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名劍

  中國十大名劍分別為承影劍、純鈞劍、魚腸劍、干將劍、莫邪劍、七星龍淵、泰阿劍、赤霄劍、湛瀘劍、軒轅夏禹劍。下面請看小編一一介紹。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十大名劍

  中國古代歷史名劍——1、承影劍

  精緻優雅之劍。

  承影劍是一把精緻優雅之劍,鑄造於周朝,與 含光劍、 宵練劍並稱殷天子三劍。相傳出爐時,“蛟分 承影,雁落忘歸”,故名承影。後有由春秋時 衛國藏劍名家 孔周收藏。

  中國古代歷史名劍——2、純鈞劍

  尊貴無雙之劍。

  純鈞劍,又名純鉤劍。銅錫合金,是一把尊貴無雙的劍。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越國人歐冶子所鑄。

  “歐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鑄成五劍,一曰‘ 湛盧’,二曰‘純鈞’,三曰 ‘勝邪’,四曰‘魚腸’, 五曰‘巨闕’”

  “……揚其華,如芙蓉始出,觀其紋,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巖巖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此所謂純鉤耶。”

  “吳鉤越戟,純鈞湛盧。”唐·劉良注:“純鈞、湛盧,二劍名也。”也稱“純鉤”“淳鈞”。

  “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則不能斷,刺則不能入,及加之砥礪,摩其鋒鄂,則水斷龍舟,陸剸犀甲。”

  “山崩而落洛之水涸, 歐冶子而淳鈞之劍成。”

  中國古代歷史名劍——3、魚腸劍

  勇絕之劍。 魚腸劍,是 專諸置匕首於魚腹中,以刺殺吳王僚,故稱魚腸劍,是為勇絕之劍。出典 《史記·刺 客列傳》。

  魚腸劍,也稱魚藏劍,據傳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 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錫; 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製成。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記載

  使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之。”意謂極小之匕首,可藏置於魚腹中。一說謂劍之文理屈襞蟠曲若魚腸。

  中國古代歷史名劍——4、干將劍5、莫邪劍

  摯情之劍。干將,春秋時吳國人,中國古代傳說中造 劍的名匠,曾為 吳王造劍。後與其妻 莫邪奉命為楚王鑄 成 寶劍兩把,一曰 干將,一曰莫邪***也作鏌鋣***。干將將雌劍獻與 楚王,雄劍傳給其子,被楚王所殺。其子眉間尺長成,終於為父報仇。

  根據大約成書於東漢末年的《吳越春秋》記載,干將“採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以鑄鐵劍。三月不成。莫邪“斷髮剪爪,投於爐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製成的兩柄劍分別被稱為“干將”、“莫邪”。劍身均有花紋。 干將劍“作龜文”, 莫邪劍“作漫理”***水波紋***

  中國古代歷史名劍——6、七星龍淵

  誠信高潔之劍。這把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干將兩 大劍師聯手所鑄。

  歐冶子和干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 北斗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世巨龍盤臥,是名" 龍淵"。

  此劍鑄造的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還在於無法知道其事實姓名的普通漁翁:魚丈人。 全名“ 七星龍淵”,故又作“七星劍”。

  據傳: 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一路追趕,一天 慌不擇路,逃到 長江之濱,只見浩蕩江水, 波濤滾滾。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伍子胥發現上游有一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不見蹤影, 岸上追兵 悻悻而去。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 飽餐一頓。伍子胥 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只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託漁丈人千萬不要洩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仰天長嘆,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只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 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中國古代歷史名劍——7、泰阿劍

  威道之劍。劍名 泰阿***又名 太阿***十大名劍之一,泰阿劍是 歐冶子和干將兩 大劍師聯手所鑄。泰阿又作太阿,後為始皇佩劍傳至二世胡亥趙高亂政。太阿倒持及比喻這個時期政權不在皇帝手中

  有成語“泰阿倒持”,意為“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所以,泰阿劍又被命名為太阿劍。

  後太阿邊比喻社稷神器。

  中國古代歷史名劍——8、赤霄劍

  帝道之劍。赤霄:漢高祖所得,鐵,銘曰赤霄大篆書,三尺,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貴常服之斬蛇。 高祖 劉邦佩劍,起義時有 鑄劍師打造的青銅劍。劍身仿 秦劍。秀有花紋。“斬白蛇、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都指這把劍。是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寶劍。頗具歷史價值。

  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劉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於南山得一鐵劍,長三尺,銘曰‘赤霄’,大篆書。” 斬蛇劍:一名“斬蛇”。漢高祖劉邦白蛇之寶劍。《西京雜記》:“高祖斬白蛇劍,十二年一加磨瑩,刃上常若霜雪。” 斷蛇:古代劍名。《廣雅.釋器》:“斷蛇,劍也。”王念孫《疏證》:“《西京雜記》雲:‘漢高帝斬蛇劍,劍上有七採珠、九華玉以為飾,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蓋即《廣雅》所謂斷蛇也’。”

  這是一把飾有七彩珠、九華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寶劍,劍身鐫刻兩個篆字:赤霄。漢高祖劉邦憑此劍於大澤怒斬白蛇,開始其帝王一生。

  中國古代歷史名劍——9、湛瀘劍

  仁道之劍。據《 越絕書》記載,公元前496年, 越王 允常懇求天下第一鑄劍大師 歐冶子為己鑄劍。歐冶子奉命之後,帶著妻子朱氏和女兒莫邪,從閩侯出發,沿閩江溯流而上,來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盧山,這裡發現了鑄劍所需的神鐵***鐵母***和聖水***冰冷的泉水***。歐冶子在這裡住下後,闢地設爐,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煉成。

  “越王 允常命 歐冶子鑄劍。” 歐冶子帶妻子朱氏、女兒 莫邪和女婿 干將,到閩、浙一帶名山大川遍尋適宜鑄劍之處。當他們見到松溪的湛盧山清幽樹茂,薪炭易得,礦藏豐富,山泉清冽,適宜淬劍,就結舍於此鑄劍。3年辛苦,終於鑄就了鋒芒蓋世的湛盧之劍。時世上五大名劍是: 湛盧、巨闕、 勝邪、 魚腸、 純鈞***又作 純鉤***,湛盧名列第一。此劍可讓頭髮及鋒而逝,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後代 詩人題詩曰:“十年雲臥湛盧下。鬥間瞻氣有雙龍,人間何處問歐冶?歐冶一去幾 春秋,湛盧之劍亦悠悠。”《莊子·說劍》裡面講的一樣,劍分庶人之劍、諸侯之劍和天子之劍。從它的出現歷史看,這是一把諸侯之劍的命運。

  中國古代歷史名劍——10、軒轅劍

  聖道之劍。黃金色的千年古劍,傳說是 天界諸神賜於軒轅黃帝擊敗 蚩尤的曠世神劍;由眾神采首山之銅為 黃帝所鑄,後傳與 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為傳說中的神劍。

  鑄了著名的 干將***雄***莫邪***雌*** 雙劍的雌雄劍。

>>>下一頁更多有關“世界十大名刀排行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