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早搏的治療方法

  心臟早搏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搏。其中以室性最多見,其次為房性,竇性過早搏動罕見。那麼,患心臟早搏,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心臟早搏的檢查方法

  1.房性期前收縮

  P波提早出現,其形態與基本心律的P波不同,P-R間期>0.12秒。QRS波大多與竇性心律的相同,有時稍增寬或畸形,伴ST及T波相應改變的稱為心室內差異性傳導,需與室性過早搏動鑑別。房性過早搏動伴心室內差異傳導時畸形QRS波群前可見提早畸形的P波。提早畸P波之後也可無相應的QRS波,稱為阻滯性房性期前收縮。

  2.房室交接處性期前收縮

  除提早出現外,其心電圖特徵與房室交接處性逸搏相似。過早搏動衝動侵入竇房結的形成不完全性代償間歇,不干擾竇房結自發除極的則形成完全性代償間歇。

  3.室性期前收縮

  QRS波群提早出現,其形態異常,時限大多>0.12秒,T波與QRS波主波方向相反,ST隨T波移位,其前無P波。發生束支近端處的室性早搏,其QRS波群可不增寬。室性期前收縮後大多有完全代償間歇。基本心律較慢時,室性期前收縮可插入於兩次竇性心搏之間,形成插入型室性期前收縮。偶見逆傳至心房的逆行P波,常出現於ST段上。

  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有時由兩個以上異位起搏點產生,心電圖表現為二種或二種不同形態、配對間期不等的期前收縮,稱為多源性期前收縮。連續二次或三次和以上的期前收縮分別稱為連發和短陣心動過速。

  心臟早搏的診斷

  1.病史、症狀

  由於患者的敏感性不同,可無明顯不適或僅感心悸、心前區不適或心臟停跳感。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風溼性心臟病病史的詢問有助瞭解原因指導治療,注意詢問近期內有無感冒、發熱、腹瀉病史有助是否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判斷。洋地黃類藥物、抗心律失常藥物及利尿劑的應用有時會誘發期前收縮的發生。

  2.體檢發現

  除原有基礎心臟病的陽性體徵外,心臟聽診時可發現在規則的心律中出現提早的心跳,其後有一較長的間歇***代償間歇***,提早出現的第一心音增強,第二心音減弱,可伴有該次脈搏的減弱或消失。

  3.心電圖

  心電圖對期前收縮有診斷意義。房性期前收縮為提早出現的QRS波其前有一異形P波,其後有一不完全代償期,QRS波形多與正常QRS波形一致。結性期前收縮提早出現的QRS波與正常QRS波相一致,其前無P波,代償期完全。室性期前收縮提早出現的QRS波寬大畸形,代償期完全。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可詳細記錄期前收縮發生的多少,發生的規律,治療效果等。懷疑心肌炎者可行血心肌酶學檢查。心臟超聲檢查可發現心肌病和部分冠心病患者。長期服用利尿劑和懷疑洋地黃中毒者應測定血電解質,必要時測定血洋地黃濃度。

  

  1.無器質性心臟病基礎的期前收縮,大多不需特殊治療。有症狀者宜解除顧慮,由緊張過度情緒激動或運動誘發的期前收縮可試用鎮靜劑和β-受體阻滯劑。

  2.頻繁發作,症狀明顯或伴有器質性心臟病者,宜儘快找出發作的病因和誘因,給予相應的治療。

  3.除病因治療外,可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房性和房室交接處期前收縮大多選作用於心房和房室交接處的Ⅰa、Ⅰc、Ⅱ、Ⅳ類藥,而室性期前收縮則多選用作用於心室的Ⅰ類和Ⅲ類藥。有潛在致命危險的室性期前收縮常需緊急靜脈給藥。以Ⅰb類為首選。急性心肌梗死初期仍常首選靜脈給予利多卡因。心肌梗死後若無禁忌,則常用β-阻滯劑治療。原發或繼發性QT間期延長綜合徵患者,禁用Ⅰ類藥,原發性者可選用β-阻滯劑、苯妥英或卡馬西平。繼發性者去除病因,宜用異丙腎上腺素或心房或心室起搏治療。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