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基本吹奏方法

  笛子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它既能演奏悠長、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現遼闊、寬廣的情調,同時也可以奏出歡快華麗的舞曲和婉轉優美的小調。那麼笛子有哪些基本吹奏方法?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一***演奏姿勢

  吹笛子首先要講究姿勢正確、自然,一是要有堂正的儀表;二是要適應人體本身的生理特點,姿勢分立勢和坐勢兩種。在個人練功和上臺獨奏時採用立勢,即兩腿宜立,兩腳分開同肩寬,呈外八字形;一腳稍前,另一腳稍後***右邊持笛者,左腳在前,左邊持笛者,右腳在前***,身體重心落於兩腿之間;身體稍微側向右方***左方持笛者側向左方***,面向正前方,兩眼平視、頭正、肩平、挺胸、收腹、雙手持笛,兩時自然下垂;用右手的無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節指肚分別按住笛子的第一、二、三孔,大拇指託於笛身下方***即食指與中指之間的下方***,小指輕輕按在笛身上;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節指肚分別按住笛子的四、五、六孔,大拇指託在笛身下端食指對面稍靠上的地方***以舒服、放鬆為準***;小指也輕輕按在笛身上,這樣用左右兩手的小指和大指就能將笛身持住。

  ***二***呼吸方法

  以膈和腹壁肌肉運動為主的呼吸運動形式稱為“腹式呼吸”。它的特點是整個腹腔***包括平常講的“小肚子”,也稱丹田***向外擴張。腹部無骨骼包圍,伸縮範圍大,吸氣量較大。但由於胸部沒充分運動,整個腹部運動內臟移位較大,氣吸在下部,呼氣時較費力,容易使人疲勞。用胸的下部和腹的上部同時運動力主的呼吸稱為“胸腹式呼吸”,它是人體在自然狀態下呼吸的有意識擴大。吸氣時胸腔的下部和腹腔的上部同時向四周擴張,胸腔與腹腔之間的橫隔膜同時下沉,隨著肌肉運動,鼻子吸氣,肺內進入空氣。吸氣時下腹***小肚子***肌肉同時收縮,不便小肚向外擴張,而讓氣在上腹和下胸吸滿。呼氣時胸下部肌肉和腹上部肌肉同時收縮,橫服膜向上頂,下腹肌肉和臀部肌肉以至提肛肌都處於收縮狀態,使吸人的氣形成壓力,源源不斷地從口腔中吹出。

  開始體會胸腹式呼吸的方法,可以平靜地躺在床上仔細琢磨身體平常自然呼吸時的方法,然後再將其擴大,進行深呼吸。這樣就能正確掌握胸腹式呼吸的要領。

  吹奏時的呼吸與平時的呼吸是有所不同的,因吹奏中吸氣量大,一般都用口鼻同時吸氣,以加快速度。吸氣也分慢吸和快吸兩種,一般在樂曲開始前和演奏速度慢、旋律優美的曲子中可用慢吸的方法。要求吸氣飽滿充足,但也不要吸到不能再吸的極限,以免肌肉緊張,吹奏時無法控制。快吸一般用在快速樂曲中和沒標換氣記號的連續吐音之間***俗稱“偷吸”***。

  ***三***吹奏口形

  笛子是用氣來吹奏的,所以首先要求做到呼和吸氣路都要暢通,它包括吹氣和吸氣時頸部、喉部和口腔都要放鬆、開啟***即擴張***,像平常打哈欠時那樣,上下嘴脣對齊,使“風門”***即上下嘴脣之間氣息經過的空隙***位於嘴脣中央,兩頰和嘴角向“風門”中間收,使“風門”呈橢圓形***自我感覺是要使風門成圓形***。上脣稍微靠前,使“口風”向下吹入輕輕靠在下脣正中的、約被下脣蓋住四分之一的吹孔中。這樣經胸腹肌肉的收縮形成的氣流通過開啟的喉部、口腔及自我感覺圓形的“風門”中吹出。

  此外,要避免另一些不正確的方法,如:將兩嘴角向後收***像微笑時一樣***,將脣部肌肉向兩邊拉緊,使“風門”扁小、窄長,同時引起口腔前後壓縮,喉頭緊張,有時還造成喉嚨發響,這樣吹出的氣流是擠壓、噴發、扁小的“口風”。與正確的方法相比較,前者吹出的氣流像個完全開啟的自來水龍頭,管徑大、流量大,流出的是飽滿結實的水住。後者像一根扁小的自來水管,水流出龍頭時被人用手抵住大半個龍頭口,水擠壓噴出時絲絲作響,四處飛濺,速度雖快但流量小。

  前一種方法吹出的笛音明亮、結實、圓潤、雜音少、發音低***經測頻儀測量吹同一支笛子,比後種方法低10音分左右,這對以後練習強弱變化、音高控制時用處極大***。後一種方法吹出的笛音發悶、發沙,各種雜音多,發音高。

  ***四***舌頭的運用

  舌生在口腔底部,由三種方向排列的橫紋肌組成。吹奏時舌在口腔中的各種運動對笛子的發音有各種影響。舌體橫紋肌的不同收放,使舌體向各個方向彎曲、伸展,吹奏中由於舌體橫紋肌的交替收放,使舌與上顎時而貼近,時而離開,對呼氣起著“開關”的作用,造成呼氣的時斷時續,使吹奏的笛音產生分奏的音樂效果,如吐青、垛音、疊音等。舌尖在放鬆的條件下利用氣的衝擊與上顎有彈性地時抵時開,使笛聲產生“碎音”效果,如花舌音、彈音等。

  ***五***呼吸與口形的相互配合及氣息控制

  在吹奏中首先接觸到的是笛子每個發音孔***包括筒音***的緩吹***平吹***和急吹***超吹***的呼吸與口形的相互配合問題。吹笛子最低的七個基音時,從全按的筒音向上到第六孔用緩吹***平吹***的方法,這時呼吸肌肉組織的收縮力較小,”風門”比較放鬆,撥出的氣流較粗,速度較為緩慢、平穩。

  初學者開始可進行吹長音的基本練習,從最低的筒音開始,一口氣吹一個音,逐一向上,直到最高音。要注意姿勢、呼吸方法和口形的正確,使每個發出來的音都均勻、飽滿、響亮,切忌顫抖和忽高忽低。使用急吹***超吹***的方法吹奏高八度的音時,要注意撥出的氣流速度加快、嘴勁加大、口風更急的變化,使高音吹準,音色明亮、結實。

  初學者吹奏時,開始會有頭暈和嘴痠痛的現象,這都是正常的,如果呼吸方法正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便會逐步減輕和消失。開始練習時可每次吹二十分鐘,然後休息一刻鐘。

  氣息控制是竹笛表現各種感情的重要一環,它要求吹奏者在表現樂曲內容時,使口勁、口風、風門以及它在吹孔上靠前靠後的位置變化和音量、音色、音準達到全面、細微、熟練、完美的配合。它們的相互關係和自然規律如下:

  1.口勁足時,音量強,音要高,音色結實;2.口勁鬆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柔和;3.口風急時,音量強,音要高,音容易發噪;4.口風緩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較優美;5.風門大時,音量強,音要高,音色飽滿;6.風門小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纖細;7.風門位置向裡***即脣部向前,蓋住吹孔使氣流向下***,音量弱,音要低,音色較純;8.風門位置向外***即脣部向後,離開吹孔,使氣流向前***.音量強,音要高,音色噪。

  ***六***手指

  吹奏時雙臂和手要鬆弛,手指自然彎曲,用第一節指肚中部輕輕蓋嚴笛孔***小笛子管徑小.孔距近,用指尖按較合適***。開放音孔時,手指不要抬得過高,大約離指孔一到一點五釐米左右。手指過高動作不迅速,影響吹奏速度;手指太低會使音準變低、音量變小、音色變悶。

  手指蓋閉音孔要嚴密,不能漏氣,但也不要僵硬。當迅速開閉指孔***顫音***和連續從上至下按閉指孔時***演奏歷音時***,都應有彈性地擊打發音孔。這時不吹笛子也可聽見指肚擊打音孔發出的同吹時一樣音高的基本音***低音***。