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給患者帶來的影響

  很多人認為消化不良是一種小疾病,不會給身體帶來影響,稍微注意下飲食不吃太飽就沒事了,其實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消化不良的影響還是蠻嚴重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消化不良的影響,希望能幫到你。

  帶來的影響

  營養不良:眾所周知,長期消化不良直接影響胃腸對食物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導致營養不良。表現在成年人身上就是氣虛乏力、面色無光澤、免疫力差,如果發生在青少年身上,則會影響其身體及智力的發育。

  易患慢性胃腸疾病:很多慢性胃腸疾病的前兆就是消化不良,預示個人消化功能出現問題,甚至存在炎症和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則可能進一步轉為慢性胃腸疾病,給後期的治療增加了難度。如胃竇炎的發生就和消化不良存在著密切的聯絡,長期消化不良使食物殘渣停留在胃竇部的時間延長,長年累月,胃竇部發炎潰爛導致胃竇炎的發生。

  增加癌變機率:如果原來就患上慢性胃腸疾病,那麼一方面原發病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狀,另一方面,消化不良的症狀預示著慢性胃腸疾病的惡化。比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如果長期消化不良,且近期腹脹明顯,食慾不佳,大便異常,那麼就要考慮萎縮性胃炎的可能性,甚至不排除癌變危機。

  導致貧血:一方面是因為消化不良導致營養不良進而發生貧血,另一方面是由於消化不良加重胃腸蠕動障礙,發生便祕便血。還有一方面是由於消化不良的原發病造成的胃腸慢性出血,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

  致病因素

  1、生活習慣:煙、酒、咖啡、濃茶和高脂食品都會刺激腸胃粘膜,所以日常生活中經常攝取這些物質的人也易患消化不良。

  2、精神緊張:長期的精神緊張和壓力會引起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調節失常,引發消化不良。

  3、藥物:如上文提及,有些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藥會刺激胃腸道。很多老年服食的關節藥和中風、心臟病人服食的阿斯匹林,均會對胃部構成損傷,造成胃和上腹部的痛症。這些藥物引發的潰瘍,通常發生在胃部多於十二指腸。

  4、消化道不正常蠕動:消化道蠕動變慢,會令病人感到腹脹和肚子很飽,若出現逆蠕動,就會令人感到噁心甚至嘔吐。

  5、胃酸分泌改變:胃酸過多或過少影響消化功能,但有些病人即使胃酸分泌正常,但由於胃粘膜對胃酸的敏感性發生變化,都會出現消化不良。

  6、幽門螺旋桿菌:寄生於胃內的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耐酸菌,可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有一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胃部會出現這種病菌。

  臨床表現

  1、早飽,腹脹,噯氣

  早飽,腹脹,噯氣為常見症狀,可單獨或以一組關頭出現,欄或不伴有腹痛,早飽是指有飽感但進食後不久即有飽感,致攝信食物明顯減少。上腹脹多發生於餐後,或呈持續性進餐後加重。早飽滿和上腹脹常駐伴有噯氣。

  2、上腹痛

  上腹痛亦為常見症狀,部分患者以上腹痛為主要症狀,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狀。上腹痛多無規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與進食有關,表現為飽痛,進食後緩解,或表現為餐後0.5-3.0小時之間腹痛持續存在。

  3、功能性消化不良

  凡具有有上述消化不良症狀,而無確切的器質性疾病可解釋者,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此類消化不良發生率最高,大部分人都有經歷。發病原因主要和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如情緒波動,睡眠狀態,休息不好,菸酒刺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