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鋼琴節奏不好怎麼辦

  節奏是音樂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像人的脈搏跳動一樣,沒有節奏,音樂就沒有生命。掌握準確的節奏是音樂表現的基本要素。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節奏不穩解決的辦法

  第一,明確作品的節奏要求。作品的每個段落都有明確的節奏要求,雖然演奏中的處理不同,但不能拍子不準,或隨心所欲地任意變化,造成彈奏不嚴謹、不完整,並錯誤理解作品的性質等,導致音樂表現的缺陷。

  第二,控制節奏和速度。節奏和速度都是在有限範圍內有規律地進行的,不能在容易彈奏的段落上就加快,而在難度大的段落上就不自覺地放慢,使作品的彈奏缺乏整體感。

  第三,抓住節奏的拍點。節奏都是有強弱的,抓住強位音的頭,就是抓住了節奏的點。每個拍點都能準時地彈下去,就有了節奏的穩定感。

  第四,抒情而稍慢的樂曲要有流動感,否則容易拖沓;輕快而活潑的樂曲要有穩定感,否則容易往前趕。

  節奏穩當的方法

  第一點:節拍。

  通過唱:

  1.認清譜號,拍號,調號,臨時變音記號。認準各種音符以及休止符。

  2.找準拍點,唱出正確節奏的音符。

  3.熟悉旋律。

  4.搞清楚譜上各種標示記號,如指法及奏法。

  5.心裡有數,胸有成竹。

  6.養成良好的讀譜習慣。

  7. 培養樂感。真是一舉七得。

  強調第二點:找準拍點。

  首先,看清拍號。如2|4拍。即以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兩拍。

  那麼首先你就要看你想要用幾分音符來打拍子。因為對於小初學琴童來說,拍子分得細一點更容易搞清楚音符之間時間關係。假定這時候用八分音符來數拍。那麼就變成以8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四拍。其次,找準拍點。每一拍的拍點在哪裡?這個搞清楚非常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曲子中有附點,切分,休止符,保留音,倚音,顫音,三連音等等,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和16分音符交替出現,感覺很亂,我們唯一能理清脈絡的,就是找到每一拍的拍點,具體落在哪一個音符上?延音上?休止符上?不好記的地方,用筆來幫忙,一邊用手或腳打拍,一邊認音,一邊唱***休止符一定要唱出來***,一邊找拍點,一邊作記號。理清了每一拍,打著拍子唱得順了,OK,這時你可以開啟琴蓋啦。

  心裡有數了,學起來就順手多了!同時也潛移默化音樂在內心的感覺----樂感。當然,不是說唱順了就一定彈得順,手指彈奏習慣的養成肯定需要多次的反覆練習,先分手,分節,分難點慢慢練習***補充一句,在對樂曲還不是很熟悉時,儘量拒絕從頭到尾地練習,而是一句,一節,一段的練***,有一定的手指彈奏習慣後再合手練,合手之後又分手,彈不順的地方強化練習,如此一再反覆。慢的東西整順了,是為細膩和精巧打好基礎。不經過動腦的慢練的快速彈奏,很難經得起推敲。兩個字:粗糙啊!唱對了才能彈對。看起來貌似多了一個步驟,實則卻是省了好些時間***分手,分節練亦然***!而且通過唱慢慢會獲得很自然,很準確的節拍感,以及美妙的音樂旋律感。這可是個大收穫啊。這種方法,正是傳說中的離琴唱譜。切記先動腦,後動手的方法要貫穿學琴始終。

  第三點:手指能力決定了節奏快慢的範疇,切不要盲目地任性地快。

  聲音含糊不清和力量不均勻,快就完全沒有意義。所以對節奏的要求始終要控制在自己能較為輕鬆駕馭的技術能力範圍之內。

  對初學者來說,一開始不要太相信自己內心對節奏的感覺。盲目信賴自己的感覺,以為感覺對了就對了。其實不然。初學階段在對節奏沒有完全把握前,感覺是錯的多,對的少。所以彈奏的時候可合理,適當地運用節拍器,檢查自己的節奏是否真的準確。

  加強固定節奏的方法

  1.使用節拍器

  借用節拍器固定的節奏點來訓練和固定內心的節拍感,慢慢地養成強化數拍子的好習慣,這樣很快就可以穩定內心的節拍感。

  2.邊數拍子邊進行不同節奏的練習。

  千萬不要在心裡默數,如果節拍還不夠穩固的話,經常一邊數一邊越來越快還不自知,甚至嘴巴早就被手上彈奏的曲子給帶跑了還糊里糊塗地以為自己是對的。

  不要用腳打節拍,因為將來腳是要用來踩踏板的。所以,最困難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邊打著節拍機一邊大聲數著節拍,讓我們用耳朵去聽自己數出來的節拍,讓彈奏的手跟耳朵聽到的節拍和嘴巴數出來的拍子吻合。

  3 . 彈奏的時候內心要去感覺各種不同節奏的區別。

  結合每一酋曲子的節拍,把音樂旋律的律動感與本節奏的基本特點結合起來並彈奏出來。比如音拍比較方正,拍感是“強、弱、次強、弱”,如同雄壯的進行曲給人勇往直前的奔騰感。導拍是個旋轉的圓形,拍感是“強、弱、弱”,如圓舞曲華麗的舞步,優美典雅熱情奔放……

  4.抓住音樂內在的節奏律動。

  要學會根據音樂的需要伸縮節拍,構成不同的節奏長短組合。例如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主題和伴奏就像兩根完全相同的平行線一樣,假如彈奏時左右手分別壓縮拉伸節拍,音樂聽起來就會具有詩意和特別的趣味。雖然從微觀上看,這樣做區域性改變了速度,但從巨集觀上來看,它們仍屬於整體速度統一不變的方式。

  5.學會傾聽。

  彈奏***特別是對一個大作品作整體的彈奏***時,一定要豎起耳朵聽自己彈奏的音樂,留意自己對速度的處理會不會有太突兀或太拖沓的地方。其次,一定要根據作品 的年代和風格來決定如何處理速度;速度的彈性和區域性的伸縮處理,在節奏尺度上也一定要遵循速度的總體佈局並符合作品最終的整體形象,比如演奏古典作品時在節拍上要有節制,不能像彈浪漫派作品那樣自由。

  6.保持獨立,雙手齊步走!

  任何的節奏訓練,都應強調保持雙手的獨立性,加強弱指的技術控制力,千萬不要趕或拖拍子,任何手指均不能出現滾、溜等不均勻的現象,尤其是當兩手彈不同節拍的時候***三連音對兩個八分音符之類的節拍轉換***,不論節奏如何變化都一定要做到雙手齊步走,切記!

  建議每天都開啟節拍器練琴,先從一個自己能掌控的慢速度開始。之後,按照一定的比例開始提速度,一步步地去適應在不同節拍速度下彈奏相同的作品,這可以幫你較快地建立內心的節拍架構。經過這些針對性的節拍訓練之後,再在音樂處理時做速度的拉昇也就能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