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健康運動教學工作體會

  以青少年生命質量及其體育健康促進作為研究目標,深入探討體育健康促進的生命品質,以及生命質量的提高對體育健康發展的促進。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一、 要完善中學體育教學體制

  體育學科的教學特點,就是以增進身體健康為目的,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的一門綜合性學科,要確實保證學生身體練習的時間,教師要規範學科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教會學生身體練習的方法,提高學生身體練習的質量,要有計劃的、系統的進行學科教學,要科學的適當負荷的進行身體練習,提高學生身體的質量,完整的進行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促進應試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 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 身體姿態以及習慣養成是體育教學中最基本的要求。體育教學,首先要從最基本的身體姿態和常規練習抓起,要規範學生的站立、端坐、行走的身體基本姿態,這是學習體育最基本的要求,通過常規練習,培養學生優美的語言,養成良好的身體習慣,展示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通過常規的集體佇列訓練,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強集體凝聚力,體育教學中一定要強化常規練習,規範身體語言終身受益。

  三、 身體練習要量化時間、適度負荷

  體育教學中,要體現教學的特點,精講多練,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要規範指導學生進行身體訓練,要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適量負荷訓練,提高身體練習的承受能力,發展身體駕馭練習的能力,促進身體健康發展。

  通過體育教學,我發現一是學生沒有科學性、計劃性的身體練習,學生的運動能力與文化學習不能同步發展,技術類的運動專案教學沒有系統性,素質類的運動專案很薄弱,特別是中長跑的耐力專案,學生長途奔跑能力較差,究其原因,一是沒有系統的身體訓練。二是農村學生生存環境較差導致營養不良、體能相應較差,三是農村的應試教育突出,忽視體育教學。

  要想改變學生體能差的狀況,首先是要從體制上強調 、重視體育教學;其次是每個體育教師要從自己做起,珍愛自己的學科,重視並規範體育學科的教學;第三要創造積極、自覺參與鍛鍊身體的氛圍,激勵學生自我鍛鍊,通過各種途徑,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身體的健康水平體育教學要求體育教師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班上都有肥胖、遺傳因素導致缺乏運動細胞的學生,在技能技巧練習時,受自身素質的限制,常受到同學嘲笑,導致這些學生喜歡上體育課,但又怕遭到同學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遠了體育活動,成了體育課上受冷落的旁觀者。那麼如何使這些同學象其他學生一樣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並獲得樂趣,是我們每個體育教師的職責和追求目標,新課改要求解決的問題。

  通過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只要教師努力去關愛這些特殊學生,目標就有實現的能夠。這部分學生跑起步來挺費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別說跟隨隊伍跑步了。所以這樣的學生在分組練習時經常受到小組同學的批評及責罵,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就有這樣一位同學,不太愛和同學們一塊活動,做練習時總是往後溜,摸底測驗成績也比較差。課後我找到他,問他為什麼上課不積極活動?開始他不說,在我的啟發下,他才說:“其實我很喜歡體育活動的,可我長得這麼胖,做起動作來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學們會笑話我,所以就不想動了”。根據他的想法,我誘導說:“不管誰在學習新動作時,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說對於你,重要的是參與、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練習的次數多了,動作也就好。老師相信你,你一定會戰勝自我,找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在後來的活動中我仔細尋找該生的閃光點。不久在練習耐久跑時他總是堅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學有多大的差異,始終堅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堅強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樣的練習內容。在體育課上,我及時表揚了他,並要求其他同學多向他學習。同學們也報之以熱烈的掌聲,紛紛向他詢問起來。老師的表揚,同學的鼓勵給這位同學裝上了自信、堅強的翅膀。自此以來的體育課他上課很投入,與同學合作的也很愉快,體育成績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在上課時每個人一定要克服內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體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會的主動請教,反覆練習,同時常於同學合作、交流。

  總之,“在課堂上只要主動參與、積極練習,就一定能獲得快樂,獲得成功”。

  篇2

  一、加強學習,堅定信念,積極轉變個人角色,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

  一學期來,我認真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積極參加黨辦組織的政治學習,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時刻與黨的教育事業保持一致。積極參加崗前培訓,認真學習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新課程標準的有關內容、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知識,增強個人業務水平,提高專業素質,堅定信念,力爭自己順利地完成“學生—教師”這一角色的轉變,對工作表現出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關心愛護學生,刻苦鑽研業務,把滿腔的熱忱和愛心傾注於學生身上,傾注於國家的教育事業上,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二、鑽研教材,認真教學,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級八個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工作,授課內容為田徑必修模組,認真組織中長跑與技巧支撐跳躍兩個模組的學習且,另外還組織了每年的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工作,做到及時上報資料。每週每班兩個課時的教學任務,每週共十六課時,每個課時都按照學期課時計劃完成,圓滿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在課前,我都要做大量的工作,積極參加組內的集體備課,能夠做到從不曠備,與其他有經驗的教師溝通交流,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討論教學教法,做到教學內容及進度的一致性;主動地向師傅請教教學中的有關理論知識,吸取工作經驗,遇到不懂情況,積極上前溝通交流,討論課堂中可能發生的事件及應對策略;認真撰寫教案,寫出詳細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重難點、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並設想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做到防患於未然,使上課內容與教案相符,養成課前寫教案的好習慣。

  在課中,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我嚴格按照體育教學的課程步驟實施,即常規匯入階段、師生共愉身心階段、參與實踐階段、評價放鬆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詳細的學習內容、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時間和活動次數,能夠以教案為主執行,做到“有案可依,以案施教”。在教學過程中,我以教師“德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至理名言嚴格要求自己,不遲到,不早退,不搞特殊教學,不“放羊式”教學,不懲罰學生,教育為主,文明講話,用行動感染每一位學生。

  在課後,我及時與學生和其他老師溝通交流,讓他們給我提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都會虛心接受,查漏短缺,積極改正,並在教案中及時的總結和反思,寫出心得與體會,增強了我的信心,提高了我的教學能力。

  三、自蓄能力,履行職責,推動外高發展

  教學是教師的本職工作,而教學外的其他工作也是工作能力的體現。晨跑活動是保證學生體育鍛煉的一部分,我和體育組其他老師每天早晨按時到崗組織活動,本學期舉行了兩次晨跑操比賽活動,公開課一節,學生體質健康考核活動,另外集團運動會之前認真組織選拔訓練工作,鍛鍊了學生的身體,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來到楠中,以楠中為榮,既來之,則安之。楠中的發展我願貢獻一份力量,以踏實的幹勁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楠中的發展中來。積極配合學校的每次活動,在自己崗位上盡職盡責、全情投入;認真做好每週一晚的集體備課,做到從不請假、曠崗,每天早上六點我和其他體育教師每週輪換吹哨,督促學生晨跑,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這些工作的做出,使我的個人業務水平得到提高,個人能力得到增強,做好本職工作,履行學校交給各項工作職責,為楠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希望能夠推動楠中的發展。

  篇3

  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創新能力的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因素,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與終身體育能力,是中學體育教學的一大課題,也是建設現代化教育的關鍵問題。

  原來的體育教學課程中,老師就直接將運動技能及知識原封不動的交給學生,所以學生在此基礎上沒有更大的提高,現在的體育教學就要求我們中學體育教師不但要自身有高的運動技能及理論水平,更要求老師在此基礎上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使學生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掌握這項運動技能並能夠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如何才能培養學生這種能力呢?

  首先,要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終身發展能力的根本保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與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不斷地學習,積極地探索,大膽地實踐,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教學方法、方式,教學手段和策略上求得創新,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個開放型、開拓型的創新形象,為開展創新教育發揮示範榜樣作用。著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為現代型的“良師益友”,給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其次,體育教師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責任心,還要有高的運動技術水平以及理論水平,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終身發展能力。所以中學體育教師必須不斷地改善智慧結構,不斷吸收科技新成果,通過進修、訪問學習、自我鑽研等多種形式,來完善自我能力與智慧更新。

  中學體育教師必須有一定的轉變,從原來的傳播知識向現在的合作探討轉變;從教師起主導性作用向學生的主動性轉變;從單純的體育技術教學觀念向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髮展教育思想轉變。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與終身體育能力的重要前提。

  最後,課程改革和創新知識,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與終身體育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中學體育不再是打基礎、掌握體育方法,而是重視實踐、體現因人而異的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拓寬學生大範圍的選擇性和自主性,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和麵向未來的健身素質。然而現在比較突出的是中學階段還在重複著初中階段的課程內容,從而大大降低了中學體育課程的地位和作用。針對這種教學目標的不明確性和內容的重複性,我們應大膽改變課程內容設定,準確地把握改革方向,在正確目標引導下從巨集觀和微觀等層面上,有組織、有計劃、系統地進行改革,保證改革的良性發展,從而使中學體育有目的的進行教學和改革。

  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自主創新能力與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是教育思想的靈魂,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克服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的創新教育,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