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笛子的方法有哪些

  吹笛子看起來並不是什麼太難不了的事,但是,他和其他各種技術一樣,再聰明的人,若不付出辛勤的勞動,不下一番苦功,也難以取得成功的,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好笛子的步驟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好笛子的步驟

  ***一***決心“自討苦吃”

  吹笛子看起來並不是什麼太難不了的事,但是,他和其他各種技術一樣,再聰明的人,若不付出辛勤的勞動,不下一番苦功,也難以取得成功的,所謂“紅梅香自苦寒來”,就是這個道理。練習笛子有時很累,口乾舌噪;初學者累過了頭,還可能頭昏眼花。如果吹奏者沒有決心,就不會有那種“自討苦吃”的勁頭,也不會有長期堅持苦練的意志。這種決心,又要來自正確的思想支援和對笛子的熱愛,如果只把笛子當成個人消遣自娛的玩具,那是絕對吹不好的。在舊社會,許多民間藝人,為了吃飯,為了生存,他們在各種情況下苦吹苦練,終於練就了一手好功夫。今天我們學笛子,目的不只是為了飯碗,應當把笛子當做為人民服務的工具,熟悉它、精通它,用它來更好地為人民做出貢獻,來表達自己的心聲。為了攀登技藝的高峰,就要不怕累、不怕苦、不怕困難、不怕流汗、不怕耗費心血頑強地練下去。

  ***二***打好功底子

  笛子吹得好不好,要看他的功底打的牢不牢,基本功能否過得硬,馬馬虎虎、差不多,是不行的。笛子的基本功是什麼?我想大約包括氣功、嘴功、舌功、指功等。其中每一項基本功都有它的明確要求,氣功大致的要求是:吸氣要足,蓄氣要滿,搶氣要快,呼氣要勻。嘴功就是指嘴上的勁能控制音的高、低、強、弱變化的能力,要求能軟能硬,能鬆能緊。舌功指的是舌頭上的功夫,它的大致要求是:靈活、有力、準確、乾淨、能快能慢、能柔能剛。指功的大致要求是:手指的各種指法要高度靈活自如,快而不短不亂,慢而不跛不斷,滑抹無痕,顫動均勻。這些基本功的要求,都有它一定的技巧作為基礎:氣功主要就是呼吸運氣的技巧;嘴功主要是嘴上的控制能力;舌功主要是各種吐奏與花舌的技巧;指功主要是指法變調,疊、打、顫、滑和各種叉角吹法。以上這些就是我們所稱的基本功、基本技巧,或常規技巧。這些技巧用處最大,在任何曲子裡都用得上。吹奏的好壞,固然要看他的素養和表現能力如何等等,但主要的還是要看他的這些常規技巧掌握得怎麼樣,也就是說要看他的基本功是否能過硬。

  在日常的基本功訓練中,有兩種值得防止的現象,一種是,某些人只是為了自娛,每天吹一些“優雅”的小調,越吹越來勁,而不練基本功。另一種是,誤認為只要練一兩個所謂的“高階”技巧,笛子就會吹得好。因此每天只是練那一兩種“高階”技巧,學鳥喧,仿雞鳴,以及殺豬、宰羊、母雞下蛋聲等,並以些誇耀於人,也不去練基本功,結果技藝遲遲提不高,不能很好適應工作需要。相反有的人在平日練習中,總是踏踏實實地去練較困難的技巧,但由於他的常規技巧掌握得很好,所以吹得聲色優美,有強有弱,有快有慢,乾淨利落,富有生氣,充分表現了樂曲內容,同樣受到了聽眾的歡迎。因為任何曲子,較困難的技巧最多在一兩處使用一下,而用之最多和起主要作用的還是那些常規技巧,即基本功的體現。所以,我們在練習時,一定要多練基本功,重點練習那些常規技巧。在保持基本功過硬的基礎上,再去練習一些較為困難的技巧。這樣,收效一定會很快。

  在音樂學院一般都有教材和老師指導,但對廣大業餘吹笛者來說,卻缺乏這樣的條件。常常就因沒有教材,無人指導,每日拿起笛子不知從何處練起,練些什麼心裡沒底。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我想每天可以吹吹長音,以練呼吸運氣、強弱控制修飾音色,以增強氣功。吹吹梆笛,拔拔音高,以增強丹田控制和嘴功。用音階級進或跳進的辦法練練單、雙吐,以增強舌功。再者就是選一些已出版的、有針對性的獨奏曲片段,練習指功、舌功。只要這樣堅持練,反覆練,也是可以使基本功逐步過硬的。

  ***三***迎難而練,持之以恆

  練基本功有兩點必須做到:第一是迎難而練;第二是持之以恆。迎難而練,就是要求在各種困難條件下去練。可是有些人碰到一點困難就不想練了,如:天熱不想練,天冷也不想練,颳風下雨天不想練;肚子餓了又沒勁去練;吃飽脹了也不想練;在室外怕人聽見譏笑不敢練。練習時,總想找一個空房子,端上一把椅,熱天一把扇,冷天一盆火,這樣能練出過硬的功夫嗎?

  炎熱的夏天,往往由於天熱出汗、笛身滑滾不易持笛,同時由於天熱笛膜變化很快,以致共鳴***音色***不好。但是,這並不是不能克服的,這就要靠在熱天練,摸索找規律;適當地選擇調換笛膜,正確地根據熱度的情況確定笛膜的鬆緊,或者採取“罩膜法”***用硬紙或鋼皮做個罩,罩在膜孔上,以防太陽照晒***等種種手段來解決和適應在談熱情況下吹奏的能力。冬天天氣冷,這應是練笛子的好時機,要不怕冷,不烤火,或敢於到室外去練***特別嚴寒地區例外***。腳冷凍了,就跑上幾圈,或跳上幾下,手實在冷了,就搓一搓。這樣一橫心,吹上半小時之後,手指也就靈活了,身上也就熱了,吹奏也就逐步得心應手了。

  我們的文藝是面向人民大眾的,要到農村、工廠和部隊演出,不會都有舞臺、都有禮堂,往往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只要在艱苦的條件下練出來的功夫,才能適應各種艱苦條件下的演出。俗話說:“夏練三伏熱,冬練三九寒。”看來是很有道理的。

  任何成績的取得都是刻苦努力的結果。一切不願作艱苦實踐,不想付出辛勤勞動下功夫去練,而想長個什麼竅門、捷路取得成功,那是不實際的。

  練習持之以恆,技藝方能精益求精。許多吹笛子者,特別是有些半會不會、半懂不懂的業餘愛好者,很大的問題就是不能持之以恆。有的人聽到別人吹得那麼好聽,心裡非常羨慕,也想把笛子吹好,但是一拿起笛子時,卻懶得多吹,練了十分鐘,口腔稍稍酸了一些就放下笛子休息,吸上一支菸,喝上幾杯水,一耽擱就是一陣子。還有的人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情緒來了練幾天,練了幾天又沒有了勁頭,因而吹了多年的笛子,功夫還是不過硬。所以在練習時一定要象個練的樣子,拿起笛子至少兩個小時不停頓地進行練習,不累不休息。而且還要在口腔最累最酸時,在難以堅持的情況下,儘量堅持到最後一分鐘,因為這往往是最關健的一分鐘,最能長功的一分鐘。

  ***四***風格與特點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幾乎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笛子。由於每個民族和每個地區人民的各方面條件和自然環境掛一漏萬同,所以都具有自己不同的風俗習慣。廣大的笛子愛好者也就由於自己所處的地區環境不同,加上各人的文化程度、生硬條件以及個性愛好等方面的某些差異,因而,就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吹奏特點。比如有些人善於吹奏北方風味的樂曲,有些人卻善於表現江南的風格;有些人愛用和善用吐奏、歷音等,而有些人卻善於運氣和運用各種裝飾手法,。這些不同的特點,進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演奏風格,這些不同的風格,又多體現在各種具體的技巧運用上。

  所以說各個不同的獨有風格,一般多是以對某些技巧的擅長為基礎的。比如江南風格,多強調氣息運用、強弱控制和手指的各種裝飾技巧,笛膜也較鬆軟,多用曲笛吹奏。而北方風格,則多用梆笛吹奏,善用花舌、歷音、剁音及滑奏。各種吐奏、南北風格均要運用,但北方用的更廣泛。

  我國的笛子技巧較豐富,一個人一下子要把所有技巧都掌握好運用好,是有些困難的,所以要有重點地去練。去發揮自己的特點或特長。但卻不能忽視,任何一技之長都不能單獨存在,必須要與其它技巧,特雖是基本功相呼相應。如果不練基本功,基本功還很差,就想搞出一個獨具一格的特點來,那是不可能的。如有的人對花舌、雙吐根本不會吹,甚至連音符都吹不出來,就一心想要發揮自己的特點,他的特點又在哪裡呢?還有一些人,就只善用歷音、滑音來吹一些曲子,不論山南海北都一個味道,不但觀眾不喜歡聽,就連他自己也感到無味不想再吹了。這樣他就把自己死死地限制在一個角落裡,難於前進,難於提高,就更談不上特點了。

  當然,我們應該在演奏上盡力發揮和施展自己的特點,但是其它方面也要能顧及到。如:他善於吹奏江南竹江,但也能吹奏北京風味的樂曲,只不過在程度上、分量上有所差異和側重而已。那種只顧及一方,而否認和不顧及其它方面的作法,是不恰當的。

  在掌握各種不同風格的練習中,重要的是防止混雜並打破習慣。每個人的演奏,或者每種風格的樂曲,都會有一些習慣的指、氣方法,如象顫音、剁音、疊打音等。這些習慣指法,在不同風格的樂曲中起著很好的效果,但是混雜了,就會四不象***特殊的借鑑、發揮例外***。混雜的原因,是個人原有的演奏習慣手法,服從於新風格的要求。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笛子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各種風格的樂曲,各派不同的演奏人材層出不窮。如:著名的演奏家馮子存老先生的北派風格;陸春齡的渾厚、優美、深情的南派演奏風格;加之藏族、蒙族、朝鮮族、新疆等不同的演奏風格;以及新創作的許多南北派特色的現代樂曲等,都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學習教材。我們應當儘可能地去努力練習,以豐富和提高自己的笛技與表現能力,會有助於發揮個人的特點。

  ***五***統籌安排,技無止境

  使用統籌法,科學地安排自己的練習計劃,不但可以節約時間,而且收效很大。有些人不知道使用統籌法,每天拿起笛子,東吹一句,西吹一段,陷入盲目。

  我們練笛子,不外乎就是長音、吐奏、手指練習、技巧練習和曲目練習等。而且往往都是先吹半小時的長音,然後音階、音程、各種吐奏,再吹一吹快速手指練習,接著就是曲目。這樣練習當然可以的,但是,如運用統籌法則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練習更多的東西,收到更好的效果。

  何為統籌法?即科學地合理地來安排時間,使之能同時進行的練習,不要再分做兩步。比如,在練習長音的半小時內,完全可以和迴圈換氣、顫音、花舌、滑音等同步安排練習。當長音吹響後,手指可以同時顫動,也可以上下滑動來結合音的強弱控制練習。在練習吐奏中,又可以同手指練習結合起來。曲目練習時,又可用改變吹法,加快或放慢速度等方法結合基本功練習。這樣,平時需要兩個小時練習的內容,約在一小時十五分鐘即可練完。

  統籌法我們應該用,但並不是非用不可,更不是說每時每次都必須統籌,而是根據情況合理安排。比如,在攻難點時,就最好不要統籌,然而在日常的練習中,統籌法無疑是科學有效的。

  學笛容易精通難。每一種技巧想要初步學會,並花不了多少力氣,但是想要精通它,高度地熟練它,卻不是短時間可以達到的。今天練的有些進步了,停上幾天不吹,又會感到生疏了。這就要求我們要經常練,吹一輩子笛子,練一輩子功。

  笛子上的吹奏技巧,它的熟悉、精通程度,也不是一直平衡不變的。在每個技巧與技巧之間,都存在著熟練與不熟練,精與不精的差別,這些差別的不斷出現,又不斷地去解決,就推動著你的笛技不斷向前發展。練笛子就是要在全面練習的基礎上,又要以主要精力,側重練習差的落後的那一方面,直到差別暫時不衡或者轉化。從新的現象上來看,原來熟練、精通的那一面雖然在原程度上並未下降,但是由於原來差的方面趕上去了,它卻變成差的落後的了。練習始終都應是在全面進展的前提下,不斷找出你的薄弱一方,側重練習,求礙平衡與轉化,一直這樣反覆下去,永不滿足,永不停止。

  ***六***練特技,攻難點

  吹笛子往往在工作中和日常練習中都會碰到一些難點。有的人不會打花舌,有的人某個手指、某一句曲調,或某一個高音上力不從心,還有一些較難掌握的“高階”技巧,往往練起來也遇到許多困難,怎麼辦呢?如果任其下去,就容易使一個人對吹笛子慢慢喪失信心,從此停止不前,甚至倒退下去;如果勇敢地突破了它,就可以更快前進。難點雖難,但決不是難不可攻,下決心集中精力練他幾小時、幾天、幾個月,就一定能攻克。所謂難點,並不是每個人都一樣,比如:甲吹不了花舌,但乙卻一練自會,丙的這個手指不靈,丁卻可能這個手指很靈。由此可以看出自己所遇到的難點,也正是自己的弱點,如果這個弱點不能得到克服,不能和其它技巧相應地發展,那麼,你的笛技就會成為畸形。技藝畸形的吹奏者,是難以演奏出很好的效果的。

  笛子上的一些特別的技巧,一般並不常用,能否掌握它,好象也無關大局,但是一個吹奏者基本功很好,再加上掌握運用某一兩種特技,這對他的演奏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演奏效果。所以我們在基本功基本過硬和一些常規技巧都能掌握的情況下,可以也應該去練練那些技巧。目前象“迴圈換氣”、“泛音”、“馬叫”、“喉音”,以及“雙音”、“同音換指”、“包吹法”等特技,已被子越來越多的人所掌握,所運用。

  學好笛子的要點

  一是,一開始用腳打拍子時,一定不能每一拍腳打一下,而是應該每小節只打一次,打第一拍。這一點對於形成節奏感特別重要。節奏感不是每一拍速度均衡就可以,而是內心的節奏,每小節第一拍要重。比如四拍子的音樂,要規律性按照“強 弱 次強 弱”發展。內心形成了良好的節奏感,以後再根據旋律需要可以漸強、漸弱,漸滿漸快等。

  用腳打拍子自是不雅,為專業人士不屑,但對於業餘初學者,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是,我師傅讓我跟著錄音,吹奏無太多節奏變化、無太多技巧的曲子。我師傅為了訓練我的節奏感,經常拿一根筷子,在一個梆子上給我打拍子。比如陸老的《中花六版》、《歡樂歌》、《姑蘇行》、《小放牛》的片斷,我都練習過。那時候我有一本《陸春齡笛子曲集》,還有陸老一盤音帶,《三六》、《行街》、《梅花三弄》等等,師傅也都讓我吹,他敲梆子打拍子。曲子中技巧的東西都讓我忽略,按基本要求吹奏主旋律部分。吹的時候,努力捕捉節拍點,體會、形成內心的節奏感。

  三是,有條件的人最好買一個節拍器。我當年吹笛子,縣城裡還沒有節拍器這個東西。後來我水平高一點,節奏基本穩了以後,暑假期間,師傅讓我在劇團樂隊裡,晚上演出時候去給戲曲進行伴奏***現在想來有點對不起臺下的觀眾,但當時觀眾是聽不出來的***。樂隊在舞臺一角,幕布基本蓋住了。夏天,沒有空調,電風扇吹。比較熱,蚊子也多。專業演員伴奏,我也坐在裡面跟著吹。本來只需要一個笛子的時候,實際上有兩個笛子在演奏。引子部分,別的樂器都停的時候,當然就只有專業笛子演奏,我就不能跟著吹了,否則不和諧就聽出來了。在樂隊的時候,師傅要求我最重要的不是聽另一位專業笛手,而是聽鼓點***板眼***。這個暑假的實踐,對我的節奏感形成幫助特別大。大家未必如我一樣幸運有好老師,有實踐機會。但如果有條件,建議購買節拍器,電子的也可以。沒有樂隊讓你實踐,就可以跟隨錄音帶、光碟、MP3音樂,一起演奏,訓練好節奏感。

  吹管樂都涉及音色的訓練。這個罈子裡大家似乎都特別關心音色,這是自然的。但是要注意,其實音準、節奏、音色三者中,音色在後面。當然,音色也十分重要。音色要好,當然笛子要好。能力上,音色最重要的就靠長音練習。吹的時候,不是一味求長,而是努力控制風門,耳朵仔細聽發出的音,如何飽滿、圓潤,並且不要越來越弱,而是要越來越強,可適當加一點氣震音。

  那時候,我師傅最反對我把精力放在滑音、剁音、飛指、花舌等技巧上面。他認為初學,最重要的是音準、節奏、音色,這三項過關了,你的吹管樂就上了道,會受歡迎。這些基本要求過關以後,技巧性的東西屬於錦上添花,以後慢慢來逐漸就會了。

  節奏訓練真是特別特別重要。我在這個論壇裡聽一些朋友吹的笛子,有的朋友音色、氣息控制、技巧都不錯,可是節奏不夠穩,尤其長音時,到底兩拍、三拍還是四拍,長音以後下一個音弱起還是強起,交代不清楚。這些朋友,如果加強節奏訓練,還可以很好地提高水平的。

  我上大學以後***工科***,特別幸運,學校音樂教育條件比較好,我通過考試***考簡譜和節奏譜***參加了一個20人的音樂選修課班,學習了四年音樂課程***鋼琴、樂理***。四年中每個星期天晚上從7點到10點11點都是音樂課***老師是音樂教育家、大提琴演奏家、前湖北省歌舞團團長、洪湖赤衛隊樂團指揮沈建軍教授***。每週上一次鋼琴課***另一位老師教琴***,要求每個學生每天在琴房練習一小時***我所在大學有幾十臺鋼琴,我們這個音樂班免費學琴、彈琴***。四年音樂課一直堅持下來,師範音樂系的課程全部我們快速過了一遍。我音樂上最大的收穫,是從欣賞民樂轉到懂得欣賞西方音樂。自己音樂技能上的提高,一是節奏感,二是和聲。因為鋼琴要左右兩隻手同時彈,節奏錯了兩隻手就對不上,因此學鋼琴的人節奏自然是得到很好訓練了。那以後,我都基本上沒有再練習笛子了。雖然我的竹笛許多技巧仍不到家,北派的曲子我沒有一個能吹完整。但是音樂感覺好了,我吹奏南派的曲子或者說就是吹歌曲,還是可以獲得我的音樂老師的認同,認為吹得比較好。沈老經常自己拉大提琴,我們音樂班另一個同學鋼琴伴奏,我們三個人演奏《姑蘇行》,演奏一些小民歌如《小河淌水》,音樂班的女生唱歌,那個效果真是美得不得了,無窮的享受,令人終生回味。

  當然,我有自知之明,直到今天,我的竹笛仍然屬於業餘水平。說這麼多,只是真心希望告訴與我一樣業餘吹笛的朋友:加強節奏訓練和音準訓練特別重要。沒有這兩條,無論如何下工夫苦練,仍是上不了檔次。音準和節奏沒有過關,最好不要花精力練習太多技巧,不要吹大的獨奏曲。我週末去公園,發現有不少朋友水平還非常有限、節奏感一點都沒有的時候,吹《水鄉船歌》和《春到湘江》,節奏非常糟糕,聽眾就非常難受了。不只是專業耳朵難受,一般老百姓耳朵也難受。

  倒不是說獨奏曲是專業或高水平演奏者的專利,自己喜歡當然可以。只是想說,對於玩音樂,音準、節奏真的特別特別特別重要,音色甚至還次要一點。要提高水平,首先要解決音準***尤其是指法錯誤帶來的音準問題***、節奏問題。

  20多年過去了,現在學習竹笛,條件比當年自然是好多了。在這個論壇,我們隨時可以找到熱心的專業老師甚至是專家指導,書店可以買到大量教材。笛子的教材通常不厚,半天時間就看完了。也是我的經驗,更是教訓: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按照教材進度,一條一條練習曲跟著光碟學習、一起吹,要循序漸進練習,儘量不要“信口吹”,或吹難度大、技巧高的東西。玩音樂,首先解決音準、節奏問題,這比什麼都重要。

  首先,竹笛基本功主要分為哪幾個部分呢?根據現今竹笛教學的主流看法,同時筆者也同樣認為,竹笛基本功主要分為三項——氣息,手指,舌頭,其所包含的技術練習要作為每天必練的日常練習。

  學好笛子的建議

  一、氣息

  氣息的基本功訓練主要是進行長音訓練、八度轉換練習。我們在演奏樂曲時,氣息首先要具備一定的長度,才能完整吹好每一個樂句。那麼,我們一口氣所能吹奏的時間越長,對我們演奏就越有利。我們先來看一看長音的訓練,這裡提供兩種練習方法。在做氣息練習時,儘量使用自己所有的最大的一支笛子***C調或以下***:

  1.長音練習***1***

  ***譜例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從高音6回到低音5,略***

  此條練習要求每個音用舌點出,把氣吸足但不要吸到極限以致無法控制。在練習時,我們每次要有意識地多吸一些氣,這樣氣量才能越練越大。吹奏的時間先保證6秒到8秒,隨著熟練程度增加可以逐漸增加長度。需要注意的是,長音練習最重要的是“質”***音的質量***而非“量”***音的長度***。不管我們能吹六秒還是八秒,我們首先要保證的是吹出結實飽滿的聲音,注重聲音的質量。有了“質”做基礎,“量”會隨著不斷練習,自然增加,反之,只顧“量”的訓練,“質”就會逐漸落後,從而越來越制約我們水平的提高和發展。

  那麼長音的質量該如何把握和檢驗呢?首先,我們呼吸要保持暢通,要把聲音吹飽滿,吹通透,不能有憋悶的感覺,吹出的氣要向外走,不能再向裡收或者嘴巴收太緊以至氣息受到阻礙,腹部根據音的高低,氣流的快慢、壓力做相應的支撐。如果把氣息比喻成從水龍頭流出的水,那麼我們人的腹部和嘴巴***口風***就像是一個水龍頭閥門,無論水龍頭開多大或多小,水總是從閥門裡均勻、順暢地流出,這是因為水龍頭承受了水流流出的相應的壓力,不大也不小。其次,要注意長音的穩定性。音頭要飽滿圓潤,中間要平直無任何抖動,結束音要整齊切斷不能有向下掉的感覺。整個長音要像一條直線,粗細均勻,無任何抖動。吹奏長音以音量稍大為好***mf-f的力度***,整體建立在自然平和、放鬆吹奏的基礎上。

  長音練習***2***

  ***譜例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從高音6回到低音5,略***

  這一條練習與前一條的區別是每一個長音前面都加入了四個短音,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我們知道,吹一個短音肯定要比長音容易得多,那麼我們先吹幾個短音,用好的短音來帶動長音的質量,檢驗長音,使吹奏的長音與短音相統一,筆者認為這種方法更具練習效果。

  吹奏此條練習短音可以不用舌吐奏,直接用氣撥出,把聲音吹響,找到通暢的、響亮的感覺,吹奏長音時要與好的短音音量、音質一致。練此條練習時速度不宜過快,要慢於每分鐘60拍,第四個短音結束後可適當停頓一下,做好充分吸氣的準備,再吹奏長音。在練習時,要注意短音短吸,長音長吸。

  在吹完長音練習之後,可進行氣顫音練習。筆者認為,需要注意的是,氣息練習一定要以平穩的長音為主,不能以氣震音方式代替平直的長音練習,這樣會影響氣息練習的效果,因為氣息的顫動會掩蓋聲音的平直。

  2.八度轉換練習

  此條練習是在長音練習進行之後來進行的。在吹笛子用氣的過程中,氣息的力度、速度、角度、氣流粗細***或風門的寬窄***與音區的高低要對應——音越高,氣息所需要的力度越強,氣流速度快,風門收窄、氣流收細,音越低則反之。吹笛子用氣時,每一個音就好像一個臺階,音向上走就要不斷的加力,音向下走則要不斷放鬆。八度的進行是大跳,氣息的鬆緊變化要明顯,把音吹到合適的位置上,這需要練習者多多揣摩,靠耳朵仔細傾聽。如果在八度進行中突然找不到某個音的氣息狀態時,可以把這個音單獨提出來吹,多吹幾次之後,鞏固正確的狀態後再放回到八度中吹奏。

  二、手指

  手指作為笛子基本功之一,它的要求是放鬆、靈活,能夠快速、準確地奏出所需音符和做出相應的手指技巧。手指上的技巧主要有顫音、波音、疊音、打音、歷音、滑音、剁音、贈音等等。其中顫、波、疊、打、歷、滑音用的最多,在這裡我們來研究一下練習這些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

  1.音階

  音階練習可以說是手指中最基礎的練習,例如趙鬆庭《笛子技巧十講》中的音階練習***P21***。

  例如馬迪《笛子基礎教程》中的音階顫音練習

  2.顫音、波音

  吹奏顫音,需要注意一下幾點:1起於本音,落於本音;2音要紮實飽滿,手指落孔時要按嚴,不要發出虛的聲音;3顫動的頻率要均勻,不可忽快忽慢。

  練習時可從低音5至高音6做每個音的顫音練習,每個音吹6-8秒。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顫音練習的同時,我們也可同時兼顧長音的練習,6-8秒即及涉及了長音的訓練。這樣,我們不光要注意手指的訓練質量,還要要細心追究長音的質量,這樣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波音,簡單的講,即“顫一下”,要求動作小,波動速度快,但是不能含糊不清,要把快速波動的音吹準,吹實。

  手指上的裝飾音大多很快,令人“聽不清”,但是這個聽不清不是聲音本身含糊不清,而是因為裝飾音所佔時值很短,速度太快所導致。因此,我們自身不能放鬆要求,一定要把音符吹清楚。所有的手指練習也都應該先以慢速為主,待練熟練準再加快速度。

  波音練習

  3.疊音、打音

  疊音、打音也是兩個常用的裝飾音,在使用過程中要求快速、準確並且順暢的奏出。由於在演湊中這兩個裝飾音的應用非常頻繁,我們應在日常的基本功練習中打好紮實基礎。下面是兩條練習曲供大家參考:

  ***此條練習曲選自耿濤《中國竹笛曲論》***

  4.歷音、滑音

  歷音、滑音也是手指上兩個重要的技巧,需要每天作為日常練習來訓練。演奏歷音,首先要注意每個音都要清楚準確,並且注意氣息的緩急配合,然後每個音演奏的時值要相等,是均等的等份,然後一串音階奏出時要連貫順暢,速度快,這需要先由慢速開始練習。演奏滑音,需要手指與氣息同時配合。需要注意的是,滑音的“滑”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滑動的速度主要取決於樂曲的演奏速度和主音時值的長短。關於這兩個技巧在趙鬆庭先生的《笛子演奏技巧十講》有相應的譜例和講解,並且可參照戴亞老師的教學示範。這裡譜例暫略。

  三、舌頭

  舌頭的基本功包括吐音、花舌等技巧,其中吐音是笛子演奏中舌頭基本功最主要的體現。吐音***尤其是雙吐***作為竹笛演奏中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技術,也是竹笛技術中的一個難點,是非常能考驗和體現一個人的功力的。對於吐音的訓練,即便是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也需要天長日久的練習才能練出過硬的吐音技術,業餘專業莫不如此。那麼,我們怎樣掌握正確的吐音方法呢?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笛子演奏家馬迪曾經說:“所謂吐音,不過是把平穩、飽滿的長音整齊切斷,變成短音而已,在音質上,吐音應與好的長音一致。”但在實際中,很多人吹出吐音的質量卻比長音差很多,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地方。同時筆者在此要提醒的是是:“長音”——“單吐”——“雙吐”——“三吐”,四者的關係是一環扣一環的,如果前一環或者前幾環出現問題一定要把前面的基礎打牢,而不要把過多時間花費在更高階的練習上。

  在吹奏吐音時,舌頭的動作狀態對吐音的音質有很大的影響。吹奏吐音時舌頭動作要靈巧有彈性,舌尖與上顎的接觸動作儘量要小,要像“蜻蜓點水一般”***趙鬆庭語***,同時可以想象一下單擊滑鼠的那種輕巧感。舌頭在吐音過程中過軟或過硬都會產生不好的效果,過硬則聲音僵硬笨重,遲鈍不靈敏;過軟則聲音乾癟無力,音與音會粘在一起導致聲音不清晰。在實際演奏中,不同音區、不同強度的吐音應使用與之相適合的力度,並始終保持舌頭的靈巧與彈性。

  要吹奏好的吐音必須要有合適的氣息與之配合。高音區的吐音應保持較強較急的氣流予以穩定支撐,舌頭也要稍微用一些力;低音區的吐音則應儘量放鬆氣息,以很緩的氣流去吹奏,舌頭吐的動作也應該放慢。在演奏快速密集的雙吐音階時應注意舌頭與手指的密切配合,兩者要速率一致,做到“點對點”上的十分精確,才可以使手指和舌頭協調配合,演奏出快速清晰的吐音片段。

  在練習吐音時,要注意打好基礎,循序漸進,當吐音演奏不清楚時應放慢速度練習,尋找自己在哪方面做的不足,在慢練的過程中要仔細體會舌頭、氣息、手指三者的協調合作,做到鬆緊平衡,吹奏出的音要飽滿、跳躍,具有顆粒感。在生活中,手中無笛可練習“徒手操”,即用嘴反覆快速輕念“吐庫吐庫 吐庫吐庫***特克、的各等其他相近的字也可以***···”“吐吐庫 吐吐庫···”“吐庫吐 吐庫吐···”等。當雙吐吹奏得不均勻時可增加反吐練習,即“庫吐庫吐 庫吐庫吐···”。切記練習吐音不可急於求成,需在正確方法的基礎上反覆磨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每天的雙吐訓練可先由中音1開始,在長音的基礎上吹雙吐,這一點是和顫音練習相同的。吹到高音6後,下行回到最低音。同時,在進行完此訓練後***練習的遍數要根據自身的練習時間和雙吐的技術水平來把握***,可進行反***雙***吐訓練,練習方法同前面一樣。在進行完最基本的雙吐練習後可找一些相應的吐音練習曲,許多教材都有此方面的練習。***另外花舌、碎吐等技巧應用較少,一般作為特殊技法,暫不作為基本功訓練而討論,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