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補血小板來的方法

  在孕期,很多孕婦會出現血小板減少症,其實這並不是簡單吃點“補血藥”就可以“補”上的,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血小板減少症是妊娠期最常見的血液學異常,甚至超過了貧血。但很多孕婦經常忽略產檢時化驗單上這一指標。即使發現,也以為自己吃點“補血藥”就可以“補”上。但事實並非如此。專家提醒,6%~10%的妊娠婦女會出現血小板減少症。雖然妊娠期血小板減少可能只是一個良性的生理性過程,但也可能預示著凶險的結果。因此,妊娠期一旦發現血小板減少,必須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妊娠中出現的血小板減少,也可能是某些妊娠所特有的或妊娠易患的嚴重病症的表現之一,如先兆子癇、HELLP綜合徵、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徵、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因此,醫生建議,妊娠期發現血小板減少者,一定要到醫院檢查。

  1、在日常飲食中應該增加營養,多食雞、鴨、魚、肉、牛奶和豆製品等,選擇含鐵較多食品如動物的肝臟、腎臟、心臟、瘦肉、蛋黃,蔬菜以波菜、芹菜、番茄,水果中以杏,桃,李、葡萄乾、紅棗、波羅、無花果等,還可以選用燉烏雞,花生等補血。

  2、如果確實是低的,快到分娩時可以用丙種球蛋白治療,往往可以迅速提高血小板,懷孕對血小板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本身就有導致血小板降低的疾病,在孕期可復發或者變嚴重。

  3、多食含豐富,優質蛋白質白質,鐵、鈣、磷及維生素食物,如木耳,海帶,動物肝臟,果類,避免食用醃製類和有硬殼類食物。多吃花生、紅棗和紅豆。

  孕婦補血小板的食譜

  1、棗羊脛骨糯米粥:取羊脛骨1--2根,紅棗20枚,糯米100克。先將羊脛骨洗淨敲碎,加水適量煎取湯汁,去骨後與淘洗乾淨的粳米和去核的紅棗一同入鍋,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繼,調味後即可食用。具有補脾養血,補腎益氣功效。

  2、根藕節煎:取鮮白茅根60克,鮮藕節60節。將白茅根挖採後洗淨,切段。將鮮藕挖採後,切下藕節,洗淨,切片,與白茅根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上下午分服。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功效。

  3、米燉紅棗:取花生衣30克,紅棗20枚。將紅棗洗淨,與花生衣同入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煨燉30分鐘,即成。上下午分服,飲湯,吃花生衣,嚼食紅棗。具有補氣攝血功效。

  4、牛奶:取蜂乳20克,牛奶250毫升。將牛奶倒入鍋中,煮沸,晾至溫熱狀態時,加入蜂乳,攪勻即成。早晨與早點同時服食。具有益氣攝血,補精養血功效。

  孕婦血小板低的注意事項

  1、孕婦要避免外傷和感染,這二者會增加血小板的消耗。

  2、孕婦禁止使用損害血小板的藥物和檢查,如不要服用磺胺類藥物、阿司匹林和進行X線檢查。

  3、孕婦要在預產期前1周住院,為分娩做準備,以減少分娩時的危險。

  4、向醫生陳述病史,在產前2周口服潑尼鬆,以提高血小板數量,阻斷胎兒體內出血傾向,減少分娩時的出血量。

  5、孕婦分娩後要在醫院住一段時間,讓醫生對母嬰雙方的病情進行觀察和治療。

  6、避免母乳餵養嬰兒,以免母體的抗血小板抗體和藥物經乳汁進入嬰兒體內,而傷害嬰兒。

  7、產後要避孕,不宜生第二胎,也不要用避孕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