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暑吃什麼可以解暑

  為了自身健康著想,一旦出現中暑的情況,就要及時治療才行,可以從吃下手治療,那麼夏季中暑了吃什麼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適合夏季中暑吃的食譜,希望對你有幫助。

  適合夏季中暑吃的食譜

  一、熗拌什錦

  配料:豆腐1塊,嫩豆角50克,西紅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鹽、味精蔥末各適量。

  做法:

  1、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均切成丁。

  2、鍋內加水燒開,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分別焯透***西紅柿略燙即可***,撈出淋幹水分,裝盤備用。

  3、炒鍋燒熱,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鍋,熗出香味。

  4、再將蔥末、鹽、西紅柿、味精同入鍋內,攪拌均勻,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溼。

  二、清拌茄子

  配料: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醬油、味精、精鹽、花椒各適量。

  做法:

  1、茄子洗淨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內,撒上少許鹽,再投入涼水中,泡去茄褐色,撈出放蒸鍋內蒸熟,取出晾涼。

  2、蒜搗末,將炒鍋置於火上燒熱,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後,連油一同倒入小碗內,加入醬油、白糖、米醋、精鹽、味精、蒜末,調成汁,澆在茄片上。

  3、香菜擇洗乾淨,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清熱通竅,消腫利尿,健脾和胃。

  三、扁荷粥

  配料: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鮮荷葉1小張,大米50克。

  做法:先用清水把白米洗淨,浸泡。鍋內加水三碗煮白扁豆,水費後下白米小火煎煮,待扁豆已黏軟,放入冰糖及洗淨的鮮荷葉,再煮20分鐘即成。食之。

  功效:消暑解熱,和胃厚腸,止洩瀉。

  四、綠豆絲瓜花

  配料:綠豆60克,鮮絲瓜花8朵。

  做法: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綠豆至熟,然後撈出豆,再加入絲瓜花煮沸。溫服湯汁。

  功效:清熱,解暑。治夏季氣溫酷熱引起的中暑。

  夏季中暑的症狀

  先兆中暑症狀,表現為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四肢無力等症狀。出汗但不多,體溫可略有升高,發熱可能在37.5℃左右。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後症狀即可消失。

  輕度中暑症狀,既有先兆中暑症狀,同時又表現為面色發紅、面板灼熱等現象,並伴有噁心、嘔吐、大量出汗、面板溼冷、血壓下降等症狀。發熱往往達38.5℃。輕度中暑者經治療後,一般4-5小時內可恢復正常。

  重度中暑症狀,大多數情況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頭痛、麻木與刺痛、眩暈、煩躁或精神錯亂、肢體抽搐等,面板灼熱而緋紅,體溫常在40℃以上。

  夏季中暑的原因

  1、外界氣溫過高

  外界氣溫過高時,身體的溫度不但不能散去,身體的溫度還會持續升高。比如在大太陽底下晒,或是在高熱車間裡工作,或者因為房間裡通風不好,都可以發生這種情況。這個時候,身體的溫度就大大增高,超過人體所能忍受的程度,發生中暑,這種情況也叫做“熱射病”。

  2、周圍環境溼度大

  散熱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出汗。出汗必須在周圍環境溼度小時才能充分發揮。假如周圍空氣不夠乾燥哦,則身體拍出來的汗不能變成蒸汽,就不能帶走身體多餘的熱量。這種原因引起的中暑常常發生在蒸煮作業的高溫車間。

  3、鈉鹽丟失

  鈉鹽是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質,當人體出汗時就會排洩出鈉鹽,如果我們不及時予以補充,身上缺少這種鈉鹽,就會引起肌肉痙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抽筋”,在醫學上右腳“中暑性痙攣”。

  4、空氣流動差

  熱的發散和周圍環境的溼度、氣溫有密切關係以外,周圍空氣流動的速度也跟中暑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空氣流動快,就能增加汗水的蒸發,面板覺得涼爽,體內不至於積蓄過多的熱量。如果面板的散熱受到影響,人的體溫就會一步步上升,達到損害生命的程度,從而出現中暑。

  5、日光直接照射

  當夏天在烈日下面直接暴晒以後,很快就覺得頭暈眼花,這是因為日光照射在頭部,時間久了,腦膜就會引起高度的充血,影響到神經系統的正常活動,失去調節體溫的功能,使人感覺頭痛、頭暈、突然暈倒。這種情況就是中暑中的“日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