防某因素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在傍晚放學的時候或空閒時候跑跑步,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

  我們生長在這繁華而又充滿壓力的社會,適當的為自己減壓是很必要的。如,我們不防在星期天去“瘋狂”下,爬到山頂上大叫,選個景點觀賞,或逃離這喧譁的城市去鄉村走走,安靜一下,或做一些能減壓的事情,確保自己的心理健康。

  篇2

  [導語]

  二十一世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問題。大學生一些自殺行為的,已經在我們周圍頻頻發生了多起,甚至一度成為網路上的熱門關鍵詞。 華科大九天內發生“三連跳”!!他們為何如此輕易捨棄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亟待關注!!

  縱觀全國,幾年來,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一項以全國12.6萬大學生為物件的調查顯示,約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自閉、抑鬱、焦慮、偏執、強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摘要: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聲日高。目前在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並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被動轉為主動,更具針對性,切實幫助大學生增強心理將抗意識,擺脫消極情緒困擾,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研究很有必要。本調查力求超越單純的心理健康篩查,將不同大學生群體進行分類比較,以進一步明確最需要幫助的人群,發現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調查研究設計概覽:

  1. 調查目的:

  我小組做了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旨在通過這項調查一方面瞭解家庭對大學生的背景影響,從而提高父母對孩子的關注,運用正確的方式、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另一方面通過調查大學生在學校情感、學習方面的情況,營造和優化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環境,以促進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和團結友愛的人際氛圍,形成一個群體心理健康的大環境。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最關鍵的是調查大學生自身的狀況,從心出發,找出自身問題所在,重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進而提高大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

  2.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現場採訪等

  3. 調查時間: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歷時四周

  4. 調查地點:平頂山學院

  5. 調查物件:我校所有在校大學生

  6 . 調查範圍:理科類,文科類,工科類,醫學院,商學院等

  7. 調查數量為54份,其中調查問卷50份,現場採訪4份。實際回收有效的樣本為50份,另外4份問卷屬無效樣本或廢卷。

  8. 調查小組成員任務安排:

  1***、小組全體成員討論選題,制定調查方案,分工

  2***、調查目的分析: 袁少敏、張慧

  3***、問卷設計及列印:周雲輝、 張萍萍

  4***、問卷發放:申國龍、宗士傑

  5***、問卷收集:申國龍、宗士傑,

  6***、訪談調查:劉鳳俠、謝兵兵

  7***、問卷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石鵬飛、張華婷

  8***、調查分析總結報告:袁少敏、宋亞娟

  9***、PPT製作:劉鳳俠

  10***、PPT演講:謝兵兵、張華婷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