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窒息是怎麼樣的

  在平時工作中,經常有家長諮詢如何識別、判斷自己寶寶是否生病,到底出現什麼問題該就醫,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新生兒窒息的簡介。

  新生兒窒息的簡介

  1、新生兒窒息:是指嬰兒出生後無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導致低氧血癥和混合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兒死亡和兒童傷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病因:本質是缺氧***凡是影響胎盤或肺氣體交換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1、孕母因素;

  2、胎盤因素;

  3、臍帶因素;

  4、胎兒因素;

  5、分娩因素。

  二、病理生理

  1、正常胎兒向新生兒呼吸、迴圈系統轉變的特徵:

  ***1***胎兒肺液從肺中清除;

  ***2***表面活性物質分泌;

  ***3***肺泡功能殘氣量建立;

  ***4***肺迴圈阻力下降,體迴圈阻力增加,導致動脈導管和卵圓孔功能性關閉。

  2、窒息時各器官缺血缺氧改變:“潛水”反射指體內血液重新分佈,肺、腸、腎、肌肉和面板等非生命器官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以保證腦、心和腎上腺等生命器官的血流量。

  3、呼吸改變***臨床上均可按繼發性呼吸暫停處理***

  ***1***原發性呼吸暫停:胎兒或新生兒缺氧初期,呼吸代償性加深加快,如缺氧未及時糾正,隨即轉為呼吸停止、心率減慢,即原發性呼吸暫停;此時患兒肌張力存在,血壓稍升高,伴有紫紺;此階段若病因解除,經清理呼吸道和物理刺激即可恢復自主呼吸。

  ***2***繼發性呼吸暫停:若缺氧持續存在,則出現幾次喘息樣呼吸,繼而出現呼吸停止,即繼發性呼吸暫停;此時肌張力消失,蒼白,心率和血壓持續下降,此階段需正壓通氣方可恢復自主呼吸,否則將死亡。

  4、血液生化和代謝改變

  ***1***PaO2↓、pH↓及混合性酸中毒。

  ***2***糖代謝紊亂:早期血糖正常或晚期血糖。

  ***3***高膽紅素血癥:未結合膽紅素。

  ***4***低鈉血癥和低鈣血癥。

  新生兒的臨床診斷及窒息診斷

  1、胎兒宮內窒息:早期有胎動增加,胎心率***FHR***≥160bpm;晚期則胎動減少,甚至消失,FHR<100bpm;羊水胎糞汙染。

  2、新生兒窒息:Apgar評分內容包括面板顏色、心率、對刺激的反的反應、肌張力、呼吸。

  窒息診斷標準:

  ①臍動脈血顯示嚴重代謝性或混合性酸中毒,pH<7。

  ②Apgar評分0~3分,並且持續時間>5min。

  ③有神經系統表現,如驚厥、昏迷或肌張力低。

  ④多臟器受損。

  3、多臟器受損症狀:敏感度:腦細胞>心肌、肝、腎上腺>纖維、上皮及骨骼肌細。

  ***1***CNS:缺氧缺血性腦病和顱內出血。

  ***2***呼吸系統:羊水或胎糞吸入綜合徵、肺出血以及ALI或ARDS等。

  ***3***心血管系統: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缺氧缺血性心肌損害,後者表現為心律紊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4***泌尿系統:腎功能不全、衰竭及腎靜脈血栓形成等。

  ***5***代謝:低血糖或高血糖、低血鈣及低鈉血癥等。

  ***6***消化系統:應激性潰瘍、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及黃疸加重或時間延長等。

  ***7***血液系統:DIC;血小板減少。

  新生兒臍炎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週,就會迎來第一個考驗——新生兒臍炎。

  症狀 正常情況下,生後3至7天新生兒臍帶的殘端就會脫落,護理不好就容易發生炎症。

  輕度發炎時,會在臍帶脫落的傷面看見少量粘液或膿性分泌物,周圍皮膚髮紅;

  比較嚴重時,會出現臍部膿腫,並波及大部分腹壁,同時還會出現發熱、哭鬧、嘔吐、拒食等現象。

  父母在發現輕度症狀時,就應該及時就醫!不要以為是小事忽視拖延,最終只會導致病情迅速發展。

  新生兒臍炎:媽咪呵護

  1.保持孩子臍部乾燥。

  新生兒臍帶脫落之前,不要把孩子放在水盆中洗澡,最好採用擦浴的方式;

  2.塗爽身粉時不要落到新生兒臍部,以免長期刺激形成慢性臍炎。

  3.不要用臍帶粉和龍膽紫。

  粉劑撒在區域性會與分泌物粘連成痂,影響傷口癒合,也會增加感染機會;而龍膽紫只能起到表面乾燥作用。

  4.尿布不宜過長,避免尿溼後汙染傷口。

  5.臍帶脫落後,如果臍窩處仍有分泌物,可用1.5%碘酒塗在臍窩處,每日2次。

  臍周被碘酒塗著處可用75%酒精脫碘,以免妨礙觀察周圍面板顏色。

  新生兒常見問題及緊急情況處理

  1、發熱: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新生兒應慎用退熱藥物,高熱易引起驚厥。

  發熱的新生兒應多休息、多喝水、穿衣蓋被適當。

  發熱38℃以上需物理降溫、溫水浴、退熱貼、減少衣物。

  38℃以上應去醫院診治。

  物理降溫時,可給嬰兒進行擦浴降溫,在25-27℃的房間內進行。用38℃溫水擦手臂、前胸、腹、腿每個部位12次後、用乾毛巾擦乾,5-6分鐘內完成,可降體溫1-2℃。

  2、咳嗽:是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最常見的表現。觀察新生兒咳嗽的具體情況:是刺激性咳嗽還是乾咳、有無痰,痰色,是否伴喘,有無呼吸困難 以及其它症狀***發熱、 咳嗽、 腹瀉***,新生兒精神狀況等。

   新生兒應多休息***適當墊高頭背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無煙及刺激性氣味。室內活動避免受涼,產婦飲食清淡,有營養 。***避免刺激性食物,冷飲***。 協助排痰,嗆咳時候應及時就診。

  新生兒常見疾病及護理

  鵝口瘡

  鵝口瘡是口部一種常見的酵母菌感染性疾病,又稱真菌性口炎。它並不嚴重,通常看起來好像寶寶的嘴巴內或嘴脣上有凝結的牛奶。鵝口瘡最常發生在新生兒身上。假如生產的媽媽患有真菌感染的話,也可能在寶寶通過產道時傳染給寶寶。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嘴巴內出現白色碎片或板塊。

  ♦防治&護理方法:

  1、如果媽媽親自哺乳且認為自己的乳房疑似有真菌感染的話,要注意感染情形。乳房真菌感染的現象包括乳頭乾燥、發癢而且疼痛。

  2、假如媽媽餵食寶寶奶粉的話,要煮沸奶嘴和奶瓶進行消毒。

  3、如果寶寶正在服用抗生素的話,那麼未經醫生指示別讓他停止用藥。

  4、如寶寶出現餵食情況不佳、有脫水現象或體重減輕時,就需就醫。假如他出現發燒或有二度細菌感染現象,同時皮膚髮紅或流血的話,就需請兒科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