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樓古箏譜

  上樓 曲目介紹

  上樓是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曹東扶先生所編的一首河南古箏曲。

  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希望您會滿意。

  

  上樓 作曲者作品

  1948年春,在鄧縣民眾教育館的支援下,他發起鄧縣大調曲子研究社,一年後改建為縣曲藝改進社,任副社長。他積極引導大家革新,一些傳統曲牌如《軟詩篇》、《詩篇》、《太湖》等之旋律,過門等不同程度的改進。在曲藝界推廣開來,並被曲劇界借鑑。1951年他率領社員投入抗美援朝的宣傳活動,親自創編、移植出《漁夫恨》、《解放鄧縣》、《王仁千喊城》、《歷代帝王圖》等曲段,深入各鄉鎮義演。1953年隨南陽專區代表隊參加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並獲獎,4月隨省代表隊赴武漢參加中南五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其古箏、琵琶獨奏,每一曲畢,臺下即報以長時間掌聲,竟連續返場六、七次,氣氛熱烈之至。會後不久,即應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之邀,與謝克宗等一行五人赴北京進行大調曲子的錄音工作,研究所在此基礎上出版了《河南曲子板頭曲選》一書,由此曹東撫與大調曲子藝術享譽全國。

  上樓 作曲者受邀

  1954年開始,他先後應邀到河南師範專科學校、鄭州藝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任古箏、三絃、琵琶教師,使他接觸到音樂界許多行家裡手,他謙恭求教,博覽群書,並開啟門戶之見,學習雙手抓箏、進而相容眾長,創研出一套獨特的彈奏技法。如緣於唱工的“咬字”技巧,創造出帶有強勁音頭的“搖指”;特為演奏低沉旋律而設計的“遊指”;超出一般小二度,感情激昂的“大顫音”;悲哀欲絕、高難度的“小顫音”、左手“速滑音”;利用弦的餘音而產生特殊效果,嫋嫋不絕的揉彈間奏等特技,大大加強了樂曲的表現力,加之他對古箏曲深切體會的細膩處理,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及濃郁的地方氣息,形成了獨特的曹派古箏藝術風格,成為中國古箏藝術四大流派中的河南箏的傑出代表和奠基人,在中國箏壇居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