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句經典勵志名言

  古人無論修學煉心,都講究先立志,所謂有志者,事竟成;而為了鼓勵後生,精進修學,不要氣餒。縱然歲月流逝,經典依然不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代十句經典勵志名言,希望度您有所幫助。

  百學須先立志。

  這句話是朱熹的名言,學本領之前要立下遠大的志向,設定學習的目標,做好為學習而吃苦耐勞的準備。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出自]清鄭燮《竹石》。 經歷狂風千萬次的吹打折磨依舊堅硬如鐵, 任憑你的東西南北的狂風。

  操千曲爾後曉聲,觀千劍爾後識器。

  這句話出自劉勰在《文心雕龍》。意思是練習過大量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懂得如何識別劍器。學習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只有廣泛閱讀,大量積累,到需要用時才能自如恰當地發揮。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難·其一》。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引申為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理想施展抱負,雖然苦悶但不失去信心,給人以激勵。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鍊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大海因為有寬廣的度量才容納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為沒有勾心鬥角的凡世雜欲才如此的挺拔。上下聯最後一字——“大”與“剛”,意思是說,這種浩然之氣,最偉大,最剛強。更表明了作者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這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壁立千仞”的剛直,來源於“無慾”。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此句選自《論語》,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句話選自《史記·滑稽列傳》。不鳴叫則罷,一鳴叫必定讓人震驚。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年紀老邁而情懷更加豪壯,豈能因白髮而改變人的心願?境遇艱難而意志越發堅定,決不會墜掉直凌青雲的志向。語出自《滕王閣序》,王勃著。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而王勃此時正懷才不遇,但仍有這般情懷,確實難能可貴。

  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這句話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詞。凡是英雄,都是胸懷大志,擁有眾多智謀,有足以包住宇宙的智慧,吞併天下的大志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