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如何學習古箏的方法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它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的表現力,因此深受人們喜愛。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古箏的方法

  第一要有興趣

  學古箏是一門才藝,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什麼都提不起精神,只會浪費時間。因此學古箏一定要自己打心裡喜歡,那樣才能學得更好。

  第二要認識古箏

  古箏是中國非常古老的漢民族絃樂,屬彈撥樂器。古箏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的表現力。結構由面板、箏碼、琴絃、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好的古箏,想學好古箏就很困難。買古箏建議選擇大廠家,那樣各方面都有保障。敦煌、音美爾、朱雀就是很好的選擇。敦煌,古箏音色亮且比較適合快節奏的曲目。音美爾古箏,高中低音銜接出色,音色越彈越有韻味。朱雀古箏,餘音特別悠長,特別適合慢節奏的曲目。

  第三要有一個好老師

  古箏作為一種並不那麼容易學成的樂器,單靠自學是很困難的,因此需要找一個好老師。老師一定要是權威專業的,如果不專業,打下了不好的基礎,以後向更正過來,是非常困難的。怎樣選擇老師呢?看老師的軟硬體,學歷背景和授課水平,首選各大音樂學院古箏專業師資,次選各大院校藝術系古箏專業和音樂學院音教專業古箏方向師資,一般不建議選擇沒有經過正統、規範音樂相關學習而僅僅考過古箏多少級的師資。專業的好老師保證你能學到規範的指法、技巧和樂曲處理,不至於走彎路。

  第四要合理安排時間古箏練習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要多練。要保證每天有1~2個小時的練習時間,對於初學者,不讓手指感覺太疼,也不要讓自己太累,否則會失去興趣。如果進入中級階段,則每天要保證2個小時以上。對於高階階段,如果還想提升的話,可以5個小時左右這個沒有嚴格的規定,視個人情況而定。這個很重要,功夫大部分在手上,光學不練哪怕你天資再高也彈奏不出美妙樂曲。

  第五古箏的基本功要紮實

  建議一開始練琴的時候,先注意自己的坐姿、手型,然後開始練習指法***比如勾託抹託、大撮小撮、上下滑音、顫音***,左右手換著練,如果覺得這樣練習沒有參考和標準的話,不妨買一本《每日指序練習》照著練習,一開始不用雙手練,分開練,熟了再合。指法練習完之後再練習練習曲、或者樂曲,每次練琴,基本功的練習要佔到三分之一或者更多的時間。

  總結:無論做什麼事,都貴在堅持。希望大家都能在古箏學習中取得成績。

  古箏結構和發音

  古箏的結構與形狀就是一個能發出音樂聲音的木質共鳴箱。它長方形的拱形面板與平直的底板一般採用質地比較鬆軟的、吸水性比較強的桐木製成,側板的內壁採用白松,外壁採用紅木鑲貼。一般琴身的側板高度為60mm左右,長度為4075px左右。

  古箏是彈撥樂器,用手指撥彈琴絃可引發琴絃的振動產生聲音。振動的琴絃通過琴碼***雁柱***與音柱把振動傳達到共鳴箱面板,面板振動再引起共鳴箱腔內的空氣振動,再通過底板的振動及反射加強腔內空氣與面板的振動。由多次振動被擴大了的古箏聲音,同時從底板的音孔傳出來就是我們聽到的樂音。

  彈奏古箏的基本指法

  右手基本指法有:託、劈、抹、勾、小撮、大撮

  託└ 拇指向箏外側方向彈弦

  劈 ┐ 拇指向箏內側方向彈弦

  抹 食指向箏內側方向彈弦

  勾 ⌒ 中指向箏內側方向彈弦

  小撮└***譜子上下方託,上方抹標記***

  手型:右手握拳後自然鬆開,掌骨突出,同時彈奏託和抹,即為撮。例如:大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放在中音2上***隔一根弦***,同時彈奏。

  動作要點:彈奏小撮指法時,大指一定要與食指相對用力,“託”、“抹”同時觸弦、同時放弦,注意觸弦後虎口呈圓形。***即兩個手指的小關節充分彎曲,有撿豆子的感覺***

  大撮└⌒***譜子上下方託,上方勾標記***

  手型:右手握拳後自然鬆開,掌骨突出,同時彈奏託和勾,即為大撮。例如:大指放在高音5上,中指放在中音5上,同時彈奏。

  動作要點:與小撮一樣,大撮也需要二指同時相對用力,“託”、“勾”同時觸弦、同時放弦,注意觸弦後虎口呈圓形。***即兩個手指的小關節充分彎曲,有抓皮球的感覺***

  左手基本指法有:上滑音、下滑音、顫音

  左手顫、滑音基本手型

  上滑音↖ 右手彈弦後左手按此弦,使音上滑

  手型:左手半握拳狀,掌心向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並齊,輕放在琴絃上,大指小指自然放鬆放好,整個左手有點像數字六的手勢,在保持手型的基礎上,下按琴絃。先彈再按故名“上滑音”。

  動作要點:右手彈弦時左手在琴碼左方將所彈的音按至下一根琴絃的音高,利用餘音使整個上滑過程連為一體。

  下滑音↘ 左手按音弦,右手彈弦,左手按弦使音下滑

  手型:左手半握拳狀,掌心向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並齊,輕放在琴絃上,大指小指自然放鬆放好,整個左手有點像數字六的手勢,在保持手型的基礎上,下按琴絃。先按再彈故名“下滑音”。

  動作要點:左手在琴碼的左方先將音按至下一根琴絃的音高,然後右手彈奏琴絃,當右手彈完後將左手慢鬆開,利用餘音使音由高至低連成一體。

  上下滑音均需要多聽、多練習、多比較,待餘音過後再鬆手。

  顫音﹋又稱吟音。輕輕揉動琴絃令樂音微微顫動。

  手型:左手半握拳狀,掌心向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並齊,輕放在琴絃上,大指小指自然放鬆放好,整個左手有點像數字六的手勢,在保持手型的基礎上,均勻地上下起伏按、鬆琴絃。

  動作要點:肩膀、手臂、手腕放鬆,用前臂的力量通過腕帶動指尖下壓到琴絃上,然後上臂、腕提起,手和腕放鬆,使絃音恢復原音高。左手顫音時上下幅度一定要均勻。***找拍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