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琵琶十大名曲欣賞

  琵琶是中國最有名的樂器之一,而至令也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那琵琶彈奏的名曲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中國琵琶十大名曲,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中國琵琶十大名曲:《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傳統琵琶大套文曲,樂曲通過描寫王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表達了哀怨悲切之情。此曲細膩地描寫了王昭君對故國家園的思念,抒發了一種哀怨悽楚的情感,曲調婉轉細膩,纏綿惆悵。在彈奏上充分發揮左手推、拉、吟、揉及擻音、帶起等技法,在虛音、實音的不同音色、音量的交錯配合中,運用彈、挑、泛等單音與拉、推、輪指等連指的巧妙穿插,使旋律更顯委婉柔美,表現出“聲聲掩抑聲聲思”的情緒,表達了古代婦女受壓抑的內心痛苦,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中國琵琶十大名曲:《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又名《潯陽夜月》、《潯陽琵琶》或《潯陽曲》,《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樂曲以鼓聲、簫聲起始,主題富於江南水鄉情調,其後各段運用擴充套件、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和水波聲、槳櫓聲等擬聲樂匯以豐富樂思。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於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中國琵琶十大名曲:《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稱曲中經典。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垓下決戰是我國曆史上一次有名的戰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向世人展現了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畫面。《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優秀代表作。在傳統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優美,節奏輕緩,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於描繪優美的自然景色或表達內心細膩的情感,而武曲則結構精緻綿密,旋律層次分明,情緒激烈雄壯,節奏複雜多變,多用右手力度較大的演奏技巧,擅長於表現強烈的氣氛和情緒,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氣勢雄偉激昂,風格旖旎壯美,藝術形象生動鮮明,是古典音樂的瑰寶。

  中國琵琶十大名曲:《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這首曲子取材與《十面埋伏》一樣,也是描述垓下之戰,同樣是採用章回式結構,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所以樂曲高昂,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所以樂曲沉悶悲壯。傳說虞姬在項羽聽到楚歌聲而自為詩後和曰:“漢失已落地,四面楚聲中,大王意氣盡,賤妄何聊生!”蘇軾也曾做詩:“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雲,蒼皇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京戲《霸王別姬》名聞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會帶給你更深刻的感受。

  中國琵琶十大名曲:《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是華彥鈞創作的一首琵琶獨奏曲,樂曲表現了作者對不平人世的無限感慨及對命運的態度。此曲經楊蔭瀏、曹安和二位先生錄音並記譜才得以儲存下來。據阿炳生前所言,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彈奏而成。但據楊蔭瀏查證,道家中並無此曲。樂曲第一段旋律與廣東音樂《三潭印月》曲首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華彥鈞根據他所熟悉的音調創作的。

>>>下一頁更多精彩“中國琵琶十大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